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平
- 作品数:73 被引量:30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血清DPP4、PCT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新发心血管事件关系探讨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清二肽基肽酶4(DPP4)、降钙素原(PCT)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及对后期新发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DPP4及PCT水平,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并对所有患者均定期进行随访,记录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探讨血清学指标对患者新发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多支病变患者DPP4和PCT水平明显高于双支病变和单支病变;TIMI 0级患者DPP4和PCT水平分明显高于TIMIⅠ级、Ⅱ级、Ⅲ级(P<0.05)。血清DPP4、PCT与冠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均成正相关(P<0.05)。血清DPP4≥9.58ng/L、TIMI等级≤Ⅰ级、冠脉病变支数≥2支是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狭窄程度均与DPP4、PCT均成正相关,DPP4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风险因素。
- 贾晓刚郑柳颖王宽杜新平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血管事件
- 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不全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右心功能不全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确诊AP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右心功能正常组(NRVD组,115例)和右心功能不全组(RVD组,33例)。分析心电图与APE患者右心功能不全及预后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APE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RVD组患者年龄、肌钙蛋白I、乳酸浓度、Hb水平、心力衰竭(心衰)比例、电轴右偏比例、右束支传导阻滞比例、S1Q3T3比例、心房颤动比例、V1~V3导联T波倒置比例、按心率校正的QT间期、aVR导联ST段抬高比例及住院病死率均高于NRV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衰、S1Q3T3、V1~V3导联T波倒置与APE患者右心功能不全有关(OR=10.703、22.997、5.838,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NRVD组患者累计生存率高于RVD组(80.1%vs.62.5%)(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性别、年龄、心衰、S1Q3T3、V1~V3导联T波倒置后,S1Q3T3是APE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6.257,95%CI(1.457~26.874),P<0.05]。结论心电图S1Q3T3和V1~V3导联T波倒置与APE患者右心功能不全有关;S1Q3T3是APE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胡圣薛金红张成申静静贾晓刚张明惠杜新平
- 关键词:心电图肺栓塞预后
- PCI治疗两种不同动脉入路的临床比较
- 本文研究目的:比较PCI治疗通过股动脉入路与桡动脉入路两种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研究方法:将病人随机分成股动脉入路组和桡动脉入路组,比较这两种方法的血管并发症,术后卧床时间,经济费用,伤口愈合时间,舒适改变,手术...
- 贾晓刚王东左国兴杜新平陈书中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
- 文献传递
-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临床研究
- 目的:评价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药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介入术后无复流的ACS患者62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28),两组在常规应用抗凝...
- 张成左国兴王宽王东贾晓刚胡圣杜新平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替罗非班介入治疗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Bachmann束、冠状窦肌束对心房电生理特性和心房问电传导的影响
- 目的,比较阻断犬Bachmann束和冠状窦肌束心房肌不应期、心房激动模式的影响。方法对12只犬心房间Bachmann束和冠状窦肌束行射频消融,并对阻断前后心房间传导时间、心房不应期,以及P波时限进行测量对比。结果心房不应...
- 杜新平卢才义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非肺静脉触发灶消融联合肺静脉隔离对低射血分数心房颤动患者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究肺静脉隔离联合非肺静脉触发灶消融对低射血分数的阵发性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接受导管消融术且左室射血分数(LVEF)<45%的阵发性房颤患者87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Ⅰ组(肺静脉隔离联合非肺静脉触发消融)及Ⅱ组(肺静脉隔离)。随访2年,运用Log-rankχ~2比较两组未复发率的差异,Cox回归识别低射血分数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子。结果两组患者随访后2年手术成功率、非肺静脉触灶及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未复发率高于Ⅱ组(P<0.05)。冠状动脉疾病、非肺静脉触发灶、非肺静脉触发灶消融及LVEF是低射血分数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肺静脉隔离联合非肺静脉触发灶消融对低射血分数的房颤患者远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曹中南杜新平张明惠张祥灿吴钦钦
- 促进SENP1基因表达的试剂在制备治疗或抑制心肌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促进SENP1基因表达的试剂在制备治疗或抑制心肌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出了心肌细胞内过表达SENP1能够抑制STAT3磷酸化进而抑制FN转录,减少Fn1的分泌,从而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纤维标志物Postn...
- 边希云杜新平王宽左国兴刘晓智
- 非肺静脉触发灶消融对低左心室射血分数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预后的影响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背景非肺静脉触发灶消融联合肺静脉隔离术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对于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房颤动治疗的研究并不多见,其消融后远期状况尚不清楚。目的探究非肺静脉触发灶消融对低LVEF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预后的影响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月在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接受首次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30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的LVEF进行分组:LVEF≤40.00%的患者为Ⅰ组(83例),LVEF>40.00%的患者为Ⅱ组(224例);Ⅰ组患者根据是否进行非肺静脉触发灶消融进一步分组:ⅠA亚组(41例,行非肺静脉触发灶消融联合肺静脉隔离术治疗)、ⅠB亚组(42例,仅行肺静脉隔离术治疗);Ⅱ组进行肺静脉隔离术治疗。入院时即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年龄、性别、病程、基础疾病及治疗史、左心房内径(LAD)、LVEF、药物使用史、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手术过程记录各组患者手术指标(总操作时间、透视时间、消融时间、非肺静脉触发灶发生情况)。随访期间记录各组患者的单次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心房颤动复发情况。随访结束时检测ⅠA亚组和ⅠB亚组LVEF,并与术前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生存曲线,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低LVEF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Ⅰ组患者起搏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LA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使用率、非肺静脉触发灶发生率高于Ⅱ组(P<0.05);ⅠA亚组患者总操作时间、透视时间及消融时间长于ⅠB亚组(P<0.05)。Ⅱ组单次手术成功率高于Ⅰ组,ⅠA亚组单次手术成功率高于ⅠB亚组(P<0.05)。Ⅰ组和Ⅱ组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生存曲线比较,�
- 曹中南杜新平张明惠张祥灿吴钦钦
- 关键词:心房颤动每搏输出量肺静脉导管消融
- 静脉注射伊布利特转复新发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3年
- 富马酸伊布利特是一种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早在1995年12月,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其应用于临床转复心房颤动、心房扑动。200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心房颤动指南中,作为转复心房颤动的一线药物被推荐使用(I类,A级)。
- 王宽梁春梅杜新平
-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房扑动胺碘酮
- 老龄化与房颤研究进展
- 2004年
- 房颤发病机制至今仍不能完全明确,在所有的与房颠相关的因素中,年龄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老龄化对心房的影响表现在组织结构、细胞电生理、心房功能、神经调节、细胞之间连接、基因突变等多个方面。近年来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有助于深化对房颤机制的认识。
- 杜新平卢才义
- 关键词:老龄化心房颤动病理学老年期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