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军廷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动脉造影及栓塞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 2014年
- 目的探讨动脉造影及栓塞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经动脉插管造影,寻找出血的部位及原因,对于适合介入性栓塞治疗的患者,采用微弹簧圈或明胶海绵颗粒作为栓塞剂,超选择栓塞出血动脉,不适合或不能栓塞止血的患者进一步外科治疗。结果 180例患者造影发现异常征象者121例,阳性率为67.22%。直接出血征象88例,表现为对比剂外溢并局部存留弥散。间接征象者33例,表现为局部动脉瘤8例,血管畸形6例,肿瘤染色19例。介入栓塞治疗92例,其中栓塞后2个月内再次出血者9例(近期复发率9.78%)。结论经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消化道出血,其疗效确切且安全,对于多数病例,不仅能控制出血,还可能明确出血的原因。
- 檀增宪许军廷胡永立张继光马国霞
- 关键词:胃肠道出血动脉造影术
- 血清胆碱酯酶测定在肝细胞癌多次TACE治疗中的意义
- 2013年
-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患者多次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血清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变化及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选择320例多次接受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术前记录血清CHE水平,根据其水平高低分为3组,观察患者接受TACE治疗的次数及3年生存率。结果与高水平血清CHE患者相比,低水平血清CHE肝癌患者接受TACE治疗的次数减少,3年生存率下降。结论血清CHE水平可作为一项预测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为选择TACE介入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 檀增宪胡永立许军廷马国霞张继光杨新顺
- 关键词:肝肿瘤胆碱酯酶类
- 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及疗效评估被引量:5
- 2013年
-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经皮肝动脉灌注栓塞术(TACE)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肝癌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shunting,AVS)是肝癌的常见并发症,包括肝动脉-门静脉瘘(HAHPS)和肝动脉-静脉瘘(HAHVS)。AVS的存在严重影响TACE的疗效,且容易出现栓塞相关的并发症。介入术中对肝癌并发AVS的观察发现以及采取适当的措施,封堵瘘口尤其重要,可保障超液化碘油乳剂的沉积,同时可改善门脉高压,减少肿瘤在肝内及全身的播散。
- 许军廷檀增宪胡永立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动静脉瘘栓塞介入性
- 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分析——评《名医解惑肝癌》被引量:4
- 2020年
- 肝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肝癌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间叶组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称为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且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发生于间叶组织的称为肉瘤,与起源于上皮组织的相比较为少见。继发性或称转移性肝癌指全身多器官起源的恶性肿瘤侵犯至肝脏,一般多见于胃、胆道、胰腺、结直肠、卵巢、子宫、肺及乳腺等器官恶性肿瘤的肝转移。
- 许军廷
- 关键词:间叶组织转移性肝癌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上皮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