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光齐
- 作品数:32 被引量:20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交锁髓内钉及加压钢板治疗尺桡骨双骨折18例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报告交锁髓内钉及加压钢板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本组患者18例,根据AO分型均为C型尺桡骨双骨折,其中尺骨多段骨折8例,桡骨多段骨折10例,均在臂丛麻醉下行交锁髓内钉及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3~25个月,17例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6个月,1例桡骨加压钢板治疗侧发生骨不连。根据Berton前臂疗效标准评价术后效果,优12例,良3例,可2例,差1例。结论前臂交锁髓内钉及加压钢板治疗C型尺桡骨双骨折可以维持前臂结构的稳定,手术创伤及术中剥离相对较小,术后可早期进行前臂旋转功能锻炼。
- 王伟程光齐董英海张继东
- 关键词:尺骨骨折尺桡骨双骨折加压钢板钢板治疗平均愈合时间多段骨折
- Vancouver 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 B型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3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 B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3例B1型行切开复位捆绑带或钢板钢缆螺钉内固定治疗;8例B2型患者取出股骨假体后骨折复位内固定,然后置人长柄股骨假体;2例B3型采用结构性异体骨植骨,假体翻修,骨折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5年(1~4.8年)。患者术后没有发生深静脉栓塞,骨折均愈合,无感染、内固定断裂、股骨假体松动或下沉。行假体翻修的B2型和B3型患者Harris评分由术前33分(17~42分)提高到术后85分(78~92分)。结论根据骨折的部位、假体的稳定性和骨质量,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是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B型的关键。
- 李展春臧危平程光齐冯宇杨森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手术治疗
- 关节镜下同期行冻结肩松解术与肩袖修补对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患者肌肉力量及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40
- 2018年
- 目的应用关节镜下同期行冻结肩松解术与肩袖修补治疗肩袖损伤合并肩关节粘连,观察其患者肌肉力量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64例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n=33)和对照组(n=31),研究组接受关节镜下同期行冻结肩松解术与肩袖修补治疗,对照组确诊后行3个月的肩关节功能训练,后在麻醉下接受手法松解及二期肩袖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肩关节活动度、患肢肌肉力量、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及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33例均顺利完成同期关节镜下冻结肩松解术与肩袖修补术,对照组31例中23例于功能训练后进行二期肩袖修补术,有8例无法忍受疼痛提前进行手术。术后3、6、12个月两组前屈、外展、外旋、内旋活动度均较治疗前逐渐升高(P<0. 05),研究组仅术后3个月前屈、外展、内旋活动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 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肢前屈、外旋、内旋的肌肉力量及ASE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 05); 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 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与二期肩袖修补术相比,关节镜下同期行冻结肩松解术与肩袖修补术也能有效治疗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提高患者肌肉力量,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 程光齐韩晓峰朱乃锋王一寒
- 关键词:肩袖损伤冻结肩肌肉力量肩关节功能
- 三刃钉和空心螺丝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比较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通过对三刃钉和空心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状况及疗效分析 ,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2 64例骨折病人 ,采用手法复位 ,三刃钉内固定或空心螺丝钉内固定治疗 ,分别通过 3个月和 3年随访 ,分析病人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股骨颈骨折愈合情况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结果 术后 3个月随访 ,空心螺丝钉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三刃钉内固定组。而术后 3年随访 ,两种方法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差异无差异性。结论 三刃钉和空心螺丝钉内固定两种方法均有操作简单、损伤小等优点。但空心螺丝钉内固定更符合力学原理 。
- 程光齐张钟元刘中远
- 关键词:三刃钉空心螺钉股骨颈骨折骨折固定术
- SOCON内固定术和三种融合方法治疗腰椎滑脱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观察运用SOCON内固定技术加上后外侧横突间植骨、椎体间植骨和椎体间Prospace界面融合器三种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 1995年 10月~ 2 0 0 0年 9月 ,共 46例 ,用SOCON脊柱内固定行复位和固定 ,2 4例椎体间Prospace界面融合 ,4例行椎体间植骨融合 ,18例行小关节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 :45例Ⅰ°、Ⅱ°滑脱患者 ,全部达到解剖复位 ,1例Ⅲ°滑脱复位 70 % ,随访 6~ 60个月 ,平均 2 8个月。X线片显示 46例全部融合 ,未形成假关节 ,复位和椎间高度无丢失 ,未出现螺钉松动和折断征象。临床症状 :优 18例 ,良 2 6例 ,可 2例。结论 :SOCON内固定系统具备复位良好、固定确定。三种融合方法均取得满意融合率。
- 张继东张钟元程光齐周健刘中远
- 关键词:腰椎滑脱脊柱前移内固定器脊柱融合术
- 骨碎补总黄酮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疼痛介质和疼痛反应影响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利用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前列腺素E2(PE2)和5羟色胺(5-HT)的表达和对大鼠痛阈的影响。方法:36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和药物处理组),造模成功后,药物处理组持续给予骨碎补总黄酮,采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IL-1、PE2和5-HT的表达变化,采用X线骨密度检测仪测定大鼠骨密度;采用von-Frey纤毛检测法观察其不同时间点的镇痛作用。结果: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密度下降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明显抑制大鼠血清中TNF-α、IL-1、PE2和5-HT的表达,显著提高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痛阈。结论:骨碎补总黄酮能明显提高去卵巢大鼠的骨密度,并可抑制血清中疼痛介质的表达,具有镇痛作用。
- 上官文姬李展春程光齐汤璐敏李鹤
- 关键词:骨碎补总黄酮骨质疏松骨密度镇痛
- 单髁置换术治疗单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治疗单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单髁置换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80~120(92±9.89)min,出血量130~325(206±45.74)ml,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未发生手术并发症。18例均获随访,时间12~25个月。KSS膝评分:优9例,良6例,中3例;KSS功能评分:优9例,良5例,中4例。膝关节KSS评分、WOMAC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胫角角度有改善。结论单髁置换术治疗单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是创伤小、效果好的治疗方法。
- 李展春程光齐陈建伟臧危平信维伟
- 关键词:骨关节炎单髁置换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活动期椎体血管瘤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活动期椎体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8月至今共计23例活动性椎体血管瘤患者,平均年龄47岁,行经PVP治疗,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影像学及术后病理确诊,并排除手术禁忌证。结果 23例患者病变椎体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平均随访22个月,术后腰背部疼痛17例显著改善,6例改善,末次随访疼痛均显著改善,无复发,负重活动状况明显好转。术后X线片、CT显示骨水泥填充病灶良好,分布均匀,4例见椎旁静脉渗漏,均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未出现骨水泥过敏反应及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PVP能显著缓解活动期椎体血管瘤引起的顽固性腰背部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陈建伟臧危平胡光宇程光齐马涛刘祖德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椎体血管瘤骨水泥渗漏
- 外侧斜形和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应用对比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比较外侧斜形和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32足)跟骨骨折分别采用L形切口组15例(18足)、斜形切口组12例(14足)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9~16(10.6±1.7)个月。L形切口组与斜形切口组甲级愈合分别为14足和12足,乙级愈合分别为3足和2足,丙级愈合分别为1足和0足。斜形切口组在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末次随访AOFAS评分方面略优于L形切口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形切口亦可作为外侧入路治疗跟骨骨折良好选择。
- 信维伟董英海程光齐徐卿荣
- 关键词:跟骨骨折切口
- 桡骨头置换术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桡骨头置换术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桡骨头置换术治疗12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结果随访6~38个月,无切口感染、桡神经损伤、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7例,良4例,一般1例。结论桡骨头置换术适用于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治疗,有利于恢复肘关节的稳定性和伸屈活动及前臂旋转功能。
- 程光齐李展春刘祖德丁徐臧危平
- 关键词:桡骨头骨折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