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动脉
  • 10篇血管
  • 6篇动脉狭窄
  • 6篇颈动脉
  • 6篇颈动脉狭窄
  • 4篇血管内支架
  • 4篇支架置入
  • 4篇内支架
  • 3篇置入
  • 3篇脑血
  • 3篇脑血管
  • 3篇介入
  • 3篇介入治疗
  • 3篇抗凝
  • 3篇成形术
  • 2篇血管成形
  • 2篇血管成形术
  • 2篇血管疾病
  • 2篇血管内支架治...
  • 2篇血管内治疗

机构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南通医学院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漯河市中心医...
  • 1篇遵义医院

作者

  • 15篇朱风水
  • 12篇李慎茂
  • 10篇缪中荣
  • 8篇凌锋
  • 6篇吉训明
  • 4篇王建祯
  • 3篇何心
  • 2篇汪忠镐
  • 2篇秦伟
  • 2篇谷涌泉
  • 2篇郭连瑞
  • 2篇俞恒锡
  • 2篇李建新
  • 2篇焦力群
  • 2篇宋庆斌
  • 2篇张建
  • 2篇陈兵
  • 1篇支兴龙
  • 1篇王默力
  • 1篇吴航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0
  • 4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卒中急诊动脉溶栓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观察椎基底动脉缺血性卒中急诊动脉溶栓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急诊脑血管造影显示,基底动脉主干或其较大主要分支闭塞17例,双侧椎动脉闭塞4例,一侧椎动脉闭塞,另一侧椎动脉或基底动脉严重狭窄5例,未见血管闭塞19例。符合动脉溶栓条件,实施接触性动脉溶栓的病人45例。结果45例病人溶栓后血管成功再通17例(65.4%),血管不成功再通9例(34.6%)。30例疗效好。溶栓后发现基础血管中重度狭窄5例,溶栓后近期复发1例,颅内出血2例,死亡5例,病死率11%。结论椎基底动脉缺血性卒中急诊动脉溶栓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增加血管再通率,改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卒中病人的预后。
方凯朱风水缪中荣李慎茂
关键词:动脉溶栓疗效
锁骨下动脉阻塞支架置入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探讨腔内支架置入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5月-2006年4月,我院采用腔内支架置入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50例53支病变。45例经股动脉顺行,5例经腋动脉逆行支架置入。7例伴有颈动脉或椎动脉严重狭窄同期行支架置入。结果术后患肢血压测定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患/健侧血压指数由术前0.69±0.12提高至术后0.98±0.11(t=9.731,P=0.000)。43例随访3—60个月,平均14.5月,锁骨下动脉再狭窄率(〉50%)11.6%(5/43)。结论腔内介入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严重狭窄和闭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为临床首选。
俞恒锡张建汪忠镐李建新谷涌泉李慎茂朱风水缪中荣陈兵郭连瑞
关键词:介入治疗
颈内动脉一侧闭塞一侧高度狭窄的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一侧闭塞一侧高度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及麻醉方式。方法:搜集我院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一侧颈内动脉闭塞一侧高度狭窄(>75%)的患者28例经介入治疗PTA+支架)。结果:全组28例患者,均...
朱风水蔡兵李慎茂缪中荣吉训明宋庆斌王默力凌锋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全身麻醉脑保护装置
Carotid Dissection
本文介绍了脑血管疾病膜损伤特征,结合具体病例阐述了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等。
朱风水焦力群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疗效及并发症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选择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颈动脉狭窄患者100例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中应用抗栓塞远端保护装置,球囊预扩张狭窄部位,释放颈动脉自膨支架。结果所有支架释放定位准确,残余狭窄<30%,围手术期出现1例脑出血,1例急性血管形成。临床随访1例再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超声示支架远端再狭窄。结论应用脑保护装置进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可行的方法 。
宋存峰秦伟焦力群朱风水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手术后并发症
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选择性眼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9例发病6 h内的急性CRAO患者行眼动脉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溶栓后接受降低眼压、神经营养、改善循环和抗血小板聚集等传统治疗。溶栓后第2、28天和6个月分别进行视力和视野检查。结果溶栓前、溶栓后第2、28天和6个月患眼平均视力分别为1.5±0.1、4.2±0.2、4.4±0.3和4.6±0.5。溶栓后第2、28天和6个月,患者视野缺损<30%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1.3%、34.7%和44.9%。患者视力改善与溶栓前患者的残余视力密切相关(r=0.292,P<0.05)。未发生脑缺血发作和颅内出血并发症。结论动脉内溶栓治疗CRAO能获得短期和长期的视觉功能改善,未增加与动脉内溶栓相关并发症。
张旭乡凌锋王梅英吉训明缪中荣朱风水李慎茂刘大川吴航郭丽杨惠青
关键词:视网膜动脉血栓溶解疗法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78例行血管内支架治疗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78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支架治疗及溶栓 +支架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颈动脉支架释放成功 ,术后症状恢复满意。结论 :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 ,急性颈动脉血栓形成行动脉溶栓 +支架治疗是可行的 ,但有待进一步积累经验。
吴新民朱风水李慎茂缪中荣凌峰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感染性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感染性脑静脉窦血栓(CVST)的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对10例由感染所致的CVST患者的病因、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4例继发于乳突感染,2例继发于头面部疖肿感染,3例继发于中耳炎,1例由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导致。患者最初主要为头痛、发热等局部感染表现,进而出现颅内压增高及神经系统症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头部CT、MRI、DSA等检查显示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脑静脉窦闭塞。10例患者均行抗感染治疗,其中6例给予抗凝治疗,4例给予局部溶栓治疗。治疗后患者痊愈7例,好转2例,死亡1例。结论头面部感染及全身性菌血症患者,如出现颅内压增高等神经系统症状时应考虑CVST,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支兴龙王建祯凌锋吉训明李慎茂缪中荣朱风水何心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抗凝血管内治疗
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高危颈动脉狭窄被引量:21
2003年
目的 评价伴对侧颈内动脉闭塞的高危颈内动脉狭窄病人血管内支架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例不适合颈动脉内膜剥脱的高危颈内动脉狭窄病人接受了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术前颈内动脉平均狭窄程度为 (85 2± 9 4) % (70 %~ 98% )。术前和术后 2 4h采用NIHSS评分 ,术前和术后 3个月采用改良Rakin评分标准对这些病人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术后随访 6~ 1 4个月。结果 术中造影证实 8枚支架均放置成功 ,残余狭窄程度 (5 3± 2 2 ) % (5 %~ 9% ) ,管腔狭窄程度较术前明显改善 (t=4 79,P <0 0 0 1 )。术中没有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术后 2 4h病人的NIHSS神经功能评分保持在术前水平 [(2 5± 2 4)分 ] ;术后 3个月 ,改良Rakin神经功能评分为 (1 1 3± 0 99)分 ,同术前 (1 2 5± 1 2 8)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T =1 89,P >0 0 5)。术后随访 6~ 1 4个月 ,除 1例偶发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TIA)外 ,其他病人未再出现TIA和新的中风。结论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高危颈内动脉狭窄安全。
吉训明凌锋李慎茂朱风水缪中荣秦晓红牛香美张虹宋庆斌
关键词:血管内支架置入颈动脉狭窄神经功能评分
脑血管造影及供血动脉栓塞在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和经供血动脉肿瘤栓塞在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近4 a收治的257例脑膜瘤患者中术前行脑血管造影87例,31例术前经颈外供血血管栓塞,研究这些术前处理方法在手术中的作用。结果术前造影的所有病例能过清晰的显示肿瘤的供血来源、肿瘤与周围重要动脉和相关静脉的关系。术前经颈外供血血管栓塞可以减少手术中出血,降低手术的危险性。但是术前脑血管造影和经颈外供血血管栓塞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结论术前脑血管造影和经颈外供血血管栓塞对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有重要意义。
徐庚王建祯朱风水叶明
关键词:脑膜瘤脑血管造影血管栓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