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红艳 作品数:10 被引量:18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理学 文化科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冶金废渣中浸矿菌种的筛选及其生长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探讨细菌对含金废渣的浸出工艺,本研究以灵宝某黄金冶炼厂冶金废渣为原料,利用9K培养基从中经富集并分离纯化了活性较好的JK3菌株,初步鉴定为氧化亚铁硫杆菌,并对影响该菌株的环境因子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度、pH值适宜的前提下,用JK3菌株对含金废渣进行浸出浸矿时,适当加大初始接种量,可以加快Fe^(2+)氧化速率。 王小国 梁红艳关键词:冶金废渣 一种利用cpDNA序列YCF1–RPS15分析野生丹参群体遗传结构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cpDNA序列YCF1–RPS15分析野生丹参群体遗传结构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选取不同的野生丹参种群,对每株野生丹参幼嫩茎叶进行基因组总DNA的提取;采用引物YCF1–RPS15对野生丹参种群个... 梁红艳基于形态和cpDNA序列探讨柽柳和甘蒙柽柳的亲缘关系 2019年 柽柳科植物的系统学关系已初步明确,但部分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仍有待澄清。为明确中国黄河流域广泛分布的柽柳(Tamarix chinensis)和甘蒙柽柳(T. austromongolica)的亲缘关系,利用13个稳定的形态学性状和3个cpDNA间隔区片段(rpl20-5′-rps12, rps16, trn L-trn F)对柽柳科3属9种植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条序列的位点变异程度依次为trn L-trn F>rps16>rpl20-5′-rps12,柽柳和甘蒙柽柳群体共享有同一单倍型,表型和分子数据均支持柽柳和甘蒙柽柳为单系分支的近缘种,推测柽柳和甘蒙柽柳的分化大致发生在0.69Ma (0-1.93) Ma,与同属内其它物种相比,分化时间相对较晚。 梁红艳 梁红艳 冯志培 王迎春 王迎春关键词:柽柳 甘蒙柽柳 亲缘关系 CPDNA 一种利用cpDNA序列YCF1–RPS15分析野生丹参群体遗传结构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cpDNA序列YCF1–RPS15分析野生丹参群体遗传结构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选取不同的野生丹参种群,对每株野生丹参幼嫩茎叶进行基因组总DNA的提取;采用引物YCF1–RPS15对野生丹参种群个... 梁红艳文献传递 5种兰属植物的DNA条形码鉴定及聚类分析 2025年 中国兰属植物(Cymbidium)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仅根据叶片形态特征难以准确鉴别。DNA条形码是传统形态鉴别的有效辅助手段。为了筛选兰属植物的DNA条形码,提高物种鉴定的准确度并探讨其亲缘关系,利用6条叶绿体基因组非编码区序列trnL-trnF、psbA-trnH、atpI-atpH、PIpetB1411-PIpetD738、rpL14-rpL36和petB-petD-Ⅰ,对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Rchb.f.)Rchb.f.)、蕙兰(C.faberi Rolfe)、建兰(C.ensifolium(L.)Sw.)、寒兰(C.kanran Makino)和墨兰(C.sinense(Jacks.)Willd.)进行了鉴别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条形码鉴别能力依次为:psbA-trnH、atpI-atpH、trnL-trnF和petB-petD-Ⅰ、PIpetB1411-PIpetD738和rpL14-rpL36。psbA-trnH能较好区分全部供试兰属植物,且种间最小遗传距离大于种内遗传距离,可作为兰属植物鉴别的核心条形码之一;(2)兰属植物psbA-trnH序列、合并后的6条序列及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下载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的聚类结果均表明,寒兰与墨兰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建兰,春兰和蕙兰单独聚为一支,分支获得90%以上的自展支持率。研究结果为中国兰属植物种质资源鉴定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兰属植物的育种工作提供了参考。 王小国 王小国 王永志 官庆松 周文娟 王春红 梁红艳 杨喜田关键词:兰属 DNA条形码 叶绿体DNA PSBA-TRNH 聚类分析 高校数据统计分析与可视化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2 2019年 大数据时代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人才.数据统计分析与可视化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统计制图能力.结合教学实践,从软件及教材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及手段和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教学设计的探索,从而为培养出大数据背景下适应市场需求的统计类人才提供了保障. 梁红艳关键词:统计软件 教学设计 案例教学 不同根库容量泡桐生长与光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解不同根库容量泡桐生长指标和光合特性的差异,本研究以优质泡桐无性系M(9501)为材料,设置了对照、移栽和截干3个处理组,并对不同根库容量泡桐在不同生长期的生长指标和光合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截干处理的泡桐根库容量明显增加,树高和地径的生长速度较移栽和留干处理组有明显增加,叶面积显著增大,地下部、地上部生物量和相对根冠比也明显增加;(2)不同根库容量泡桐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日变化在生长季初期和末期都呈单峰型曲线,生长季中期呈双峰型曲线,具有典型的"午休"现象。截干处理的泡桐在整个生长季中光合作用特征参数均大于其他2组,在生长季末期仍能制造光合产物。 范贝贝 梁红艳 梁红艳 赵佳宝 王晓雯 杨喜田关键词:泡桐 光合特性 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2 2013年 积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并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学和"订单"培养等途径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梁红艳关键词:生物制药技术专业 高等职业教育 EMS对‘大五星’枇杷试管苗茎尖的影响 本研究以‘大五星’枇杷(Eriobotrya japonlcaLindl.cv.Da Wu Xing)幼胚培养的同一单株无性系后代试管苗茎尖为材料。采用EMS(ethylmethane sulfonate,甲基磺酸乙酯)... 王永清 梁红艳 李俊强 罗楠 邓群仙 秦红玫 付燕关键词:枇杷 甲基磺酸乙酯 离体诱变 增殖系数 文献传递 气候变暖背景下春兰和蕙兰的适生区分布预测 被引量:10 2018年 为了阐明气候变暖背景下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和蕙兰(C. faberi)在我国的适生区分布变化情况,根据157条分布记录和19个生物气候变量,应用最大熵物种分布模型,对2070年4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春兰和蕙兰在我国的适生区分布进行预测,并筛选影响其地理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结果表明:(1)2070年春兰和蕙兰分布点的年均温(bio1)、最冷月最低温度(bio6)和最冷季平均温度(bio11)等均升高,气候有变暖趋势;(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在0.9—1.0之间,模型预测结果可信度较高;(3)影响春兰、蕙兰当前和2070年地理分布的限制性气候因子主要有最冷月最低温度(bio6)、最冷季平均温度(bio11)、年均降水量(bio12)和最干月份降水量(bio14);(4)气候变暖将会对春兰和蕙兰的适宜生境范围和面积产生影响。预测2070年春兰的适宜生境面积将会有所减小,而蕙兰的适宜生境面积将会增加,且整体有向北迁移的趋势。研究结果为野生春兰和蕙兰的生态风险评价和引种提供了重要依据。 梁红艳 梁红艳 姜效雷 孔玉华关键词:春兰 蕙兰 气候变暖 地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