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继光

作品数:19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血管
  • 6篇栓塞
  • 6篇介入
  • 6篇出血
  • 4篇血管病
  • 4篇血管病变
  • 4篇栓塞治疗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糖尿病下肢
  • 4篇糖尿病下肢血...
  • 4篇细胞
  • 4篇下肢血管
  • 4篇下肢血管病
  • 4篇下肢血管病变
  • 4篇病变
  • 3篇肿瘤
  • 3篇细胞癌
  • 3篇介入栓塞
  • 3篇介入栓塞治疗

机构

  • 19篇邯郸市中心医...

作者

  • 19篇张继光
  • 8篇檀增宪
  • 7篇胡永立
  • 7篇赵杰
  • 5篇王玉河
  • 4篇马国霞
  • 3篇刘秀芳
  • 3篇杨建党
  • 2篇申玉民
  • 2篇许军廷
  • 2篇刘峥
  • 1篇宋文奇
  • 1篇刘延峰
  • 1篇苏丽
  • 1篇刘爱民
  • 1篇张灿
  • 1篇胡永利
  • 1篇申向辉
  • 1篇侯晓英
  • 1篇王海东

传媒

  • 3篇中国科技期刊...
  • 2篇河北医药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肝脏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联勤军事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5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出血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介入栓塞治疗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价栓塞治疗出血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近期疗效。[方法]5例患者共6侧肾脏均经CT证实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出血,采用超选择插管技术,使用碘油与平阳霉素混合乳剂对肿瘤进行栓塞,3侧病肾加注少量明胶海绵颗粒。所有病例随访6~12月。[结果]栓塞前肾动脉造影均可见异常增生的血管团,部分呈瘤样扩张,4例栓塞后肾功能无异常变化。随访6~12月,CT检查肾区有高密度碘油沉积,肿瘤略有缩小。1例双肾病变者于栓塞半年后出现肾功能不全,并一侧再次破裂出血。[结论]出血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栓塞治疗的近期疗效确切,安全,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檀增宪胡永立王玉河杨建党张继光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出血栓塞
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2007年
目的观察自制高温高压灭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明胶海绵剪成颗粒后经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用于65例产后大出血的栓塞,分别栓塞双侧子宫动脉,部分患者同时栓塞髂内动脉其他分支。结果59例栓塞后未再出血(有效率90.8%),6例于栓塞后48h内再次出血(复发率9.2%),其中2例为栓塞血管再通(3.1%)。1例出现子宫部分坏死。结论自制高温高压灭菌明胶海绵颗粒用于产后大出血的栓塞,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栓塞效果好,值得推广。
王玉河胡永立檀增宪赵杰杨建党刘秀芳张继光
关键词:明胶海绵栓塞产后大出血
介入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分析
2022年
本试验将深入了解探讨介入方案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效果,分析该治疗方案的干扰因素及不良事件发生原因,以期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改善该部分患者预后。方法:本试验筛选2021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做为本试验的研究对象,共筛选出42例参研患者。首选根据Fontaine分期标准对入选患者进行患肢病变分期,Fontaine分期为II-IV期的患肢进行下肢动脉数字减影(digital subtraction of lower extremity arteries,DAS)检查。所有患者均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及抗栓药物等常规治疗,并根据下肢动脉数字减影检查结果确定每一条患肢的介入方案,治疗完成后统计手术成功率,以踝肱指数(ABI)做为测评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Fontaine分期结果显示共有48条患肢处于 Fontaine分期II-IV期,该病变阶段患者均需进行动脉球囊扩张治疗。通过计算发现,介入治疗成功率为87.50%(42/48);介入治疗术后1周踝肱指数(ABI)较治疗前ABI显著升高[(0.87±0.14)比(0.2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踝肱指数(ABI)较介入治疗术后1周A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2±0.16)比(0.87±0.14),P>0.05]。介入治疗后,随访3个月期间,有2条患肢出现假性动脉瘤,经对症治疗后缓解,未出现动脉再狭窄症状。结论:采用介入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和较高的成功率,该方案创伤小且不良事件较少,该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张继光杨贤达靳开星王军委武一平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
CIK细胞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要跟东刘爱民霍红旗赵运果苏丽张灿王海东胡永利张继光李鹏
课题研究如何于体外有效地培养肿瘤患者的CIK细胞,通过多代的传代培养使其数量达到足够的数量级,能够有效地应用于肿瘤的治疗,从而达到提高肿瘤患者的身体素质、改善生存质量、预防肿瘤扩散及复发等一系列目的。肿瘤的传统治疗手段,...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治疗生物治疗免疫系统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介入栓塞治疗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超选择栓塞肾动脉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方法和疗效。方法5例患者共栓塞了7个肾脏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肿瘤直径5~20cm(平均7.2cm),所有瘤体均使用Cordis微导管系统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栓塞剂使用碘化油10ml和平阳霉素8mg按1:1混合,碘化油每次用量4~20ml。随访1~12个月,平均7个月,通过观察患者症状及CT表现、肿瘤大小的变化评价栓塞效果。结果5例患者症状在1~3个月内完全消失,随访最短的1例术后1个月CT显示肿瘤大小及成分无变化,4例随访6~12个月肿瘤体积缩小30%~60%(平均50%)。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再次出血或与RAML及栓塞有关的其他严重症状和肾功能衰竭。结论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超选择栓塞治疗RAML安全、有效,其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胡永立檀增宪王玉河申玉民张林平赵杰张继光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平阳霉素碘化油栓塞治疗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经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2年
本研究通过筛选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并给予相应治疗措施,探讨介入治疗后原来狭窄的血管再次发生狭窄的发生情况,并探索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狭窄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探讨改善其介入治疗预后的防治措施。方法:本试验将筛选60例于2021年1月至6月在某地区三甲医院进行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做为本试验的研究对象,在60例入选患者中共有68条患肢病变程度已处于Fontaine II-IV期,由本课题组成员通过相应仪器对处于Fontaine II-IV期的患肢行DSA定量检查,根据DSA检查检查结果确定介入治疗方案。6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口服抗凝药物预防血栓等),每一位患者根据DSA结果制定的介入治疗方案行介入手术治疗。治疗后及随访期间测量踝肱指数(ABI)评价每一位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结果:介入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所致的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成功率为86.76%(59/68);随访结果显示,1、3、6个月入选患者ABI较治疗前明显升高[(0.95±0.17)、(0.86±0.15)、(0.87±0.14)比(0.35±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2型糖尿病所致下肢血管狭窄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低的再狭窄率(仅20%左右),通过分析发现HbA1c指标下降和血脂指标LDL、TG提高与介入治疗后发生再狭窄具有相关性,上述3项指标可作为预防介入治疗后血管再狭窄的干预目标。
张继光杨贤达靳开星王军委武一平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介入手术踝肱指数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处理被引量:3
2009年
胡永立檀增宪王玉河赵杰马国霞张继光
关键词:血管外科手术手术中并发症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清NLRP3及sVCAM-1水平对再狭窄的意义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清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及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对再狭窄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血管介入科104例成功行血管介入治疗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介入后再狭窄发生情况分为再狭窄组(n=20)和无再狭窄组(n=84),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介入后24 h血清NLRP3、sVCAM-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再狭窄发生的影响因素;创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LRP3、sVCAM-1检测对再狭窄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无再狭窄组相比,再狭窄组患者2型糖尿病病程、下肢动脉病变长度更长,Fontaine分期Ⅳ期占比、下肢动脉完全闭塞占比及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LRP3、sVCAM-1水平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肢动脉完全闭塞、下肢动脉病变长度、HbA1c、NLRP3及sVCAM-1是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介入后再狭窄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NLRP3、sVCAM-1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介入后再狭窄发生的预测价值较高,敏感度为95.00%,特异度为71.43%,ROC曲线下面积为0.929。结论血清NLRP3、sVCAM-1水平高表达均是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检测能提高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预测的准确性。
张继光杨贤达靳开星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DSA结果分析
2009年
目的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方法81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全脑DSA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DSA检查发现动脉瘤56例(69.2%),动静脉畸形14例(17.3%),烟雾病2例(2.5%),矢状窦血栓1例(1.2%),正常者8例(9.9%)。结论自发性SAH病因多样,DSA检查多数能够发现血管异常。
檀增宪王玉河胡永立赵杰申玉民杨建党张继光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
2017年
通过多普勒超声的观察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进行研究,然后找到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我们在我院选择30例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患者的40条血管作为试验组,再选择30例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健康患者的40条血管作为对照组,然后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X线逆行造影的结果对两组进行诊断,看是否存在血液反流的情况。结果:经过我们的观察得知对照组只有患者的3条血管出现了反向血流的情况,而试验组中每一条血管的下肢静脉瓣在经过挤压后都出现了明显的反向血流的情况,其中不同患者的反向血流的严重程度不同,原发性下肢静脉瓣病变严重的患者出现血液反流的情况更为严重。结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在出现病变之后会出现功能不全的情况,会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出现相应程度的反向血流。
刘延峰侯晓英张树荣何立华李瑞杰申向辉张继光檀增宪宋文奇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