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凤霞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淋巴管癌栓检测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比较淋巴管内皮标记物D2-40和HE染色对乳腺癌淋巴管癌栓的检出率以及D2-40阳性的淋巴管癌栓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110例浸润性乳腺癌,分别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D2-40、CD31、CD34、p63染色;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HE染色的淋巴管癌栓检出率为15.5%,假阳性率为2.8%,假阴性率为23.6%;而应用D2-40标记的淋巴管癌栓检出率为36.5%,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淋巴管癌栓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低表达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与PR、HER-2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克隆抗体D2-40是可靠的淋巴管内皮标记物,与HE染色相比能显著提高淋巴管癌栓的检出率。
- 袁凤霞任力毛志远李德昌岳颖阚秀
- 关键词:乳腺癌D2-40
- 淋巴管标记物应用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居我国女性肿瘤的首位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局部及远处转移是造成患者死亡的原因。目前,淋巴结转移是导致局部及远处转移的第一步,因此淋巴结转移是评估患者预后及术后是否选择放疗、化疗的指标。
- 袁凤霞任力
- 关键词:乳腺肿瘤肿瘤转移
- 印片细胞学及DNA倍体分析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组织印片细胞学与DNA倍体分析对乳腺疾病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组织印片细胞学及DNA倍体全自动图像分析仪分别对80例乳腺疾病的良恶性作出诊断,与常规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组织印片细胞学对乳腺疾病良恶性诊断的特异性为92.7%,敏感性72%,准确率86.25%;DNA倍体分析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92%,准确率97.5%。结论组织印片细胞学和DNA倍体分析对乳腺疾病良恶性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 袁凤霞任力李炜李德昌岳颖毛志远
- 关键词:印片细胞学DNA倍体分析乳腺疾病
- 老年女性乳腺癌分子分型及临床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分子分型,为老年女性乳腺癌的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病理确诊的老年女性(≥60岁)乳腺癌及55例年轻女性(≤40岁)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并以免疫组化为基础,将乳腺癌分为4种分子分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basal-like型,分析其分布情况。结果老年组病理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率与年轻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组患者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均低于年轻组(P<0.05)。两组分子分型分布比例不同,老年组以luminal A型为主,占67.85%;luminal B型为17.86%,Basl-like型和HER-2过表达型分别为7.14%、7.14%;年轻组分别为35.29%,17.65%,23.91%,17.39%。结论老年女性乳腺癌较年轻女性乳腺癌侵袭性弱、恶性程度低;分子分型以预后较好的luminal A型为主。
- 袁凤霞任力毛志远李德昌岳颖
-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分型老年女性
- 胃神经鞘瘤误诊为间质瘤一例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1病例资料女,63岁。因腹胀不适伴两侧季肋部隐痛4个月就诊,门诊以"胃间质瘤"收入院。专科检查:腹部平软,剑突下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左季肋部压痛明显,未触及肿块。B超检查示:胃部可见2.0 cm×1.8 cm×1.6 cm大小肿物,边界清楚,质地中等,切面呈编织状。
- 郑吉春毛志远袁凤霞李德昌岳颖任力牛成
- 关键词:胃肿瘤神经鞘瘤误诊间质瘤
- 脉管癌栓的检测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关系的研究
- 以D2-40,CD31,CD34分别标记乳腺癌中淋巴管和血管,比较免疫组化染色和HE染色中脉管癌栓的检出率,探讨D2-40,CD31,CD34对乳腺癌中脉管癌栓的检测价值及对淋巴管和血管的鉴别价值;探讨淋巴管及血管、脉管...
- 袁凤霞
- 关键词:乳腺癌D2-40CD31CD34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