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志刚

作品数:28 被引量:100H指数:5
供职机构: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动脉
  • 7篇心肌
  • 7篇疗效
  • 6篇心病
  • 6篇心肌梗死
  • 6篇心绞痛
  • 6篇绞痛
  • 6篇梗死
  • 6篇冠心病
  • 5篇注射
  • 5篇急性心肌梗死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4篇丹红
  • 4篇丹红注射液
  • 4篇电图
  • 4篇心电
  • 4篇心电图
  • 4篇型心
  • 4篇血管

机构

  • 27篇抚州市第一人...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27篇孙志刚
  • 7篇王高明
  • 6篇何伟平
  • 4篇李国彪
  • 4篇吴彩云
  • 3篇李金程
  • 3篇石泉
  • 3篇许志辉
  • 3篇杨发春
  • 3篇张为民
  • 2篇武清香
  • 2篇王少兰
  • 2篇韩建荣
  • 2篇毕小春
  • 2篇黄艳
  • 1篇熊春茹
  • 1篇彭冬迪
  • 1篇肖洁婷
  • 1篇吴伟松
  • 1篇陈丽萍

传媒

  • 4篇上海医药
  • 4篇实用临床医学...
  • 3篇当代医学
  • 2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人民军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药师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药品评价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THE 22...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3篇2021
  • 5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230例不同束支传导阻滞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性别、年龄分布、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通过回顾性地对2006年1月-2011年11月所有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加以分类和对比分析。结果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108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459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FB)599例,其中CRBBB合并LAFB 88例,﹥60岁明显偏多;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CRBBB)常见于年轻人;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UIB)、左后分支传导阻滞(LPFB)少见。CLBBB、UIB、LPFB大都有器质性心脏病,以高血压、冠心病多见;CRBBB、LAFB、CRBBB合并LAFB部分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以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常见;ICRBBB器质性心脏病较少,部分合并先心病、心肌炎。结论 CLBBB、UIB、LPFB发病率低,但发病年龄高,多数有器质性心脏病;LAFB与CRBBB多见,多数﹥60岁,器质性心脏病相对少于CLBBB;CRBBB容易合并LAFB;ICRBBB年轻人多见,器质性心脏病少见。所有患者男性均多于女性。
武清香彭冬迪孙志刚石泉熊春茹
关键词:心电图性别年龄分布主要疾病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室性心律失常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美托洛尔治疗,每次12.5~25mg,每天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稳心颗粒治疗,每次9g,每天3次。均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56例(96.6%),对照组43例(74.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电图总改善55例(94.3%),对照组45例(77.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较单用美托洛尔疗效好,且安全。
何伟平孙志刚李国彪
关键词:稳心颗粒美托洛尔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和曲美他嗪治疗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对抑制心室重构和恢复心率变异性的机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心衰(heart failure,HF)伴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应用对抑制左室重构(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LVR)以及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HF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40,胺碘酮治疗)和观察组(n=40,胺碘酮+曲美他嗪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其LVR和HRV指标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等指标和SDANN、SDNN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曲美他嗪治疗HF能够抑制心室重构、改善临床症状。
李国彪王高明孙志刚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胺碘酮曲美他嗪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常规服用硝酸酯类、血小板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调脂药物。治疗组在服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250mL静脉输注,1次/日,疗程10d。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4%,心电图总有效率87%,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何伟平孙志刚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
阿卡波糖在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早期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心内科疾病的血糖如何检测,以及阿卡波糖在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早期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近1年来本院心内科收住院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住院期间行OGTT试验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急性期过后检测),对所有糖代谢异常患者行阿卡波糖干预,3月后复查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前后比较有无差异性。结果 OGTT共发现61例糖代谢异常患者,高血压组糖代谢异常为20例(50%),稳定性心绞痛为19例(63.3%),急性心肌梗死为22例(73.3%),而FBG检测只发现25例,各组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患者,服用阿卡波糖后的FBG和HbA1c均有降低(P<0.05)。结论对住院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单纯行FBG监测会造成大量糖代谢异常患者漏诊,而常规OGTT试验有助于早期筛查和及时干预,阿卡波糖不仅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对控制HbA1c和FBG也有积极作用。
石泉孙志刚黄欢黄艳李金程李国彪
关键词:心内科糖代谢异常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阿卡波糖
组织多普勒测定Tei指数在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测定Tei指数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证实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1例,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及左室相对室壁厚度(RWT)分为4组:A组21例为正常构型,B组23例为向心性重构,C组25例为向心性肥厚,D组22例为离心性肥厚;另选2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之比(E/A)。组织多普勒成像模式(TDI)下,于心尖四腔、心尖二腔心切面获得前壁、间隔、侧壁和下壁的二尖瓣环频谱曲线,分别计算出4个位点的Tei指数,取平均值。结果 LVEF值在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但高血压B、C组升高,D组下降;E/A比值高血压A、B、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B、C组E/A比值下降明显(P<0.01),D组出现假性正常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各组Tei指数呈递增趋势,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Tei指数能综合、有效、准确地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功能,高血压患者在左室肥厚之前就有心功能受损改变,且左室肥厚患者较无肥厚患者损害更明显;对于高血压心肌肥厚LVEF值代偿性增强,E/A比值出现假性正常化,Tei指数可纠正其假阴性。
毕小春舒丽清肖洁婷韩建荣许志辉孙志刚王少兰
关键词:组织多普勒TEI指数高血压左心功能
缺血后适应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对梗死面积及心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缺血后适应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对梗死面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取70例行介入治疗的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非缺血后适应)和观察组(35例,缺血后适应)。对照组待各血管再通后不加干预,观察组待血管再通后行短暂再闭塞。对血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校正TMI帧数、ST回落率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CK峰值、CK-MB峰值、CTFC、CK-MB曲线下面积、NT-proBNP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缺血后适应可有效缩小梗死面积,改善患者心功能。
杨发春王才飞孙志刚王高明
关键词:缺血后适应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梗死面积心功能
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我院于2008年1~12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变情况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现报告如下:
杨发春张为民黄锡亮孙志刚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灯盏花素心电图血液流变学
高频超声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高频超声诊断仪分别对110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其中Ⅰ级30例,Ⅱ级35例,Ⅲ级45例)及10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斑块形成进行检测。结果高血压组各级患者颈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组IMT逐级增厚,斑块检出率逐级增高,其中高血压Ⅲ级IMT最厚,斑块检出率最高,与高血压Ⅰ、Ⅱ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对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毕小春舒丽清韩建荣许志辉王少兰孙志刚
关键词:高频超声高血压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杨发春姜应标孙志刚
关键词: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急性心肌梗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