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乃锋

作品数:9 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交通大学医工(理)交叉研究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肱骨
  • 3篇肱骨近端
  • 3篇肱骨近端骨折
  • 3篇近端
  • 3篇近端骨折
  • 3篇关节
  • 2篇韧带
  • 2篇韧带重建
  • 2篇喙锁
  • 2篇喙锁韧带
  • 2篇内固定
  • 2篇肩锁关节
  • 2篇骨折内固定
  • 2篇钢板
  • 1篇蛋白
  • 1篇冻结肩
  • 1篇掌骨
  • 1篇掌骨骨折
  • 1篇生物力学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苏州大学

作者

  • 9篇朱乃锋
  • 5篇陈云丰
  • 3篇韩晓峰
  • 2篇何鸿陶
  • 2篇陆义安
  • 2篇程光齐
  • 2篇张云龙
  • 1篇王海明
  • 1篇张睿
  • 1篇刘燕洁
  • 1篇陆叶
  • 1篇王一寒
  • 1篇张玲
  • 1篇高英健

传媒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物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分析被引量:24
2010年
目的通过对各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物的相关生物力学实验进行综述,比较各内固定物稳定性。方法广泛查阅有关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物生物力学实验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肱骨近端骨折块解剖复位并达到稳定固定,对于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目前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方法众多,锁定钢板具有较明显优势,经生物力学实验比较,其固定稳定性明显强于其他内固定物。结论相比其他内固定物,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强度大,已成为临床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首选。
朱乃锋陈云丰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物稳定性生物力学
喙锁韧带走行方向在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中的意义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测量喙锁韧带(斜方韧带和锥状韧带)的走行方向,便于术者行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时重建喙锁韧带。方法 17具(34肩)成人尸体标本,分别标记斜方韧带和锥状韧带于锁骨及喙突止点中心,分别于韧带锁骨止点中心穿克氏针至喙突止点中心,测量克氏针倾斜角度以测量喙锁韧带的走行方向。结果斜方韧带的外展角为(39.39±1.02)°(36.8°~42.0°),后倾角为(6.04±0.63)°(4.8°~7.2°);锥状韧带的外展角为(6.62±0.68)°(5.5°~8.2°),后倾角为(10.99±1.01)°(7.0°~12.0°)。结论研究喙锁韧带走行方向、角度,有利于术者钻孔行喙锁韧带重建时确定骨道的方向。
朱乃锋张云龙陈云丰
关键词:喙锁韧带韧带重建肩锁关节脱位
肱骨近端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第一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安全区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意义   目的:   测量旋肱前动脉和腋神经解剖学数据,为寻求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安全区提供必要的解剖学依据。   方法:   取50肩成人尸体标本,用游标卡尺测量肱骨...
朱乃锋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
喙锁韧带重建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意义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测量喙锁韧带相关解剖学数据,为肩锁关节脱位手术中完全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提供必要的解剖学依据。方法 15具(30肩)成人尸体标本,分别标记斜方韧带和锥状韧带锁骨止点中心,测量韧带锁骨止点中心与锁骨骨性标志的相关解剖学数据。结果斜方韧带锁骨止点中心与锁骨远端、前缘、后缘的距离分别为(21.87±1.12)mm(19.8~24.0 mm)、(6.34±0.45)mm(5.5~7.2 mm)、(20.47±1.02)mm(18.9~22.1 mm);锥状韧带锁骨止点中心与锁骨远端、前缘、后缘的距离分别为(36.69±0.92)mm(35.0~38.5 mm)、(15.71±0.56)mm(14.8~17.0 mm)、(5.53±0.39)mm(5.0~6.3 mm)。结论喙锁韧带锁骨止点中心与骨性标志的距离的测量,将有利于术者行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时完全解剖重建喙锁韧带。
朱乃锋张云龙陈云丰
Wnt通路中蓬松蛋白DNA甲基化对骨质疏松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蓬松蛋白(DVL)DNA甲基化对骨质疏松(OP)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及Wnt通路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OP患者的BMSCs,成骨诱导培养BMSCs 0、7、14、21天,观察BMSCs细胞形态变化,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及活性,检测茜素红染色及钙结节形成,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免疫印迹检测远端缺失同源盒5(Dlx5)、核心结合蛋白因子2(Runx2)、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X)、Ⅰ型胶原蛋白(CollaⅠ)表达。检测DVL1、Wnt、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及DVL DNA甲基化水平。在成骨诱导培养基中加入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将BMSCs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甲基转移酶抑制剂组(5-Aza组)、甲基转移酶抑制剂+si-NC组(5-Aza+si-NC组)、甲基转移酶抑制剂+si-Wnt组(5-Aza+si-Wnt组),依次进行ALP活性测定,茜素红染色及钙结节形成测定。RT-PCR检测Dlx5、Runx2、OSX、Colla 1水平,免疫印迹检测Dlx5、Runx2、OSX、CollaⅠ、DVL1、Wnt、GSK3、β-catenin的蛋白表达量,并检测DVL DNA甲基化水平。结果:成骨诱导后BMSCs具有强的ALP活性和矿化结节生成能力,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BMSCs细胞ALP活性和矿化结节生成能力增强,Dlx5、Runx2、OSX、CollaⅠm RNA水平和Wnt、GSK3、β-catenin、DVL1表达升高,DVL DNA甲基化水平降低(P<0.05)。5-Aza组较Control组ALP染色加深,活性增强,钙结节形成增多(P<0.05),Dlx5、Runx2、OSX、CollaⅠm RNA及蛋白表达、Wnt、GSK3、β-catenin、DVL1表达升高,DVL DNA甲基化水平降低(P<0.05)。5-Aza+si-Wnt组较5-Aza+si-NC组ALP染色变浅,活性降低,钙结节形成减少(P<0.05),Dlx5、Runx2、OSX、CollaⅠm RNA及蛋白表达、Wnt、GSK3、β-catenin、DVL1表达降低,DVL DNA甲基化水平升高(P<0.05)。结论:DVL DNA甲基化可以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OP患者BMSCs成骨分化。
韩晓峰朱乃锋高英健张玲程光齐
关键词:WNT通路
1.5mm钢板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1.5mm钢板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采用1.5mm钢板治疗且符合入组标准的22例掌骨骨折.男9例,女13例;年龄22~65岁,平均47岁.包括单一掌骨骨折16例;...
朱乃锋韩晓峰
关键词:掌骨骨折钢板骨折内固定术
关节镜下同期行冻结肩松解术与肩袖修补对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患者肌肉力量及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39
2018年
目的应用关节镜下同期行冻结肩松解术与肩袖修补治疗肩袖损伤合并肩关节粘连,观察其患者肌肉力量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64例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n=33)和对照组(n=31),研究组接受关节镜下同期行冻结肩松解术与肩袖修补治疗,对照组确诊后行3个月的肩关节功能训练,后在麻醉下接受手法松解及二期肩袖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肩关节活动度、患肢肌肉力量、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及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33例均顺利完成同期关节镜下冻结肩松解术与肩袖修补术,对照组31例中23例于功能训练后进行二期肩袖修补术,有8例无法忍受疼痛提前进行手术。术后3、6、12个月两组前屈、外展、外旋、内旋活动度均较治疗前逐渐升高(P<0. 05),研究组仅术后3个月前屈、外展、内旋活动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 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肢前屈、外旋、内旋的肌肉力量及ASE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 05); 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 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与二期肩袖修补术相比,关节镜下同期行冻结肩松解术与肩袖修补术也能有效治疗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提高患者肌肉力量,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程光齐韩晓峰朱乃锋王一寒
关键词:肩袖损伤冻结肩肌肉力量肩关节功能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安全区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意义被引量:23
2011年
目的测量旋肱前动脉和腋神经解剖学数据,为寻求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安全区提供必要的解剖学依据。方法 20具成人尸体标本,用游标卡尺测量肱骨近端旋肱前动脉、腋神经相对于手术切口和骨性标志的距离。结果肩峰锁骨端下缘与旋肱前动脉上缘垂直距离为(5.1±0.2)cm(4.6~5.5 cm)、小结节顶点与旋肱前动脉上缘垂直距离为(2.5±0.2)cm(2.0~3.0 cm)、旋肱前动脉的横径为(2.6±0.2)mm(2.2~3.1 mm)、旋肱前动脉与肱骨干长轴的夹角为(14±4)°(5~22°)、肩峰前下缘与腋神经上缘的垂直距离为(6.3±0.5)cm(5.2~7.0 cm)、大结节顶点与腋神经上缘的垂直距离为(3.5±0.2)cm(3.2~4.1 cm)、腋神经与肱骨干长轴垂线的夹角为(22±7)°(8~37°)、三角肌前外1/3间隙处腋神经横径为(4.2±0.8)mm(3.7~5.5 mm)。结论本研究得出了旋肱前动脉和腋神经上方相对于手术切口和骨性标志的安全区,以避免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时损伤旋肱前动脉和腋神经。
朱乃锋张睿陈云丰陆叶何鸿陶陆义安
关键词:肱骨近端安全区
肩锁关节解剖学研究和临床意义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研究肩锁关节骨性和静态稳定结构,为肩部手术提供详细形态学资料。方法对26例成人新鲜尸体标本进行解剖,观察肩锁关节解剖形态并测量相关骨性标志和韧带的形态学参数。结果锥状韧带和斜方韧带锁骨止点中心到锁骨远端距离分别为(43.67±6.30)mm和(25.25±3.06)mm,止点宽度分别为(16.92±4.25)mm和(10.33±1.32)mm。锥状韧带长度为(15.54±3.32)mm,角度为(-116.25±10.90)°;而斜方韧带长度为(9.63±2.28)mm,角度为(75.42±11.37)°。锥状韧带和斜方韧带喙突止点相距(8.96±3.00)mm,而锁骨止点距离(13.08±3.50)mm,两条韧带呈"V"形结构。结论本研究获得了肩锁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详细形态学参数,为该部位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进行锁骨远端手术时应避免损伤锥韧带和斜方韧带止点,切除锁骨远端应不超过10mm以避免损伤斜方韧带。行喙锁韧带重建时要注意重建其"V"形解剖结构,以更好恢复其生理功能。
刘燕洁何鸿陶陈云丰王海明朱乃锋陆义安
关键词:肩锁关节手术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