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丽君
-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加强组织协调 提高医院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 2010年
- 覃勇民赖琳黄秋葵谭丽君黄宏坤
- 关键词:医院管理突发事件急救急救医疗服务
- 肠道微生态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239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肠道微生态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年龄在3个月~3岁的婴幼儿腹泻患者共23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抗病毒口服液、肯特令、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肯特令、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复合维生素B片及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治疗。结果:对照组显效率61.54%,观察组77.87%,两组比较P<0.01。结论:肠道微生态保留灌肠是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的有效方法。
- 廖克准谭丽君
- 关键词:肠道微生态保留灌肠小儿腹泻病疗效
-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引起休克的疗效观察
- 2007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引起中、重度休克的效果及其对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窒息缺氧患儿随机分为使用钠洛酮组(治疗组)和不用钠洛酮组(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①治疗组休克纠正时间6.97h,对照组12.79h,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纳洛酮缩短休克时间,避免病情发展为晚期不可逆性,从而降低多脏器功能损害的发生及新生儿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生存质量。
- 潘雅芳谭丽君吴胜伟廖克准韦红梅潘宇贵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纳洛酮休克
- 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 探讨首次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基层医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N)的临床效果.方法 22例新生儿肺部病变经气管内注入PS(150~200 mg·kg-1·次-1)为大剂量治疗组;另外21例注入PS (50~100 mg·kg-1·次-1)作为小剂量治疗组.两组均予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呼吸支持,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吸入氧浓度变化、血气变化、呼吸机支持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吸入氧浓度和血气分析情况较治疗前显著改善;首次大剂量组的用药次数、呼吸机支持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首次小剂量组,两组治疗用药总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通h治疗后两组的PaO2,PaO2/FiO2均显著升高,各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大剂量组的总住院费用要比小剂量组略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首次使用大剂量PS能有效治疗RDSN,且给药次数、呼吸机支持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减少,住院费用略有降低,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黄宏坤廖克准谭丽君韦红梅潘宇贵
-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
-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吴胜伟谭丽君
-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丙种球蛋白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早产儿感染的临床观察
- 2007年
-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预防早产儿感染的效果。方法将7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丙球蛋白静脉注射,400 mg/(kg.次),每周1次,连用2-4次,比较两组血清IgG水平和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血清IgG水平显著增高(P<0.01)。治疗组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VIG预防早产儿感染具有较好效果。
- 潘雅芳谭丽君吴胜伟瘳克准韦红梅潘宇贵
-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早产儿
- 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手足口病并发肺出血2例报告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HFMD)并发肺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例重症HFMD并发肺出血患儿应用机械通气治疗,主要采用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SIMV)和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同时给予丙种球蛋白、甲基泼尼松龙和降颅压、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结果行SIMV联合PEEP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逐渐改善,病情稳定后逐步调整呼吸机参数并成功撤机。结论对HFMD并发肺出血的患儿及时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早期干预,预后好。
- 吴胜伟谭丽君廖克准潘雅芳韦柳春
- 关键词:手足口病出血
- 康复新液联合痰热清治疗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3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康复新联合痰热清治疗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退热、补液等对症治疗,治疗组予康复新液含服、雾化口腔或外擦手、足部皮疹,3次/d,同时给予痰热清注射液0.3~0.5ml.kg-1.d-1加入5%葡萄糖液100~250ml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外用阿昔洛韦乳膏涂擦皮疹,同时静脉点滴利巴韦林10~15mg.kg-1.d-1,2次/d。两组治疗5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发热、皮疹消退等情况明显不同,治疗组效果较好,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康复新液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普通型病例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廖克准谭丽君
- 关键词:康复新液痰热清普通型手足口病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