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林辉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华法林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抗凝
  • 2篇抗凝治疗
  • 2篇梗死
  • 1篇蛋白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后
  • 1篇心源性
  • 1篇心源性脑梗死
  • 1篇血清
  • 1篇源性
  • 1篇死后

机构

  • 5篇惠州市中心人...

作者

  • 5篇黄林辉
  • 3篇罗伟良
  • 2篇徐剑斌
  • 2篇吕汉文
  • 2篇许南燕
  • 2篇邱金华
  • 2篇刘武
  • 1篇罗秀清
  • 1篇刘瑞玉
  • 1篇邓宇平
  • 1篇黄耀忠

传媒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海南医学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4篇2005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慢性肝炎患者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后血清IL-6和IL-8结果分析
2005年
目的研究观察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8水平在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检测40例慢性肝炎患者pHGF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血清IL-6和IL-8水平。结果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L-6、IL-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0.001),且慢性重症肝炎>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轻度)。pHGF治疗组的慢性肝炎在治疗8周后,其血清IL-6和IL-8水平明显下降(P<0.05),ALT与IL-6呈明显正相关;pHGF疗程结束后半年,其HBeAg、HBV-DNA转阴率为45.45%、45.83%,转阴组IL-6、IL-8水平接近正常,而阳性组则明显高于转阴组(P<0.05)。结论提示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8水平与慢性肝病肝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是判定患者预后和疗效的重要指标。
黄林辉吕汉文
关键词:促肝细胞生长素慢性肝炎IL-6IL-8
华法林负荷量法抗凝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观察华法林抗凝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 0 0 3年 1月至2 0 0 4年 1月入院的TIA病人 ,适合抗凝治疗者 ,按Roberts依年龄调整华法林负荷量指南用药 ,对照组为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住院的TIA病人 ,并剔除用肝素治疗的病人。结果 :华法林组 10d内无脑卒中发生 ,仅有 4人次再次TIA ,未发现有出血者 ;对照组 10d内脑梗死 6例 ,再次TIA 12人次 ,华法林组于TIA发作后 10d内发生脑梗死及再次TIA较对照组低 (P <0 .0 5 )。结论 :按Roberts华法林负荷量指南抗凝治疗TIA优于非抗凝治疗 。
罗伟良徐剑斌黄林辉许南燕邱金华刘武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华法林
华法林的Roberts的应用方法抗凝治疗心源性脑梗死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研究依年龄调整华法林负荷量法(Roberts 用法指南)治疗心源性脑梗死,以期达到快速、安全、稳定和有效的抗凝。方法符合抗凝治疗的心源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分为4个年龄组,各年龄组华法林的起始量不同,每日服华法林1次,服药后16~17h 复查凝血酶原时间(PT)计算 INR。首剂后的头3天,根据当天 INR 的结果及对应的年龄组决定当天华法林的用量,第4剂的华法林剂量设定为维持量。INR 2.0~3.0为目标。患者入院后给予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LMWH)皮下注射或肝素(UH)持续静脉注射,当达目标的抗凝强度时,则停用 LMWH 或 UH。结果 33例患者中有11例和17例分别于服第2和第3剂华法林16h 后 INR2.0~3.0,第3剂华法林后共有28例(84.8%)INR 2.0~3.0,且多数患者1个月内的 INR 维持稳定。1个月基本痊愈9例,显著进步14例,进步7例,无变化3例,未发现卒中复发者。其中19例服药≥6个月。结论按华法林的 Roberts 用法指南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可达到快速和有效抗凝强度,在1个月内基本可维持抗凝的稳定,能有效预防心源性脑梗死的复发。
罗伟良徐剑斌黄耀忠许南燕刘武邱金华邓宇平黄林辉刘瑞玉罗秀清
关键词:心源性脑梗死华法林抗凝
老年痴呆患者治疗前后β-淀粉样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含量变化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测定老年痴呆(AD)患者治疗前后β-淀粉样蛋白(β-A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近而比较不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6 4例患者和30例健康人β-AP和TNFα含量,并按不同药物治疗前后分组。结果 AD组和血管性痴呆(VD)组血清TNFα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 )。且两者含量间相关较好(P <0 .0 5 ) ;脑活素和脑复康治疗后β-AP和TNFα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 <0 .0 5或0 .0 1 ) ,但脑活素治疗后AD组β-AP和TNFα含量较VD组降低明显(P <0 .0 5 )。结论 脑活素和脑复康对AD和VD均有一定疗效,但脑活素对AD疗效优于VD。
黄林辉吕汉文
关键词:老年人痴呆Β-淀粉样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
华法林的Roberts应用方法治疗心肌梗死后脑梗死的研究
2005年
目的观察华法林的Roberts应用方法抗凝治疗心肌梗死后脑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8例心肌梗死后脑梗死的患者按Roberts的依年龄调整华法林负荷量的方法抗凝治疗.结果18例患者均在用药后2~4 d达到有效的抗凝强度,治疗1个月基本痊愈10例,显著进步6例,进步2例,无颅内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Roberts依年龄调整华法林剂量的方法可达到快速和安全抗凝的目的,初步表明该方法对心肌梗死后脑梗死的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黄林辉罗伟良
关键词:华法林心肌梗死脑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