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胜伟
- 作品数:13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氧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临床观察
- 2010年
- 目的观察局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00例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局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照组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静脉应用地塞米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喉鸣、声嘶、犬吠样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明显缩短(P<0.05或P<0.01)。结论局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效果显著,使用方便、安全。
- 吴胜伟
- 关键词:喉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 热毒宁治疗疱疹性咽峡炎60例效果观察
- 2013年
-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1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及对照组5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给予病毒唑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3天,0.5~0.8 ml/kg,每天1次.对两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效果显著、安全.
- 吴胜伟韦春峥韦壮
- 关键词:疱疹性咽峡炎
- 氨溴索氧驱动雾化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对比观察
- 2009年
- 目的:观察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10例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对照组入院后给予传统药物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雾化。治疗组用氨溴索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氧驱动雾化吸入,均为2次/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咳嗽消失、气促痰鸣音消失、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安全、有效、方便,值得推广。
- 吴胜伟韦柳春
- 关键词:氨溴索氧驱动雾化吸入婴幼儿支气管肺炎
- 双黄连冻干粉针引起荨麻疹1例
- 2010年
- 吴胜伟
- 关键词:双黄连冻干粉针荨麻疹疱疹性咽峡炎葡萄糖注射液抗病毒感染病例资料
-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引起休克的疗效观察
- 2007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引起中、重度休克的效果及其对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窒息缺氧患儿随机分为使用钠洛酮组(治疗组)和不用钠洛酮组(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①治疗组休克纠正时间6.97h,对照组12.79h,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纳洛酮缩短休克时间,避免病情发展为晚期不可逆性,从而降低多脏器功能损害的发生及新生儿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生存质量。
- 潘雅芳谭丽君吴胜伟廖克准韦红梅潘宇贵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纳洛酮休克
- 先天性梅毒19例临床观察
- 2010年
- 吴胜伟
- 关键词:新生儿期先天性梅毒
-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4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吴胜伟
- 关键词: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
-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吴胜伟谭丽君
-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丙种球蛋白
- 氧驱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毛细支气管炎6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氧驱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将11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抗病毒、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再用沙丁胺醇溶液加入生理盐水氧驱动雾化吸入,每日2次。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76.00%,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治疗组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方便,值得推广。
- 吴胜伟韦柳春
- 关键词:沙丁胺醇细支气管炎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早产儿感染的临床观察
- 2007年
-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预防早产儿感染的效果。方法将7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丙球蛋白静脉注射,400 mg/(kg.次),每周1次,连用2-4次,比较两组血清IgG水平和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血清IgG水平显著增高(P<0.01)。治疗组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VIG预防早产儿感染具有较好效果。
- 潘雅芳谭丽君吴胜伟瘳克准韦红梅潘宇贵
-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早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