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程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肌
  • 3篇疗效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梗死
  • 2篇病患
  • 1篇代偿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异常
  • 1篇凋亡
  • 1篇丁胺
  • 1篇多巴
  • 1篇多巴酚丁胺
  • 1篇心病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心内科
  • 1篇心室

机构

  • 7篇抚州市第一人...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7篇李金程
  • 3篇孙志刚
  • 2篇石泉
  • 1篇何伟平
  • 1篇王高明
  • 1篇黄艳
  • 1篇李国彪
  • 1篇黄欢
  • 1篇陈建慧
  • 1篇曾辉平

传媒

  • 4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荞麦花叶总黄酮对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Wnt/β-catenin/PPARγ通路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探讨荞麦花叶总黄酮对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Wnt/β-连锁蛋白(β-catenin)/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通路的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荞麦花叶总黄酮低剂量(20 mg·kg^(-1))组、荞麦花叶总黄酮中剂量(40 mg·kg^(-1))组、荞麦花叶总黄酮高剂量(80 mg·kg^(-1))组、盐酸普萘洛尔(2 mg·kg^(-1))组,每组12只大鼠,通过舌下静脉注射1 mL·kg^(-1)的0.002%乌头碱,将除对照组外的其余各组大鼠制备为心律失常模型,以药物分组干预处理后,检测各组大鼠心律失常情况、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心肌组织凋亡及Wnt/β-catenin/PPARγ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相比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心律失常评分、室性早搏次数、室颤持续时间、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组织MDA水平、血清IL-6及PGE2水平、心肌组织Bax、Wnt1及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心肌组织GSH-Px及CAT水平、心肌组织Bcl-2、PPARγ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相比模型组,药物干预组大鼠心律失常评分、室性早搏次数、室颤持续时间、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组织MDA水平、血清IL-6及PGE2水平、心肌组织Bax、Wnt1及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心肌组织GSH-Px及CAT水平、心肌组织Bcl-2、PPARγ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且荞麦花叶总黄酮各组呈剂量依赖性;荞麦花叶总黄酮高剂量组与盐酸普萘洛尔组相比,大鼠各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荞麦花叶总黄酮可抑制Wnt/β-catenin通路激活,上调PPARγ表达,减轻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组织氧化应激及炎症损伤,减弱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大鼠心律失常症状。
何伟平李金程王高明
关键词:荞麦花叶总黄酮心律失常凋亡
阿卡波糖在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早期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心内科疾病的血糖如何检测,以及阿卡波糖在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早期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近1年来本院心内科收住院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住院期间行OGTT试验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急性期过后检测),对所有糖代谢异常患者行阿卡波糖干预,3月后复查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前后比较有无差异性。结果 OGTT共发现61例糖代谢异常患者,高血压组糖代谢异常为20例(50%),稳定性心绞痛为19例(63.3%),急性心肌梗死为22例(73.3%),而FBG检测只发现25例,各组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患者,服用阿卡波糖后的FBG和HbA1c均有降低(P<0.05)。结论对住院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单纯行FBG监测会造成大量糖代谢异常患者漏诊,而常规OGTT试验有助于早期筛查和及时干预,阿卡波糖不仅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对控制HbA1c和FBG也有积极作用。
石泉孙志刚黄欢黄艳李金程李国彪
关键词:心内科糖代谢异常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阿卡波糖
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美托洛尔在联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方面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80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联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收缩压(115.13±13.12)mm Hg、舒张压(74.87±12.65)mm Hg、心率(69.65±12.43)次/min,与对照组相比三项观察指标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2例,与对照组的3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时,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的方案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所以在临床上可以优先考虑使用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合来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
李金程
关键词:胺碘酮美托洛尔快速心律失常
左西孟旦、米力农以及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分析对于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左西孟旦、米力农以及多巴酚丁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选取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B、C组,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者接受左西孟坦治疗,B组患者接受米力农治疗,C组患者接受多巴酚丁胺治疗,对3组药物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PAMP、PCWP、SVR及RA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A组患者PAMP、PCWP、SVR改善情况显著优于B、C组(P<0.05);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C组(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情况显著低于B、C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左西孟坦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要高于米力农以及多巴酚丁胺,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李金程
关键词:米力农多巴酚丁胺临床疗效
6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究急性非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是本院从2014年8月~2016年2月接诊的60例急性非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根据患者档案的纳入顺序和患者的意愿,随机的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以常规药物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患者进行持续72 h的盐酸替罗非班药物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小板集聚率和血小板计数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血小板集聚率和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集聚率和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血小板集聚率和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休克、心源性猝死和急性心肌梗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急性非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且患者在治疗后有较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曾辉平陈建慧李金程孙志刚
关键词:盐酸替罗非班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及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SV)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室重构及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用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SV治疗。比较两组血压、心率、心功能、肾功能、心衰程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率及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治疗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V、LVEDV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V治疗行PCI的AMI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延缓心力衰竭进展,抑制心室重构,保护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俞芽法龚资庆李金程石泉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重构肾小球滤过率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辛伐他汀协同对冠心病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磺酸钠与辛伐他汀协同对冠心病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50例、治疗组B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并给予辛伐他汀20 mg口服,每晚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其中治疗组A加用40 mg,治疗组B加用80 mg,疗程14天。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A与治疗组B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组A比较,治疗组B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hs-CRP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B血清hs-CR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具有抗血管炎症反应作用,与丹参酮ⅡA配合使用,对冠心病患者炎症因子抑制反应更加显著。
李金程孙志刚
关键词:冠心病辛伐他汀高敏C反应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