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景林

作品数:104 被引量:777H指数:1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卫生政策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6篇肝癌
  • 34篇肿瘤
  • 28篇细胞
  • 23篇栓塞
  • 21篇肝动脉
  • 20篇化疗
  • 16篇射频
  • 16篇肝细胞
  • 16篇肝肿瘤
  • 14篇化疗栓塞
  • 12篇切除
  • 12篇复发
  • 11篇动脉化疗
  • 1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1篇肝动脉化疗
  • 11篇肝动脉化疗栓...
  • 10篇原发性
  • 9篇预后
  • 9篇细胞癌
  • 8篇蛋白

机构

  • 104篇复旦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南昌大学第一...
  • 2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江西医学院第...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南通医学院附...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匹兹堡大学
  • 1篇解放军第85...
  • 1篇解放军第45...

作者

  • 104篇夏景林
  • 38篇任正刚
  • 35篇叶胜龙
  • 27篇陈漪
  • 26篇干育红
  • 26篇葛宁灵
  • 25篇杨毕伟
  • 24篇汤钊猷
  • 18篇张博恒
  • 16篇王艳红
  • 15篇钦伦秀
  • 15篇马曾辰
  • 14篇樊嘉
  • 13篇林芷英
  • 12篇孙惠川
  • 11篇吴志全
  • 9篇周信达
  • 9篇王鲁
  • 8篇李磊
  • 7篇薛迪

传媒

  • 13篇中国临床医学
  • 12篇实用肿瘤杂志
  • 6篇中国医院管理
  • 5篇中华肿瘤杂志
  • 5篇肿瘤
  • 5篇中华肝脏病杂...
  • 4篇中华医院管理...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卫生资源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癌症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中国医院
  • 2篇健康促进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8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11篇2010
  • 13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 10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6篇2001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肝癌转移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汤钊猷叶胜龙刘康达刘银坤孙昉宪田健李雁钦伦秀孙惠川王鲁夏景林周俭周信达马曾辰吴志全林芷英杨秉辉任正刚樊嘉薛琼
该项目属于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人口与健康-医学-临床医学-肿瘤学。1.建立人肝癌高、低转移模型(LCI-D20和LCI-D35)和细胞系(MHCC97),和遗传背景相仿的高、低转移株(MHCC97-H和MHCC97-...
关键词:
关键词:肝癌病因学肿瘤治疗学
人肝癌肺和淋巴结靶向转移细胞及裸鼠移植模型的建立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克隆具有肺和淋巴结转移亲嗜性的人肝癌细胞并建立相应的裸鼠移植模型。方法将荧光人肝癌细胞HCCLM3-R接种于4周龄的裸鼠肝脏,6周后在荧光解剖下观察并获取肺及腹腔淋巴结转移灶组织,经体外克隆培养,所获细胞分别标记为HCCLM3R—LM1和HCCLM3R—LnMl。接种上述两种细胞于4周龄裸鼠肝脏,观察各自肺和腹腔淋巴结转移灶荧光数量,并与肺组织连续切片中的转移灶数目进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Km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CCLM3-R—LM1、HCCLM3-R和HCCLM3-R—LnMl细胞接种于裸鼠肝脏后第6周,在肺和腹腔淋巴结中均能发现肿瘤转移。3株细胞接种后,裸鼠肺和腹腔淋巴结转移灶荧光面积分别为8687.00±1844.63和2570.00±318.20(P〈0.001),6457.67±832.62和10994.33±2212.31(P〈0.001),2968.67±2571.00和24416.00±7186.13(P〈0.001),每只裸鼠光镜下肺转移灶中位数分别为755、430、310个(P〈0.001),与荧光定量结果相吻合。结论成功建成人肝癌肺和淋巴结亲嗜性转移细胞和裸鼠移植模型,其中HCCLM3R—LM1细胞具有明显的肺转移特性,而HCCLM3-R—LnM1细胞具有明显的淋巴结转移特性,为肝癌器官靶向转移研究提供了理想的体内外模型。
陶中华吴伟忠王曦龙万金良孙惠川王鲁夏景林樊嘉
关键词:肝细胞荧光蛋白
不宜切除小肝癌射频与射频联合全身化疗的随机对照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研究射频联合化疗治疗不宜切除小肝癌的临床安全性以及对肝癌原位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 3cm不宜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38例 ,其中 2 7例 1年随访资料完整。根据射频与射频联合全身化疗的随机分组方案入选标准 ,射频组 12例 ,射频联合全身化疗组 15例。在超声引导下行多电极射频治疗。化疗方案为 :表阿霉素 5 0mg ,d1,3,静推 ;顺铂 4 0mg ,d1,3,静滴 ;氟脲嘧啶 5 0 0mg ,d1,2 ,3,静滴。观察患者术后 1,4 ,7d的肝功能、血常规和并发症 ,术后 1,6 ,12个月复查CT(增强 ) ,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及原位复发率。结果 两组射频术后 1个月 ,均无原位复发。射频联合全身化疗组 6 ,12个月的原位复发率较单射频组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 ,肝功能、血常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对≤ 3cm不宜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射频联合全身化疗是安全的 。
干育红叶胜龙任正刚夏景林张博恒王艳红葛宁灵陈漪杨毕伟
关键词:小肝癌射频治疗全身化疗肝肿瘤RFA
切除术前、后辅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对巨块型肝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研究术前和术后辅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对肿瘤直径为8 cm以上的巨块型肝癌病人切除术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本所1995~1998年的病例资料,用Kaplan-Meier方法研究单纯切除术病人,术后辅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前辅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病人生存曲线.Log-rank方法比较各生存曲线的差别.结果单纯切除组病人、术后辅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和术前辅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病人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7.0月,33.0月,和49.0月(P=0.011).结论提示术前辅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效果优于术后辅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的结果.对于肿瘤直径在8cm的肝癌,应该在术前或术后给予辅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
任正刚钦伦秀汤钊猷林芷英叶胜龙夏景林马曾辰周信达
关键词:肝癌切除术肝动脉栓塞化疗预后肝肿瘤化学疗法
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探讨被引量:5
2012年
在新医改政策贯彻落实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当今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结合平衡计分卡管理方法的思想,建立了一套符合新医改政策的科学的、综合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李磊夏景林赵阳卢清何珂
关键词:公立医改政策平衡计分卡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5cm以下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因素
2005年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直径<5cm肝癌的效果以及预后因素。方法对1995年2月-2004年2月间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直径<5cm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60例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log-rank方法单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7.52%、47.42%、33.68%。血清胆红素水平>17.0μmol/L、凝血酶原时间超过14s、有门静脉癌栓和有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手术不能切除的直径<5cm的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是可供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有血清胆红素升高或凝血酶原延长的病人,或有门静脉癌栓和远处转移的病人,预后较差。
张岚陈漪任正刚夏景林干育红叶胜龙林芷英杨秉辉汤钊猷
关键词:抗肿瘤药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性
肿瘤坏死因子α调节人肝癌MHCC-97H细胞中白细胞介素8的分泌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仅诱导入肝癌细胞系MHCC-97H分泌白细胞介素8(IL-8)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核因子-KB(NF—KB)信号通路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不同浓度的TNFα(0、1、5ng/ml)干预人肝癌细胞MHCC-97H24h和相同浓度的TNFα(1ng/m1)干预不同时间后,细胞上清液中IL-8的浓度;Westem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TNFα(1ng/m1)刺激MHCC-97H细胞后,p38MAPK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及其分布;非放射性NF-κBp50/p65转录因子潘胜试剂盒检测TNFα干预MHCC-97H细胞后核蛋白中活性NF—κBp65蛋白的含量。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个样本均数间两两比较用q检验。结果TNFα明显促进肝癌细胞分泌IL-8,具有显著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TNFα干预0、6、12、18、24h,IL-8的浓度分别为(47.45±9.78)pg/ml、(497.41±52.83)pg/ml、(694.14±44.43)pg/ml、(909.35土97.22)pg/ml、(1093.59±75.72)pg/ml(F=144.04,P〈0.01);TNFα0、1、5、10ng/ml干预24h,IL-8浓度分别为(47.45±9.12)pg/ml、(1093.59±75.72)pg/ml、(1372.77±85.10)pg/ml和(1614.55±153.52)pg/ml(F=364.14,P〈0.01)。TNF仅刺激肝癌细胞后,p38MAPK磷酸化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给予p38MAP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可以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IL-8的分泌(P值均〈0.01)且呈浓度依赖性(F=165.92,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NFⅨ促进肝癌细胞NF—κBp65的核转位,且呈浓度依赖性(TNFα0、1、5、10ng/ml处理肝癌细胞1h后细胞核蛋白表达NF—KBp65对应吸光度值分别为0.52±0.04、2.75±0.15、3.13±0.18、3.81±0.14(F=1266.42,P〈0.05),而SB203580则可以部分抑制NF-KBp65的核转位(F=141.20,P〈0.05)。结论TNFα通过p38MAPK—NF—κB信号途径调节人肝癌细胞系MHCC-97分泌
王耀辉夏景林王伟敏杨毕伟崔杰峰王向东樊嘉
关键词:肝细胞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医疗改革何以这样难
2009年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在今天,“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的观点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从全球范围来说,人们对医疗的需求总是远远超过国家所能提供的医疗服务,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老百姓对医疗感到百分之百满意。即便是美国这样高度发达的国家,在医疗卫生事业上花费了GDP的14%,仍然有30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民众对医疗依然是怨声载道。因而,像我国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8亿多农民,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用5.6%的GDP怎么可能让老百姓对医疗感到满意呢?要解决这种矛盾,
夏景林王玉琦陈瀚钰
关键词:自然规律医疗保险GDP
RBRVS在公立医院薪酬分配改革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73
2014年
文章在分析国内各个医院运用以资源消耗为基础的价值评估系统进行绩效奖金分配改革的实践基础上,综合介绍了价值评估系统的应用原理、程序和步骤,并对此方法的应用效果与优势、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方法进行了评析。
李磊夏景林罗力
关键词:薪酬改革
射频毁损术与再手术切除治疗复发性小肝癌对照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研究射频毁损术治疗肝癌切除术后疗效以及其与再手术切除效果的比较。方法病例为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在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治疗的213例复发性小肝癌(肿瘤结节直径≤3cm,结节数≤3个),包括射频毁损术68例,再手术切除145例。Kaplan—Meier方法估计生存期,Log—rank分析生存曲线之间的差别,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从接受射频毁损术或再手术切除治疗时计算。结果射频毁损术治疗的患者和再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7%、65.1%、37.3%和88.1%、62.6%、41.0%,其生存曲线无明显差别(P=0.693)。但射频毁损术的1、3、5年无瘤生存率低于再手术切除组,分别为58.0%、27.8%、12.4%和79.4%、48.1%、34.4%(P=0.001)。首次肝癌切除术后复发间期超过2年的患者的预后较好。结论虽然射频毁损治疗的无瘤生存率低于再手术切除,但其远期总体生存率类似于再手术切除,可作为复发性小肝癌再切除术的替代性治疗。
任正刚干育红樊嘉陈漪吴志全钦伦秀葛宁灵周俭夏景林王艳红叶青海王鲁叶胜龙
关键词:肝肿瘤复发射频毁损术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