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钊
- 作品数:19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 n型背结太阳电池模型建立及优化
- 在n型衬底上制作了2′2cm2的双面太阳电池片,并对电池的正反面进行I-V、量子效率、掺杂形貌的测试.将结果导入到PC1D中,通过内量子效率的拟合建立了n型背结前接触太阳电池的模型.通过调整模型中串并联电阻、衬底寿命、表...
- 张巍贾锐孙昀邢钊
- 关键词:串联电阻模型试验
- 文献传递
- 针对N型IBC太阳电池中背结模型的建立及优化被引量:4
- 2015年
- 在N型衬底上制作2 cm×2 cm的双面太阳电池片,并对电池的正反面进行I-V、量子效率、掺杂形貌测试。通过将结果导入到PC1D中并拟合内量子效率,建立N型背结太阳电池的模型。通过调整背结太阳电池模型中串并联电阻、衬底寿命、表面复合速率、前表面场等参数,发现串联电阻与前表面场掺杂浓度是N型背结太阳太阳电池设计的关键。将这两个参数进行优化,电池效率的增幅分别为19.7%与33.9%。最终将N型背结太阳电池效率优化到20.6%。
- 张巍贾锐孙昀邢钊
- 关键词:串联电阻
- N型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发射结金属覆盖电极的优化
- 采用TCAD软件研究了IBC电池的P型发射区表面的电极的覆盖率(p-MCR)对于电池性能的影响.增加p-MCR可以提升IBC电池的填充因子(FF),但电池的开路电压(Voc)却相应降低,而对于短路电流(Isc)的影响不大...
- 张巍陈晨贾锐邢钊张代生金智刘新宇
- 关键词:电极结构电学性能
- 文献传递
- 纳米柱径向p-n结太阳电池的制备及电极改善研究
- 纳米柱阵列径向结太阳电池具有高效陷光及载流子径向输运的优势.本文不刻意追求高效前提下,通过实验的相对比较,报道了基于纳米柱阵列的径向p-n结太阳电池.与平面电池相比,纳米柱阵列具有较好的减反陷光特性,反射率平均能够降低到...
- 窦丙飞贾锐李吴峰陈晨邢钊金智刘新宇
- N型背结太阳能电池模型建立与优化
- 高开路电压→HIT太阳能电池 高短路电流→背接触太阳能电池→N型背结电池→模型建立 实验与测试 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的工艺流程 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的测试结果 模型的建立 基本参数设置 已知的参数1、衬底的厚度、电阻率、面积...
- 张巍太阳能电池研究中心贾锐孙昀邢钊
- 基于高效太阳电池的光诱导镀技术
- 2011年
- 介绍了光诱导镀(light-induced plating,LIP)应用于太阳电池的背景、发展历史及其工作原理。论述了光诱导镀技术对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光诱导镀技术对太阳电池前表面电极接触性能的改善效果。同时,还讨论了光诱导镀技术应用于铝背表面场(Al-BSF)和激光烧制接触(laser fired contact,LFC)两种高效太阳电池上所取得的成果。当接触电阻成为串联电阻中的主要成分时,光诱导镀能够降低接触电阻、提高填充因子,从而提高电池的效率。光诱导镀特别适合于改善串联电阻较大的电池,利用光诱导镀也可以重新优化电池的烧结条件,得到更高的电池效率。
- 邢钊贾锐吴大卫孟彦龙武德起陈宝钦刘新宇叶甜春
- 关键词:太阳电池电极接触串联电阻填充因子
- Al_2O_3对晶硅电池的表面钝化研究
- 2014年
- 采用原子层沉积(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工艺制备了Al2O3,并对晶硅电池的表面进行钝化。通过与采用传统热氧化SiO2钝化的p型晶硅电池相比较,采用Al2O3钝化后晶硅太阳电池开路电压可提高5%。在未经制绒处理的情况下,短路电流可提高17.4%。通过对不同钝化技术下晶硅电池少子寿命变化以及发射区方阻变化的分析,采用原子层沉积工艺制备的Al2O3不仅能对晶硅电池表面实现良好钝化,还可避免高温氧化工艺对电池发射区的影响。
- 孟彦龙贾锐孙昀王仕建邢钊丁武昌李昊峰陈晨孙兵李尚卿
- 关键词:太阳电池AL2O3表面钝化
- n型晶体硅太阳电池中简易硼扩散方法的系统研究
- 本文系统研究了扩散时间、N2流量对硼盐酸扩散的影响.不同扩散时间的实验表明,使用这种方法对n型硅片进行扩散,只需要通过调节扩散的时间即可得到不同方块电阻的结;调节N2流量的实验表明,在较大N2流量范围内,通过这种方法得到...
- 张代生贾锐陈晨张巍邢钊
- 关键词:晶体硅硼扩散
- 一种制备晶体硅双发射极背结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晶体硅双发射极背结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方法,包括:在硅片背面整面硼离子注入形成背面发射区;背面沉积碱腐蚀阻挡层;在背面阻挡层上开出BSF窗口,腐蚀去除BSF窗口处的碱腐蚀阻挡层;碱腐蚀去除背面BSF窗口...
- 贾锐邢钊陈晨张巍张代生金智刘新宇
- 文献传递
- 光诱导镀改善太阳能电池填充因子的研究
- 采用常规的工艺在40mm×40mm 的P 型单晶硅衬底上制备了太阳电池.由于我们的烧结炉的不稳定性而导致得到的填充因子参差不齐.这些电池的填充因子大致可以分为两组,他们分别对应于高填充因子和低填充因子.在光诱导...
- 邢钊贾锐陈晨孟彦龙李昊峰金智刘新宇叶甜春
- 关键词:填充因子串联电阻太阳能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