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洋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体胚
  • 2篇龙眼
  • 1篇亚细胞
  • 1篇亚细胞定位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三甲基
  • 1篇三甲基溴化铵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十六烷基三甲...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胎发
  • 1篇体胚发生
  • 1篇体细胞胚
  • 1篇体细胞胚胎
  • 1篇体细胞胚胎发...

机构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3篇赖钟雄
  • 3篇徐洋
  • 3篇林玉玲
  • 2篇屈莹
  • 1篇赖恭梯
  • 1篇姚文
  • 1篇陈裕坤
  • 1篇林丽霞
  • 1篇赖瑞联

传媒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园艺学报
  • 1篇森林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龙眼体胚发生过程生长素响应因子DlARF5a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以龙眼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生长素响应因子ARF5acDNA全长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其在龙眼体胚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水平,并将其与绿色荧光蛋白(GFP)构建成亚细胞定位载体侵染洋葱表皮细胞。结果表明:龙眼ARF5a(命名为DlARF5a,GenBank登录号为KF739401)的cDNA序列全长为3 322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2 829bp,212bp 5′非编码区,258bp 3′非编码区,编码942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DlARF5a编码蛋白具有B3、Auxin-resp和AUX-IAA保守区与结构功能域,中间区域富含谷甘氨酸、丝氨酸和亮氨酸,是一个定位于细胞质的具有促进转录活性功能的水溶性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大豆的亲缘关系最近。qRT-PCR检测显示,DlARF5a在龙眼球形胚和鱼雷形胚时期表达显著增强,而在6个发育阶段中子叶形胚的表达量最低,推测DlARF5a参与龙眼体胚中鱼雷胚时期的形态建成。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未添加外源生长素IAA的DlARF5a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而经外源生长素处理的DlARF5a蛋白在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表达,推测龙眼生长素响应蛋白DlARF5a能够响应外源生长素IAA而改变其在细胞中的空间位置。
林丽霞屈莹徐洋林玉玲赖钟雄
关键词:龙眼体细胞胚胎发生生物信息学实时荧光定量PCR亚细胞定位
山枇杷基因组DNA的提取及自然群体内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为探究山枇杷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及群体内个体之间的遗传多样性,以采自福建省戴云山脉九仙山山枇杷(Garcinia multiflora)自然群体的41份叶片样品为材料,比较2种改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CTAB)对其基因组DNA的提取效果,并通过简单序列重复区间—聚合酶链式反应(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分析其群体内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CTAB-2法通过适当提高CTAB浓度,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酚—氯仿—异戊醇,获得的基因组DNA纯度和质量较好;筛选的11条ISSR引物共扩增85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1条,占71.76%;NTSYS 2.10e软件设定阈值(GS)为0.78,该山枇杷样品归为4个类群,样品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588-0.929,平均为0.779,说明该群体的遗传基础较宽;利用STRUCTURE 2.2软件将样品分为4个类群,结合后验概率(Q值)分布表表明部分个体之间存在较丰富的遗传信息交流。
赖瑞联徐洋赖恭梯钟春水林玉玲赖钟雄
关键词:自然群体聚类分析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Remorin家族成员的克隆及其在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以龙眼松散形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RT-PCR结合RACE法克隆Remorin家族5个成员的c DNA全长,Dl Remorin1全长2 127 bp,编码572个氨基酸;Dl Remorin2全长1 829 bp,编码444个氨基酸;Dl Remorin3全长1 937 bp,编码541个氨基酸;Dl Remorin4全长1 743 bp,编码466个氨基酸;Dl Remorin5全长1 043 bp,编码181个氨基酸。Dl Remorin1~5 DNA序列长度分别为:4 054、3 097、3 505、4 690和1 935 bp,所有内含子剪切位点均符合真核生物"GT-AG"规则。所有成员均是不稳定亲水性蛋白,都不具有信号肽,只有Dl Remorin1具有跨膜结构,都具有Remorin家族保守结构域,与其它植物的Remorin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Dl Remorin5为经典的Remorin蛋白,Dl Remorin1与Dl Remorin2属于长链Remorin。qRT-PCR结果显示,随着龙眼体胚的发育,Dl Remorin1的表达量呈类"N"状趋势,在心形胚时期和子叶形胚时期较高;Dl Remorin2在心形胚和子叶形胚时期迅速下降;Dl Remorin3在发育中后期迅速升高,并在子叶形胚时期最高;Dl Remorin4在球形胚和鱼雷形胚时期最低,而Dl Remorin5在不完全胚性紧实结构时期最低。说明Dl Remorin1~5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的转录水平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和时序性。ps RNA Target预测显示Dl Remorin还可能受到mi RNA家族的调控。
陈裕坤徐洋屈莹林玉玲姚文赖钟雄
关键词:龙眼体胚发生克隆QRT-PC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