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宁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5篇血管
  • 4篇缺血
  • 2篇动脉内
  • 2篇动脉内膜
  • 2篇动脉缺血
  • 2篇下肢
  • 2篇下肢动脉
  • 2篇下肢动脉缺血
  • 2篇内膜
  • 2篇颈动脉
  • 2篇颈动脉内
  • 2篇颈动脉内膜
  • 2篇静脉
  • 2篇静脉内
  • 2篇急性下肢
  • 2篇急性下肢动脉
  • 2篇急性下肢动脉...
  • 1篇导管取栓
  • 1篇导管取栓术

机构

  • 8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作者

  • 8篇周宁
  • 7篇栗力
  • 5篇于国涛
  • 4篇刘洪
  • 3篇崔若昱
  • 2篇李阳春
  • 2篇潘仲杰
  • 2篇宋庆宏
  • 2篇崔若玉
  • 1篇王玉祥
  • 1篇姚斌
  • 1篇吴楠
  • 1篇崔若煜
  • 1篇李刚
  • 1篇史燕
  • 1篇曹月娟
  • 1篇李荣庆
  • 1篇魏成志
  • 1篇李会利
  • 1篇赵金艳

传媒

  • 3篇天津医药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通过调节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糖尿病足进程
2025年
背景:研究表明,血管因素对糖尿病足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在糖尿病足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方法:①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找到关键基因。收集糖尿病足患者以及无糖尿病健康人的皮肤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染色以及qRT-PCR实验,检测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表达情况。②培养人永生化皮肤成纤维细胞系和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将2种细胞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外源性补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组,通过划痕实验以及CCK-8实验分别检测成纤维细胞的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通过Ki67实验检测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与结论:①生信分析发现,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基因的下调可能是导致糖尿病足形成的关键基因。②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皮肤相比,血管生成素样蛋白在糖尿病足皮肤内弱表达,且其mRNA水平相对表达量降低(P<0.01)。③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组成纤维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增强;CCK-8细胞增殖实验显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组成纤维细胞的吸光度值在24,48 h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01);提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可增强高糖处理的成纤维细胞迁移及增殖能力。④Ki67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组内皮细胞Ki67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CCK-8细胞增殖实验显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组内皮细胞的吸光度值在24,48 h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01)。(5)以上结果均提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可增强高糖处理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
宋庆宏吴楠史燕崔洪雨刘飞刘汉冲周宁姚斌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糖尿病足生物信息学分析
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10年经验总结(附2000例报告)被引量:21
2006年
目的:总结2 000例(2 280次)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建立的经验,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血管评估、术式选择、操作要点及并发症处理。方法:根据患者血管条件及其他状况选择自体动静脉内瘘、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或永久双腔导管中心静脉置入术。结果: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2 219次,近期通畅率达98.56%。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成形术36例,术后均正常使用。结论:自体动静脉内瘘仍然是最佳的血管通路,与其他的血管通路相比,具有通畅率高、使用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
于国涛李会利栗力崔若玉刘洪周宁
关键词:血管通路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相关并发症及处理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分析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后并发症的原因并探讨其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总结1992年2月至2002年3月280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其中治疗陈旧性脑中风242例,预防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合并高血压59例(21·1%)、低血压30例(10·7%)、脑灌注损害16例(5·7%)、皮下血肿5例(1·8%)、脑卒中5例(1·8%)、颈动脉血栓4例(1·4%)、颅神经损害1例(0·4%)。术后随访:5年内血管再狭窄73例(26·1%)。结论根据残端指数选择性应用临时性转流,术中严格控制血压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栗力刘洪于国涛崔若昱周宁潘仲杰李阳春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并发症脑卒中血压控制血管狭窄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15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是指因各种突发原因导致下肢动脉管腔的狭窄或闭塞,出现肢体供血不足,循环障碍。该病临床进展迅速,若处理不当可造成肢体缺血坏死、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何提高救治率,降低病死率是目前临床工作的重点。我科自2002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了159例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采用手术、介入及药物等综合治疗手段,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崔若昱栗力于国涛周宁刘洪
关键词:吡罗昔康丁丙诺啡病人控制输注静脉内
血管成形术治疗肢体远端缺血性疾病被引量:3
2007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2005年1-12月我院血管外科共收治血管疾病患者930例,其中ASO372例,占40%。对于下肢缺血性疾病,传统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及血管旁路手术、球囊扩张成形术、内支架置入术,但上述手术方式对膝关节以下动脉狭窄、闭塞,效果不理想,
栗力王玉祥于国涛李刚周宁崔若煜
关键词:缺血血管成形术
急性腹主动脉骑跨栓塞的治疗被引量:2
2011年
急性动脉栓塞现已成为血管科较常见的疾病,而急性腹主动脉骑跨栓塞(ASE)因具有治疗窗较短、病死率和截肢率均较高等特点,成为急性动脉栓塞疾病治疗中的难点。我院2004年5月-2009年12月共收治19例急性ASE患者,应用双股动脉Fogarty导管取栓治疗,报告如下。
周宁魏成志栗力崔若昱
关键词:腹主动脉栓塞急性病血管外科手术导管取栓术
糖尿病患者股-腘人工血管移植术后再闭塞的治疗被引量:2
2017年
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重建后内膜或平滑肌细胞增生使得血管再狭窄或闭塞率会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下肢人工血管搭桥术后再闭塞的治疗非常困难,若不能及时恢复血运,将面临截肢。导管溶栓技术多用于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治疗,应用于旁路血管再闭塞治疗的报道不多,天津市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4年5月,对43例糖尿病患者股-腘人工血管再闭塞进行了单纯导管溶栓联合介入治疗对照取栓后联合介入治疗进行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现报道如下。
李阳春栗力曹月娟宋庆宏赵金艳李荣庆周宁郭兆增
关键词:血管再闭塞移植术后人工血管急性下肢动脉缺血平滑肌细胞增生
建立临时转流预防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脑组织缺血被引量:2
2006年
于国涛栗力崔若玉刘洪周宁潘仲杰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转流脑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