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伟平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注射
  • 3篇心病
  • 3篇疗效
  • 3篇冠心病
  • 2篇丹红
  • 2篇丹红注射液
  • 2篇电图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2篇心绞痛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心脏
  • 2篇绞痛
  • 2篇超声
  • 1篇丹红注射液治...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凋亡
  • 1篇动脉

机构

  • 11篇抚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1篇何伟平
  • 6篇孙志刚
  • 3篇王高明
  • 2篇徐小艳
  • 1篇李金程
  • 1篇杨发春
  • 1篇张为民
  • 1篇毕小春
  • 1篇陈丽萍
  • 1篇黄艳
  • 1篇李国彪
  • 1篇吴彩云

传媒

  • 2篇当代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人民军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78例临床分析
2008年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7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9例)和卡维地洛治疗组(39例),后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均使用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6min步行距离和心率变化。结果:CHF患者卡维地洛治疗后,LVEDD、LVESD和LVEF的改善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6min步行距离增加较常规治疗组更为显著(P<0.01),心率有所下降。结论:在心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CHF,可明显提高心衰患者的运动耐量,明显改善心功能。
黄锡亮何伟平陈丽萍
关键词:心力衰竭卡维地洛强心剂利尿剂扩血管药
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冠心病危险程度的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影响的分析。方法收集200例拟诊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4组,其中冠状动脉正常组40例、冠状动脉轻度病变组51例、冠状动脉中度病变组67例、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组42例,采用超声测量4组的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比较其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增厚情况。结果冠状动脉正常组EAT为(4.5±0.8)mm,冠状动脉轻度病变组EAT为(4.75±0.25)mm,冠状动脉中度病变组EAT为(5.7±1.5)mm,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组EAT为(6.05±0.45)mm,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亦增加。结论在常规心脏超声检查的同时测量EAT厚度,作为无创预测冠心病程度、治疗随访指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何伟平黄艳徐小艳孙志刚艾剑王高明
关键词:心外膜脂肪组织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甲钴胺、普伐他汀联合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疗效被引量:3
2012年
糖尿病伴有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AN)临床症状者5年死亡率高达50%,其中心性猝死占28%[1],表现为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无痛性心肌梗死等。心率变异性(HRV)是监测自主神经病变的定量、无创伤、可重复指标,反映心脏自主神经的活性及调节功能,心电图监测显示DAN的HRV常降低。
何伟平
关键词: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甲钴胺普伐他汀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HRV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室性心律失常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美托洛尔治疗,每次12.5~25mg,每天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稳心颗粒治疗,每次9g,每天3次。均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56例(96.6%),对照组43例(74.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电图总改善55例(94.3%),对照组45例(77.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较单用美托洛尔疗效好,且安全。
何伟平孙志刚李国彪
关键词:稳心颗粒美托洛尔室性心律失常
荞麦花叶总黄酮对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Wnt/β-catenin/PPARγ通路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探讨荞麦花叶总黄酮对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Wnt/β-连锁蛋白(β-catenin)/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通路的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荞麦花叶总黄酮低剂量(20 mg·kg^(-1))组、荞麦花叶总黄酮中剂量(40 mg·kg^(-1))组、荞麦花叶总黄酮高剂量(80 mg·kg^(-1))组、盐酸普萘洛尔(2 mg·kg^(-1))组,每组12只大鼠,通过舌下静脉注射1 mL·kg^(-1)的0.002%乌头碱,将除对照组外的其余各组大鼠制备为心律失常模型,以药物分组干预处理后,检测各组大鼠心律失常情况、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心肌组织凋亡及Wnt/β-catenin/PPARγ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相比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心律失常评分、室性早搏次数、室颤持续时间、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组织MDA水平、血清IL-6及PGE2水平、心肌组织Bax、Wnt1及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心肌组织GSH-Px及CAT水平、心肌组织Bcl-2、PPARγ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相比模型组,药物干预组大鼠心律失常评分、室性早搏次数、室颤持续时间、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组织MDA水平、血清IL-6及PGE2水平、心肌组织Bax、Wnt1及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心肌组织GSH-Px及CAT水平、心肌组织Bcl-2、PPARγ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且荞麦花叶总黄酮各组呈剂量依赖性;荞麦花叶总黄酮高剂量组与盐酸普萘洛尔组相比,大鼠各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荞麦花叶总黄酮可抑制Wnt/β-catenin通路激活,上调PPARγ表达,减轻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组织氧化应激及炎症损伤,减弱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大鼠心律失常症状。
何伟平李金程王高明
关键词:荞麦花叶总黄酮心律失常凋亡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常规服用硝酸酯类、血小板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调脂药物。治疗组在服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250mL静脉输注,1次/日,疗程10d。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4%,心电图总有效率87%,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何伟平孙志刚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不同风湿免疫病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的差异
2014年
目的探究使用超声心动图对不同风湿免疫病患者心脏和功能改变差异的评估效果。方法对本院接受治疗的98例患者(患病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另取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评估患者间心脏结构级功能改变的差异。结果各组均没有出现LEVF的显著降低。与SLE组及DPM组相比,SSc组左室Em及Em/Am的值显著较小;与对照组相比,患病组患者MV及AV增厚的发生率显著较高。其中,红斑狼疮患者各情况的发生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各患病组中度或以上反流的发生率显著较高,以上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超声心电图可以早期诊断风湿免疫疾病,检查出早期患者心脏结构、功能改变的差异,为其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信息。
何伟平毕小春
关键词:超声心电图风湿免疫心脏结构
疏血通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液黏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中成药疏血通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液黏度的影响。方法将8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4例,对照组42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均治疗14d,治疗前后均检测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采取配对计量资料t检验。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各参数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降低血液黏度,有利于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杨发春张为民何伟平孙志刚
关键词:冠心病血液黏度血液流变学
丹红注射液联合口服脑心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口服脑心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5月-2012年7月共收治的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观察组各49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口服脑心通胶囊。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对比,观察组有效率(75.5%)明显优于研究组有效率(93.9%)(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经心电图功能情况统计学分析对比,观察组有效率(79.6%)明显优于研究组有效率(95.9%)(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口服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其临床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何伟平孙志刚艾剑王高明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丹红注射液脑心通
高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G)水平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67例,根据CAG复查结果有无再狭窄将其分为再狭窄组37例,无再狭窄组30例。另选取30例同期经CAG检查排除冠心病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hs-CRP及FG水平。结果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再狭窄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再狭窄组(P<0.000 1)。再狭窄、无再狭窄组F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FG水平与无再狭窄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不仅与冠心病发生有关,而且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关系密切,可作为临床评价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指标之一。
吴彩云何伟平孙志刚
关键词:支架内再狭窄高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