周薇
- 作品数:12 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SAS评分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SAS评分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9例,采用舒芬太尼麻醉,观察组29例,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比较两组麻醉恢复时间,SAS评分的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中知晓率的差异,结果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几率17.2%,术中知晓率0.0%,显著低于对照组41.4%和17.2%(P<0.05);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SAS(39.43±5.41)分、SDS(44.31±3.4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AS(46.34±7.34)分、SDS(48.67±6.23)分(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较好,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是目前较为良好的用于腹腔镜手术的麻醉配合药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周薇
- 关键词:舒芬太尼丙泊酚腹腔镜子宫肌瘤
- 地塞米松复合地佐辛在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地塞米联合地佐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单侧前臂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30):对照组1%盐酸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25ml),试验组地塞米松10mg+地佐辛1...
- 严明周薇沈跃华李祖阁
- 布托啡诺皮下镇痛与硬膜外镇痛的比较被引量:1
- 2011年
- 患者自控镇痛(PCA)技术目前已成为麻醉科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以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广泛应用于临床。布托啡诺由于镇痛效果确切,对病人生理功能干扰小,无呼吸抑制等优点,已成为目前临床术后自控镇痛的常用药物,静脉和硬膜外是主要的给药途径。为了寻求更简便、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我院于2010年起将布托啡诺用于患者自控皮下镇痛(PCSA),并与硬膜外PcA作比较,获得满意的效果。
- 周薇华春媛沈跃华
- 关键词:自控硬膜外镇痛布托啡诺皮下镇痛术后自控镇痛自控静脉镇痛硬膜外PCA
- 亚临床剂量瑞芬太尼TCI静脉分娩镇痛效果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亚临床剂量瑞芬太尼静脉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下新生儿围产期影响以及分娩时镇痛的效果.方法9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均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宫口开至2 cm~3 cm时施行瑞芬太尼TCI静脉镇痛,镇痛药:1 mg瑞芬太尼稀释至50 mL(生理盐水稀释),TCI泵根据病人身高、体重、年龄等参数设置TCI血浆靶浓度2 ng/mL,持续至宫口开全.B组及C组在宫口开至2 cm~3 cm时,B组采用硬膜外镇痛方式、C组不采取任何镇痛方式.记录分析三组产妇分娩宫缩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疼痛评分、新生儿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新生儿有无不良反应、产妇镇痛分娩满意度以及新生儿娩出后的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宫缩时的VAS疼痛评分:A组和B组低于C组(P<0.05);分娩满意度:A组及B组均高于C组(P<0.05);镇痛分娩起效时间:A组比B组起效快.三组均无嗜睡、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但A组有17例患者发生头晕.三组1 min和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浆靶浓度2 ng/ml瑞芬太尼TCI静脉镇痛分娩操作简单,起效迅速,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对新生儿暂未见不良影响.
- 贠亚晶周薇
- 关键词:瑞芬太尼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TCI
- 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分析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全身麻醉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辅助全身麻醉(全麻),观察组给予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辅助全麻,比较两种药物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Ramsay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5min和10min后,观察组患者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寒颤及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严明周薇李祖阁李靖
- 关键词:静脉注射全身麻醉
- 地佐辛复合曲马多超前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镇痛效果评价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评价地佐辛复合曲马多超前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80例ASAⅠ~Ⅱ级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试验组手术前15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和曲马多2.5 mg/k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0 mL作为对照。记录术后6 h、12 h、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度评分(BCS)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C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曲马多超前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 严明李祖阁周薇郭道军李靖
- 关键词:地佐辛曲马多超前镇痛妇科腹腔镜手术
- 超声引导下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骨折固定术后的镇痛效果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骨折固定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92例行上肢骨折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对照组术中使用超声引导下单次臂丛神经阻滞,术后以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清白介素(IL)-6、IL-10、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及镇痛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6 h(T1)、术后12 h(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时点血清IL-6、IL-10较手术前(T0)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在T1、T2、T3、T4时血清IL-6、IL-1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T1、T2、T3、T4时的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均逐步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时点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0~6 h、6~12 h、12~24 h、24~48 h各时段镇痛泵按压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70%(4/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9%(12/46)(P<0.05)。【结论】和单次臂丛神经阻滞相比,在上肢骨折固定术患者中使用超声引导下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显著,术后镇痛效果更加满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周薇
- 关键词:臂丛神经传导阻滞骨折
-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血流动力学和认知功能影响被引量:27
- 2018年
- 目的:观察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应激指标、血流动力学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麻醉诱导方法相同,根据其麻醉维持方法的不同分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A组)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应激指标、血流动力学的差异,比较两组术后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术后E、NE和Cor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45、-12.165、-22.671,P<0.001);两组患者气腹前血流动力学指标无差别,气腹后和放气后,A组患者HR、MAP和SV水平波动明显较B组小(P<0.05);两组患者术后2h定向力、瞬时记忆、注意力计算力、短时记忆、语言能力、视空间觉等认知功能得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的应激水平,且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严明周薇李祖阁李靖
- 关键词:氧化性应激血流动力学
- 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应用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的效果观察
- 2014年
- 目的观察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应用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I组和Ⅱ组,每组30例。工组患儿采用七氟烷和舒芬太尼复合麻醉,Ⅱ组患儿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麻醉,分别记录两组患儿麻醉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插管后5min(T2)、扁桃体切除时(T3)、术毕取出开口器(T4)、气管导管拔除后5min(T5)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两组患儿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变化,拔管后5min、15min、30min的Ramsay镇静评分、躁动评分及FLAcc镇痛评分,对其中评分≥6分者给予镇痛治疗,并对两组患儿术后镇痛情况进行比较,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哟、T1、T2、T3、T4时间点,两组患儿MAP及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哟比较,两组患儿T1、T2、T3时的MAP及HR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T5时,工组患儿MAP及HR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工组患儿拔管后5min、15min、30min时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Ⅱ组,FLACC镇痛评分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患儿拔管后5min、15min时躁动评分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拔管后30min时,两组患儿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较Ⅱ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患儿术后无l例给予镇痛治疗,Ⅱ组4例给予镇痛治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应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术后苏醒快,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 李靖周薇
- 关键词: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七氟烷舒芬太尼麻醉
- 地塞米松联合地佐辛在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联合地佐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将单侧前臂手术患者60例完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1%盐酸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25 ml),试验组应用地塞米松10 mg+地佐辛0.1 mg/kg+ 1%盐酸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25 ml),肌间沟法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前和麻醉后5、10 min记录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观察2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维持时间.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后镇痛效果,记录术后镇痛药使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和麻醉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分别为(2.8±2.3)、(8.2 ±2.0)min,与对照组[(4.2±2.7)、(15.3±2.6) 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麻醉维持时间为(560±121)min,明显长于对照组[(251±110)min] (P <0.05);试验组术后12、24、36、48 h VAS评分分别为(3.1±1.2)分、(3.2±1.1)分、(2.2±1.4)分、(2.0±1.2)分,与对照组[(7.2±1.6)分、(6.5±1.3)分、(5.8±1.3)分、(4.9±1.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镇痛药使用率试验组(10.0%,3/30)明显低于对照组(86.7%,26/30) (P <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2组恶心、呕吐和嗜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复合地佐辛能明显增强臂丛神经的镇痛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严明沈跃华周薇李祖阁
-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地塞米松地佐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