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紫癜
  • 2篇肝紫癜病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癌
  • 1篇胆囊癌根治术
  • 1篇胆囊肿瘤
  • 1篇休克
  • 1篇血性
  • 1篇血压
  • 1篇血压下降
  • 1篇移动性浊音
  • 1篇移植手术
  • 1篇移植术
  • 1篇移植术后
  • 1篇异体
  • 1篇原位
  • 1篇原位肝移植
  • 1篇原位肝移植手...
  • 1篇症状
  • 1篇入院

机构

  • 5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5篇张辉
  • 5篇庄志祥
  • 2篇赵中辛
  • 2篇王炜
  • 1篇过欣来
  • 1篇胡海
  • 1篇钟明安
  • 1篇高玮
  • 1篇黄安华
  • 1篇王军臣
  • 1篇郑亚新
  • 1篇丛壮志
  • 1篇丁涵之
  • 1篇朱哲
  • 1篇孙国荣
  • 1篇朱江帆
  • 1篇所广军
  • 1篇丁友成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局限性肝紫癜病三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肝紫癜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结合3例肝紫癜病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肝紫癜病影像学上需肝血管瘤、肝脓肿、肝转移瘤等进行鉴别,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亦无特殊治疗。结论肝紫癜病是一种罕见的肝脏疾病,可累及其他器官,对有破裂出血危险的病人要手术切除,弥漫性病变要进行肝移植手术。
庄志祥丛壮志王炜张辉
巨大肝紫癜病自发性破裂并失血性休克1例报道被引量:3
2012年
临床资料患者,男,29岁。因"中上腹痛3 d,突发昏迷,血压下降2 h"入院。既往有乙肝史,发现肝硬变、脾肿大史1年余,再生障碍性贫血史10年。入院体检:血压80/4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10次/min,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膨隆,腹软,上腹部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肝脾肋下未及,肝区叩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血常规:WBC 2.67×109/L,中性粒细胞0.708,血红蛋白57 g/L,
庄志祥王炜朱哲张辉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自发性破裂肝紫癜病血压下降入院体检移动性浊音
肝脏左颈部孤立性纤维瘤1例
2010年
1临床资料 病人男,36岁。发现左颈部无痛性肿块1个月,于2009—05—15入我院。既往病人于1997—05—04在安徽省涡阳县人民医院行右侧胸腔孤立性纤维瘤切除术,肿瘤直径10cm,包膜完整。2005—06-15行右下腹壁孤立性纤维瘤切除术,肿瘤直径7cm。2006.05.19在蚌埠市人民医院行T9椎体旁孤立性纤维瘤切除术,肿瘤直径8cm。
庄志祥高玮张辉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
肝外胆管切除在T3 T4胆囊癌根治术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切除在T3、T4胆囊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普外科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连续收治的术前或术中确诊的T3、T4胆囊癌随机分为姑息性胆囊切除(n=8)、保留肝外胆管的胆囊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n=9)、切除肝外胆管的胆囊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n=7)三组。观察比较病人临床病理特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情况。结果三组病人年龄、性别分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人术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6和18个月,切除肝外胆管的胆囊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的7例病人术后生存期与前两组病人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外胆管切除是T3、T4胆囊癌获得根治性切除、进而取得较好疗效的重要基础,在胆囊癌外科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郑亚新钟明安胡海王军臣张辉庄志祥朱江帆赵中辛
关键词:胆囊肿瘤
肝移植术后精神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被引量:1
2005年
赵中辛丁涵之张辉庄志祥孙国荣所广军丁友成过欣来黄安华
关键词:精神并发症肝移植术后原位肝移植手术同种异体精神症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