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
- 作品数:27 被引量:209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复杂肝动脉并发症一例
- 2003年
- 李京雨徐力扬张东刘明张永田
- 关键词:介入治疗肝移植术
- 吡柔比星-碘油乳剂不同配比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时所使用吡柔比星-碘油乳剂的最佳配比方案。方法:多种水溶剂和造影剂溶解吡柔比星后以不同油水比例与碘化油制成7种乳剂。肉眼和显微镜观察各样本物理稳定性。用控制应力流变仪检测样本粘滞度。结果:吡柔比星经生理盐水和非离子型造影剂溶解后与碘化油制成的乳剂(NNTLE)性质稳定,粘滞度较其它乳剂低。油水比2:1的NNTLE稳定性最好,粘滞度适中。结论:油水比2:1的NNTLE是较为理想的吡柔比星-碘油栓塞剂配制方法,利于肝癌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 徐力扬李京雨刘明张永田
- 关键词:吡柔比星碘化油乳剂栓塞治疗肝癌
- 经肝动脉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初步临床应用被引量:37
- 2005年
-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肝内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应用可能性及效果。方法2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后肝硬化19例,酒精性肝硬化1例。ChildPugh分级:A级2例,B级6例,C级1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影像学及肝脏功能等检查。移植术当日抽取患者自体骨髓30~50ml,分离出骨髓干细胞,经肝固有动脉注入。对于造影发现肝内有单发小肝癌者,先行肝段超选择TACE治疗,再选择性插管至正常肝动脉供血区,注入骨髓干细胞。术后1周、2周、1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复查肝功能等实验室指标。结果2例造影发现合并单发小肝癌。20例患者中,14例有效,6例无效。所有病例术后均未出现发热、过敏反应及其他不适。结论经肝动脉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安全可行;部分肝硬化患者用此方法治疗近期有效;治疗中通过肝动脉造影可能发现其他影像学检查未能显现的早期肝癌。
- 张强李京雨徐力扬刘明姚鹏王帅
-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肝脏肝硬化肝动脉
- 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在介入诊疗术前的应用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在介入诊疗术中预防和缓解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60例接受介入诊疗术患者,依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介入操作前30 min肌肉注射长托宁1 mg,注射前及注射后30 min观察心率、血压变化,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评定焦虑程度。术中观察有无过敏、恶心呕吐、血管痉挛等不良反应,并与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用药前后对比,心率及S-AI评分有所下降(P<0.01),S-AI评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长托宁在抗迷走神经反射的同时,不提高心率。其中枢镇静和解除小血管及脏器平滑肌痉挛作用,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机体应激反应过强造成的各种不适和疼痛,预防血管痉挛和化疗灌注后的急性呕吐,提高患者对介入操作的耐受性。
- 徐力扬李京雨张强刘涛刘明
- 关键词:介入治疗痉挛
- 肢体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放射学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5
- 1998年
- 目的探讨血管造影和动脉栓塞对肢体动静脉畸形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11例肢体动静脉畸形行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对5例具有明显动静脉瘘的病人进行了10次动脉栓塞治疗。栓塞时联合使用了包括鱼肝油酸钠在内的不同种类液态和固体栓塞材料。结果动脉造影明确了病变中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瘘何者为主,为分类和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了依据。2例栓塞后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出血减少。3例单纯栓塞治疗的病变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动脉造影和栓塞是肢体动静脉畸形诊断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 李京雨徐力扬张永田刘明于建张冬
- 关键词:动静脉畸形血管造影术介入放射学肢体
- 脾动脉血管硬化剂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被引量:16
- 2005年
- 目的评价应用血管硬化剂行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7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使用微导管行脾脏中下极动脉分支超选择插管硬化剂栓塞。硬化剂包括鱼肝油酸钠和无水乙醇。栓塞体积40%~70%。结果术后2~4周白细胞平均值自(25±12)×109/L[(08~42)×109/L]增至(57±17)×109/L[(37~84)×109/L],t=6257,P<0001;血小板平均值自(34±14)×109/L[(14~61)×109/L]增至(108±48)×109/L[(58~210)×109/L],t=7028,P<0001。无严重的术后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结论脾中下极动脉硬化剂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同时具有操作简便和相对经济的优点。
- 李京雨张强梁俊生刘明徐力扬陆海容
- 关键词:脾功能亢进血管硬化栓塞治疗脾动脉硬化剂
- 介入性再通术治疗下肢动脉平齐闭塞病变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介入性再通术治疗下肢动脉平齐闭塞病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7例经CT血管造影(CTA)或MR血管造影(MRA)诊断的下肢主要动脉起始部平齐闭塞患者,病变分别位于髂总动脉(4例)、髂外动脉(2例)、股浅动脉(8例)、胫后或胫前动脉(3例),临床表现为静息痛等下肢严重缺血症状。经同侧、对侧股动脉或右肱动脉等途径,主要使用内膜下血管成形方法对平齐闭塞端血管进行顺行开通治疗。结果17例患者中,12例成功使导丝和导管经平齐闭塞端进入并通过闭塞端,完成再通治疗,其中11例(11/12)使用了内膜下血管成形技术,在髂、股动脉共植入支架19枚;1例髂总动脉、2例股浅动脉和2例胫(胫前、胫后)动脉平齐闭塞病变因无法使导管导丝嵌入闭塞起始部而终止再通操作,再通成功率为70.59%(12/17)。未发生与介入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再通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踝臂指数(ABI)平均值从0.47上升至0.71。6个月近期随访无症状复发,8、12和24个月各有1例患者症状加重,其中1例复查CAT显示支架内完全闭塞。结论使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对下肢动脉平齐闭塞病变进行再通治疗可以获得安全而良好的临床疗效,拓展了介入治疗对于复杂、严重下肢缺血病变的适用范围。
- 李京雨张强路军良徐力扬刘明
- 关键词:动脉血管成形术
- 碘伏是理想的消毒剂被引量:4
- 1995年
- 科室开展的心血管造曩和导管介入治疗的病人,95%是通过股动脉、股静脉穿刺来完成的。用碘酒、酒精作为常规皮肤消毒,常常会流至会阴部,使患者常有难以忍受的烧灼感为此科室选用了0.5%的碘伏溶液代替了碘酒、酒精多年延续至今的消毒剂,而且对碘伏与碘酒、酒精消毒效果进行比较(见表)。
- 张永田刘明徐力杨
- 关键词:消毒剂碘伏导管介入治疗皮肤消毒碘酒股动脉
- 脾下极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12
- 2001年
- 目的 研究脾下极动脉栓塞 (SLPAE)技术的改进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使用不同插管技术和栓塞物对 3只犬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 ,观察术后反应、外周血象和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3种方法栓塞后均有血小板计数显著增高及大网膜对脾下极包裹粘连。脾下极动脉栓塞后仅有较轻不良反应。鱼肝油酸钠脾下极栓塞产生完全凝固性坏死 ,栓塞区无残存脾组织。结论 脾下极动脉栓塞不良反应少 ,抑制脾功能的效果与传统方法相似。应用微导管和液态硬化剂栓塞更为安全可靠。
- 李京雨刘明徐力扬张永田
- 关键词:脾动脉栓塞脾功能亢进
- 在肝癌治疗中吡柔比星碘油乳剂的应用被引量:5
- 1998年
- 对62例肝癌患者使用以吡柔比星碘油乳剂动脉栓塞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其中9例单发巨块型肿瘤伴外周血象降低者单纯使用吡柔比星碘油乳剂栓塞,l例Ⅲ期肝癌、肝功ChildC级患者仅行导管化疗灌注,3例栓塞后手术切除肿瘤。结果显示近期有效率58%。8例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较治疗前WBC明显降低。4例治疗后发生心律异常。9例单纯栓塞患者无ECG或外周血象改变。3例术后病理肿瘤细胞完全坏死。以吡柔比星碘油乳剂栓塞为主的方案毒副作用较低。对血象异常而血供较好的巨块型肝癌患者单纯采用吡柔比星碘油乳剂栓塞,疗效满意并避免了多种化疗药的毒副作用。
- 徐力扬李京雨张永田刘明
- 关键词:吡柔比星碘油乳剂肝癌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