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梅 作品数:18 被引量:47 H指数:4 供职机构: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 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 2002年 张尤历 孔梅 沈琰 魏金文 强巍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鼻胆管引流术 胆总管结石 霉菌性食管炎4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2003年 孔梅 张尤历 魏金文关键词:霉菌性食管炎 胃镜 MRCP与ERCP对梗阻性黄疸疾病诊断的比较分析 2009年 目的:比较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ERCP和MRCP影像资料对132例胆管梗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诊断结果表明,两者一致的117例(88.6%),不一致13例(9.8%),总符合率MR-CP为88.6%,ERCP为98.4%。患者行MRCP后无并发症,但行ERCP检查后有9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6.8%,但无死亡病例。结论:MRCP在胆管梗阻性疾病诊断方面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创伤性,经济实惠等优点,诊断胆总管扩张的敏感性及准确性较高,但对胆总管较小结石(<3 mm)的诊断不如ERCP准确,而且不能行取石治疗。因此MRCP在对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中应作为首选方法,但不能取代ERCP,两者需结合。 孔梅 张尤历 何亚龙 张宇川 许云飞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胰胆系疾病 zeb1基因与肿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中zeb1基因的表达量与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及四种肿瘤细胞BGC823、SGC7901、A549和HeLa细胞中zeb1基因的表达量;Transwell小室检测五种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在五种细胞中,zeb1在HeLa细胞中表达量最高,BGC823及SGC7901次之,在A549及GES中表达量最低;发生迁移的细胞数目在HeLa细胞中最多,BGC823及SGC7901其次,在A549及GES细胞中最少;线性相关分析表明,zeb1基因的表达量与细胞迁移能力呈正相关(r=0.961,P<0.01).结论:zeb1基因可能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 宋永站 张尤历 乌慧玲 孔梅 陈鑫 邵长江关键词:迁移 肿瘤 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米替林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入选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晚给予阿米替林12.5mg,安慰剂组每晚给予维生素C50mg,治疗6周后评价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64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治疗组症状全部都有改善,症状平均分从2.9分降为0.8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为71.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效,患者耐受性好。 蒋小猛 于亚杰 孔梅 王晓燕 王银环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 阿米替林 三环类抗抑郁药 hTERT和CDw75在胃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CDw75在65例胃癌组织和癌旁非癌组织中的表达,计算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胃癌组织中hTERT和CDw75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P<0.01)。二者表达均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PTNM分期显著相关(P均<0.05)。认为hTERT和CDw75阳性表达可作为胃黏膜恶性转化的一个生物学标志物,用于评价胃癌生物恶性度的有用指标;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胃癌的发生、浸润、转移和临床分期。 蒋小猛 于亚杰 吴莺 孔梅 王少峰 魏金文 张尤历关键词:胃肿瘤 端粒酶逆转录酶 CDW75 幽门螺杆菌γ谷氨酰转肽酶同源基因的表达与活性检测 2009年 目的:评价幽门螺杆菌(Hpylori)ggt同源基因的结构特征和功能.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Hpyloriγ谷氨酰转肽酶(ggt)同源基因产物的结构特征;提取HpyloriDNA,并以之为模板,采用PCR法扩增该基因的全长及去信号肽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后,将全长片段与gfp片段连接,分别克隆进杆状病毒的转移质粒pFastBac1中,利用杆状病毒的Bac-to-Bac系统分别获得重组杆状病毒的DNA;通过PCR方法验证这些片段克隆进杆状病毒;将重组病毒的DNA以脂质体为媒介转染家蚕细胞,以获得重组杆状病毒;分别收集这些重组病毒,并再感染家蚕细胞,进行蛋白表达实验和活性检测,以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结果:通过PCR方法成功克隆了各种片段;测序的结果表明,未发生突变;基因片段扩增的结果说明,获得了3种重组的杆状病毒,且这3种重组病毒均表达了ggt片段,全长、去信号肽片段及去信号肽片段与gfp融合的片段的表达产物活性分别为3.61,10.50及9.31U/L.Westernblot的结果证实了去信号肽片段与GFP的融合表达.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去信号肽与gfp的融合片段的表达产物在细胞中的定位,荧光不具有区域的特异性,充满了整个细胞,表明该基因产物并非作用于专一的细胞器.结论:Hpyloriggt同源基因适合于杆状病毒表达,表达产物具有GGT活性,但他对细胞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孔梅 张尤历 陈鑫 陈慧娟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谷氨酰转肽酶 杆状病毒 结直肠癌肝转移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3年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对于结直肠癌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对CRLM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CRLM的潜在发生机制。 金玺 孙康 郭建 孔梅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分子机制 幽门螺杆菌上皮接触诱导基因iceA1的克隆及序列特征 2012年 目的:克隆和分析镇江地区来源于不同疾病的(胃癌、溃疡和胃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的表皮接触诱导基因iceA1.方法:从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胃黏膜组织中分离培养获得H.pylori,PCR扩增检测iceA1基因,并克隆至pMD18-T载体上,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克隆和测序了镇江地区来源于不同疾病的(胃癌、溃疡和胃炎)共12株H.pylori的i c e A1基因片段,并与标准菌株60190比对,结果显示镇江地区的H.pylori的iceA1基因中存在着3处框内缺失突变热点(780del6、809del5、914del7),这些缺失突变在溃疡和胃炎中均存在,但是胃癌株只存在809del5.对缺失片段周围的序列进行分析,这些缺失序列的两端基本都与同向重复序列相连,这可能与复制过程中滑动错配的小片段缺失模型有关.结论:iceA1序列的变异性有可能作为分析H.pylori群体遗传学的有用工具. 邵长江 张尤历 王文兵 陈慧娟 孔梅 陈鑫 宋永站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克隆 分子标记 幽门螺杆菌感染4种检测方法的评价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评价适合临床使用的检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方法。方法:186例入选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快速尿素酶,病理组织学,现症感染血清学抗体快速检测法(CIM-GLD’s Hp RT),细菌培养阳性或另3项中2项阳性认为有Hp感染。结果:细菌培养,CIM-GLD’s Hp RT,病理组织学,快速尿素酶法敏感性分别为89.32%、95.15%、91.26%、79.61%;特异性分别为97.59%、93.98%、95.18%、92.77%。结论:CIM-GLD’s Hp RT具有较高的准确诊断Hp感染的价值。 孔梅 程兆明 陈萍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快速尿素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