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圣

作品数:17 被引量:141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肌
  • 6篇心肌梗死
  • 6篇梗死
  • 5篇动脉
  • 5篇预后
  • 5篇急性心肌梗死
  • 4篇心肌梗死患者
  • 4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心房
  • 3篇心功能
  • 3篇血管
  • 3篇衰竭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单核
  • 2篇单核细胞
  • 2篇单核细胞趋化
  • 2篇电图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心电

机构

  • 16篇天津市第五中...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17篇胡圣
  • 12篇杜新平
  • 8篇薛金红
  • 8篇王宽
  • 7篇张成
  • 6篇贾晓刚
  • 3篇王东
  • 2篇张明惠
  • 2篇张绪洪
  • 2篇董波
  • 2篇周秀红
  • 2篇杜姣姣
  • 1篇刘忠志
  • 1篇董秋立
  • 1篇张谨
  • 1篇罗敏
  • 1篇郑柳颖
  • 1篇刘颖
  • 1篇李文杰

传媒

  • 4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2011年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31
2013年
目的评价左西孟旦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4例经常规治疗不能缓解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左西孟旦治疗。用药前后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B型脑钠肽(BNP)、心电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估呼吸困难程度及全身临床情况。结果与用药前比较,左西孟旦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BNP、LVEF及全身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左西孟旦增加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能够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BNP、LVEF及全身情况。
胡圣张成王宽左国兴张明惠杜新平
关键词:左西孟旦心力衰竭
心房纤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
<正>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的心房纤颤(AF)发生率,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07年6月~2012年2月收治的AMI患者1671例,根据其住院期间有无合并AF分为AF组153例和无A...
左国兴胡圣杜新平王宽张铭惠曹中南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房纤颤住院期间预后因素
文献传递
血清miR-150检测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9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150(miR-150)检测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行急诊PCI的冠心病患者153例,根据术后6个月内有无MACE发生分为MACE组(n=31)、非MACE组(n=122);同期随机选取80例年龄、性别与冠心病患者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血清miR-150,收集各组临床资料,术后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用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miR-150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6个月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心肌梗死比例高,病变严重(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MACE组、非MACE组TC、LDL-C高,LVEF、miR-150相对表达量低(P均<0.05);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TC、LDL-C高,LVEF、miR-150相对表达量低(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中度病变、冠状动脉重度病变、TC升高、LDL-C升高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660、1.235、1.640、1.225、1.211,P均<0.05),LVEF升高、miR-150升高是保护因素(OR分别为0.925、0.732,P均<0.05)。miR-150预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AUC为0.882(95%CI:0.832~0.933,P=0.000),最佳截断值为0.37,约登指数为0.71,此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87%(26/31)、86.89%(106/122),正确率为86.27%(132/153)。结论血清miR-150可作为预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6个月内发生MACE的指标之一。
胡圣薛金红张成李美佳申静静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不良心血管事件
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不全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右心功能不全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确诊AP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右心功能正常组(NRVD组,115例)和右心功能不全组(RVD组,33例)。分析心电图与APE患者右心功能不全及预后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APE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RVD组患者年龄、肌钙蛋白I、乳酸浓度、Hb水平、心力衰竭(心衰)比例、电轴右偏比例、右束支传导阻滞比例、S1Q3T3比例、心房颤动比例、V1~V3导联T波倒置比例、按心率校正的QT间期、aVR导联ST段抬高比例及住院病死率均高于NRV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衰、S1Q3T3、V1~V3导联T波倒置与APE患者右心功能不全有关(OR=10.703、22.997、5.838,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NRVD组患者累计生存率高于RVD组(80.1%vs.62.5%)(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性别、年龄、心衰、S1Q3T3、V1~V3导联T波倒置后,S1Q3T3是APE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6.257,95%CI(1.457~26.874),P<0.05]。结论心电图S1Q3T3和V1~V3导联T波倒置与APE患者右心功能不全有关;S1Q3T3是APE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胡圣薛金红张成申静静贾晓刚张明惠杜新平
关键词:心电图肺栓塞预后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药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介入术后无复流的ACS患者62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28),两组在常规应用抗凝...
张成左国兴王宽王东贾晓刚胡圣杜新平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替罗非班介入治疗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脑心通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及MCP-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将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高脂组、氟伐他汀组、脑心通组。分别进行胸主动脉的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并应用RT-PCR检测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基因表达情况,同时测定血脂水平。发现与单纯高脂组比较,氟伐他汀组和脑心通组TC、LDL-C水平以及MCP-1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提示脑心通通过降脂及抑制MCP-1的表达达到抗AS的作用。
胡圣张绪洪董秋立刘忠志张谨刘颖罗敏董波
关键词:动脉硬化单核细胞趋化因子氟伐他汀脑心通
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0
2020年
急性肺栓塞(APE)是住院患者第三位的致死原因,仅次于中风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同时APE的预后迥异,其中大约11%的患者表现为猝死.因此,如何识别高危患者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对近期心电图在APE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重点探讨心电图在APE危险分层及预后中的应用.
胡圣薛金红张成李美佳申静静杜新平
关键词:预后
无创呼吸机在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对于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无创呼吸机的作用以及治疗效果作出评价。方法:将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2例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手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GPQ评分差异明显,观察组的评分偏高;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作用明显,可有效改善各项指标,也具备较强的安全性。
胡圣
关键词:心衰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
2020年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特点。方法以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48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筛选出42例并发AVB的患者。按照AVB的发生时间,分为早发组和晚发组。分析AMI患者的AVB发生率、发生部位、类型、AVB发生时间和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等。结果AMI患者并发AVB总发生率为16.94%。下壁/下后壁心肌梗死并发I度AVB、II度I型AVB与III度AVB高于前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前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并发II度II型AVB高于下壁/下后壁心肌梗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组泵衰竭发生率、死亡率均高于早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室速/室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并发AVB在临床较为常见,且以发病8 h后并发AVB患者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张成胡圣薛金红申静静李美佳贾晓刚
关键词: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死亡率
尼可地尔静脉预注射对心肺复苏大鼠脑血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静脉预注射对心肺复苏大鼠脑血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大鼠,将其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干预组各20只。对照组、干预组建立窒息性心跳骤停复苏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进行麻醉和气管插管、股动静脉置管,不进行夹管窒息及心肺复苏;复苏前,假手术组、对照组股静脉注射1 m L生理盐水,干预组注射1 m L尼可地尔。自主循环恢复6、12、24、48、72 h时每组分别处死4只大鼠,比较各组各时点脑组织含水量、平均动脉压、脑灌注压、脑血流速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与假手术组自主循环恢复6、12、24、48、72 h相比,对照组、干预组同时点脑组织含水量高,平均动脉压、脑灌注压、脑血流速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P均<0.05)。与对照组自主循环恢复6、12、24、48、72 h相比,干预组同时点脑组织含水量低,平均动脉压、脑灌注压、脑血流速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P均<0.05)。对照组、干预组自主循环恢复6、12、24、48、72 h脑组织含水量、平均动脉压、脑灌注压、脑血流速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本组各时间点两两相比P均<0.05。结论尼可地尔静脉预注射可显著改善心肺复苏大鼠脑血流状况及神经功能。
胡圣张春阳张成薛金红左国兴杜新平王瑞刚
关键词:尼可地尔心肺复苏脑血流神经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