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玉华
- 作品数:37 被引量:147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华北石质山区坡位对栓皮栎人工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山地及丘陵地带的坡位变化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重要影响且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选取华北石质山区不同坡位栓皮栎人工林下土壤为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法将不同坡位过筛土壤含水率调至60%的田间持水量(WHC)并培养256h,测定分析了土壤温室气体累积排放/吸收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该地区不同坡位土壤整体表现为CO2、N2O的源,CH4的汇。坡位变化通过改变栓皮栎人工林植被的生长状况以及林下土壤的物理结构、速效养分和矿质氮含量的分布,间接影响了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吸收。受土壤矿质氮和速效养分含量等影响,土壤累积CO2排放量呈坡上>坡下>坡中的趋势,累积N2O排放量与累积CH4吸收量均呈坡上>坡中>坡下的趋势,坡上土壤温室气体增温潜势显著高于坡下与坡中土壤(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累积CO2排放量与土壤硝态氮(NO3^--N)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累积N2O排放量与土壤容重(BD)显著正相关,累积CH4吸收量与土壤pH、铵态氮(NH4^+-N)、全氮(TN)及溶解性有机碳(DOC)显著相关,且累积CO2排放量与累积N2O排放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在该地区山地及丘陵地带进行人工林种植并评估土壤固碳效应时,应当高度重视坡上土壤温室气体累积排放与吸收的变化。
- 徐越巩闪闪赵佳宝朱龙飞孔玉华
- 关键词:坡位
- 一种用于栓皮栎培育的苗木培育容器
- 本发明适用于苗木培育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栓皮栎培育的苗木培育容器,包括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放置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侧面均设有L型板,还包括:若干个培育筒,所述培育筒包括底板、左...
- 权金娥毕会涛杨喜田孔玉华冯志培
- 一种水培与土培相结合的侧柏苗木培育装置
- 本发明适用于苗木培育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水培与土培相结合的侧柏苗木培育装置,包括底板,还包括:支撑轴、土培箱、搅拌杆、顶板、外壳、内壳、定植板、第一缺口、第二缺口、上下运动组件和传动组件。外壳和内壳形成一个上端开口的容器...
- 权金娥杨喜田孔玉华毕会涛冯志培
- 一种快速高效提高苗木造林成活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提高苗木造林成活率方法,涉及恢复生态学及林学领域,其包含苗圃地育苗、空气断根育苗和雨季造林技术实施与管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苗圃地育苗,包括种子预处理、整地、播种和苗期管理步骤;第二阶段:空气断根...
- 冯志培李喜梅杨喜田孔玉华郭二辉赖勇赵佳宝邵新亮
- 文献传递
- 三门峡市PM_(2.5)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预测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为研究三门峡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状况,根据2017年-2022年PM_(2.5)和PM_(10)监测数据,利用地理空间分布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并基于时间序列模型对2023年PM_(2.5)和PM_(10)浓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三门峡下辖义马市污染程度高于其它辖区,卢氏县污染程度最低;PM_(2.5)和PM_(10)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均存在季节性变化规律,冬春季浓度较高,夏季浓度低;2017年-2022年间,PM_(2.5)和PM_(10)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建立的AR(1)模型拟合较好,该模型预测2023年1月PM_(2.5)浓度较高,为87.710μg/m^(3)(95%置信区间:61.202~114.219μg/m^(3))。研究结果可为环境部门针对重点区域开展秋冬季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 张晶张晶孔玉华王小国孔玉华
- “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被引量:6
- 2020年
- 根据"农业气象学"课程特点、教学现状及其在各类专业学科所处的地位,基于"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文章主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内容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以及新技术、新平台的充分利用等方面探讨教学内容与模式的改革措施,旨在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培养兼具专业素养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创新型人才。
- 杨小燕李利梅陈景玲孔玉华
- 关键词:农业气象学教学改革素质教育
- 基于^(13)C脉冲标记法探究种植密度对侧柏幼苗生长及光合碳分配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通过盆栽试验定量研究侧柏光合碳在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及土壤中的分配规律,探索人工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土壤的碳周转情况。【方法】以树龄1 a的侧柏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种植密度水平(低密:1株/盆,中密:3株/盆,高密:5株/盆),两个处理(^(13)C脉冲标记处理和未标记处理),采集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及根际土壤样品,对比分析植株生物量、^(13)C、全碳(TC)和全氮(TN)含量以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随种植密度的提高,侧柏幼苗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呈递增的趋势,高种植密度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和硝态氮的含量(P<0.05)。3个种植密度下植物-土壤系统各组分固定的^(13)C含量均表现为地上部分>地下部分>根际土壤(P<0.05)。种植密度显著影响了光合^(13)C含量在各组分的分配比例,且随种植密度的提高,分配在地上部分的比例呈递增趋势,变化范围为61.95%~64.92%;分配在地下部分的比例呈递减趋势,变化范围为38.04%~35.07%;而分配在土壤中的比例无显著差异(0.01%~0.02%)。【结论】种植密度显著影响侧柏幼苗的生长及光合碳在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和土壤中的分配比例,高密度种植提高了植株及土壤的碳固定,但也可能造成了种间竞争作用,使光合碳优先分配在植株的地上部分,而减少了向地下部分的转运。
- 孔玉华朱庆征曲安然朱龙飞杨小燕
- 关键词:种植密度
-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改革初探
- 2022年
-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高等院校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学习的核心课程,具有综合性、时效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分析河南农业大学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课堂问题导入,精心布设教学过程,结合案例分析,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与课程理论传授同步等新的思路,初步探讨课程教学改革措施。为其他高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培养专业性职业技术人才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 孙金华杨柳孔玉华郭二辉吴明作
-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教学改革案例分析
-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不同水土保持林地土壤渗透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为了探讨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不同水土保持林地土壤渗透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该区域3种30年生的侧柏、刺槐和栓皮栎水土保持林地土壤的入渗特征并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进行入渗过程模拟及土壤入渗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3种水土保持林地土壤初渗速率、平均入渗速率、稳渗速率、前30min入渗量均大于相同土层裸地土壤入渗数值,同时也表现为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样地0-20 cm土层土壤渗透速率均呈现侧柏〉刺槐〉栓皮栎〉裸地的趋势。(2)不同样地土壤渗透性能综合评价结果为侧柏(2.414)〉刺槐(-0.817)〉栓皮栎(-1.169)〉裸地(-1.180)。(3)土壤入渗模型拟合结果表明Philip入渗模型对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入渗过程拟合效果最好,Kostiakov入渗模型拟合效果次之,Horton入渗模型拟合效果最差,不适合用于描述该区域土壤入渗特征。(4)土壤渗透特性指标与土壤密度、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有机质质量分数、根质量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体积密度、根平均直径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和根系结构指标中对土壤渗透性能产生影响作用最大的分别是总孔隙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典型相关负荷量分别为21.029和0.713。
- 陈家林郭二辉杨果果孔玉华杨喜田
- 关键词:土壤入渗水土保持林根系结构
- 侧柏、山毛桃单栽及侧柏-山毛桃混栽幼苗根际土壤环境特征被引量:2
- 2016年
-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山毛桃(Prunus davidiana)均属太行山地区植被恢复的先锋树种。以侧柏和山毛桃幼苗为研究对象,利用盆栽试验比较不同种植模式(侧柏单栽、山毛桃单栽和侧柏-山毛桃混栽)对根际土壤养分状况和微生物数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毛桃单栽和侧柏-山毛桃混栽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pH(p<0.05),提高了土壤养分的有效性。相对单栽,混栽种植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的含量(p<0.05)。单栽及混栽种植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根际区土壤速效磷含量,但并未造成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分析根际微生物数量发现,侧柏-山毛桃混栽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真菌的数量(p<0.05),而山毛桃单栽则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p<0.05)。综合分析表明混栽幼苗能有效改善根际土壤养分状况和微生物活性,因而,侧柏纯林引种山毛桃可作为防止土壤退化的一种有效措施。
- 孔玉华王怡博赵佳宝付梦瑶杨喜田
- 关键词:侧柏山毛桃根际土壤土壤养分状况微生物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