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渊韬
-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甘肃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香菇多糖联合紫杉醇通过FGF1/FGFR1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转移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 探讨香菇多糖(LTN)联合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方法 将MCF-10A细胞、MDA-MB-231细胞和MCF-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LTN组、紫杉醇组和联合组。采用四甲基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伤口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分别检测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FGFR1和FGFR2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FGF1和FGFR1蛋白表达水平。使用GEO数据库分析FGFR1和FGFR2的表达对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1000μg/mL的LTN与20 nmol/L紫杉醇联合处理时,对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最低。与对照组相比,LTN组、紫杉醇组和联合组MDA-MB-23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下降,联合组MCF-7细胞迁移能力下降(P<0.001)。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MDA-MB-231细胞的FGFR1 mRNA表达,LTN组和联合组MDA-MB-231细胞的FGFR2 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LTN组和联合组MDA-MB-231细胞FGF1蛋白表达下降,各处理组MDA-MB-231细胞FGFR1蛋白表达下降。GEO数据库中,FGFR1和FGFR2在低表达水平时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提高(P<0.05)。结论 LTN可降低紫杉醇对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亦可增强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低表达水平FGFR1和FGFR2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LTN和紫杉醇联合用药可能下调MDA-MB-231细胞FGF1/FGFR1基因表达,达到抑制三阴乳腺癌作用。
- 韦琳誉邓渊韬赵惠敏陈琬琰白俊李鹏古雪岩张莉苏莉
- 关键词:乳腺癌香菇多糖紫杉醇增殖成纤维生长因子
- 原花青素对硫酸镍诱导大鼠生殖损伤的拮抗作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对镍诱导雄性大鼠生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硫酸镍组和原花青素低、中、高剂量干预组。除对照组外,实验组大鼠每天均腹腔注射硫酸镍2.5mg/kg,干预组同时每天分别灌胃给予原花青素50、100和200mg/kg,连续30d。分离检测附睾和睾丸样本,检测精子活率和密度、活性氧自由基(ROS)荧光强度及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ki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硫酸镍组大鼠精子活率及密度明显降低,睾丸细胞ROS荧光强度上升及ckit表达上调(P<0.05)。与硫酸镍组比较,原花青素各剂量干预组大鼠精子密度均明显升高、ROS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5),精子活率则呈上升趋势(P>0.05);原花青素中、高剂量干预组c-kit表达下调(P<0.05)。结论原花青素通过下调c-kit表达和清除ROS,拮抗硫酸镍诱导的雄性生殖损伤。
- 苏莉邓渊韬张瑞李成云李晋
- 关键词:硫酸镍原花青素C-KIT
- 静脉麻醉和局部麻醉在乳腺区段手术中的临床比较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比较静脉麻醉(IVA)和局部麻醉(LIA)在乳腺区段手术中的效果。方法:收集甘肃省肿瘤医院2004年1月~2009年6月间1029例IVA和627例LIA行乳腺区段切除术的病例,比较两种麻醉方式的镇痛效果、术后感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后两组MA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IVA组MAP升高更为显著(P<0.05)。在切皮和分离肿瘤时,LIA组心率高于IVA组(P均<0.05)。IVA组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和术后满意度(P均<0.05)。LIA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少于IVA组(P<0.05)。结论:IVA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乳腺区段手术麻醉方法。
- 姜专基杨碎胜刘鸿雁邓渊韬
- 关键词:静脉麻醉局部麻醉乳腺
- 硫酸镍对大鼠睾丸细胞损伤作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硫酸镍(NiSO4)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iSO41.25、2.50、5.00 mg/kg组;采集附睾和睾丸样本,分别检测精子活率和密度,睾丸细胞活性氧自由基(ROS)荧光强度及其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NiSO42.50和5.00 mg/kg组大鼠精子活率(分别为68.29%、65.29%)和密度(分别为3.03、2.85×106/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2.34%和4.80×106/mL)(P<0.05);睾丸细胞ROS荧光强度(98.59和96.43)则明显高于对照组(62.54)(P<0.01)。与对照组比较,NiSO42.50和5.00mg/kg组Bax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各NiSO4组大鼠睾丸细胞caspase-3前体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且均出现caspase-3切割片段,后者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过量NiSO4暴露可诱导睾丸细胞内大量生成ROS,进而上调Bax蛋白表达并激活caspase-3蛋白,终致生殖损伤发生。
- 苏莉邓渊韬张瑞李成云李晋
- 关键词:硫酸镍睾丸细胞BAX
- 副神经节瘤麻醉体会
- 2009年
- 马静邓渊韬
- 关键词:副神经节瘤麻醉风险隐匿性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腹主动脉旁
- 老年肿瘤术前应用苯巴比妥钠与咪达唑仑的对比性研究
- 2008年
- 目的观察老年肿瘤患者术前30分钟使用阿托品、苯巴妥与阿托品、咪达唑仑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120例肿瘤手术患者,年龄60~81岁,随机分为对照组(肌肉注射苯巴比妥100mg与阿托品0.5mg)及实验级(肌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与阿托品0.5mg),两组患者分别于注射后10min、20min、30min用SIEMENS7250多功能监护仪(德国)观察无创血压、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镇静评分及遗忘程度。结果镇静评分结果显示:实验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遗忘程度结果显示:实验组没有统计学意义P=0.289),达到完全遗忘;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5),说明遗忘程度有差异。用药前后试验组心率、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使用药物前后各组血氧浓度没有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显示咪达唑仑复合阿托品作为术前用药能够达到效果可靠、且可产生100%遗忘率,其镇静和抗焦虑效果好,特别适合老年患者术前应用。
- 徐维安何平王海东邓渊韬
- 关键词:老年肿瘤患者咪达唑仑苯巴比妥术前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