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珂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内镜
  • 2篇侧向发育型肿...
  • 2篇大肠
  • 1篇原发性
  • 1篇粘合
  • 1篇直肠
  • 1篇治疗食管
  • 1篇食管
  • 1篇食管胃
  • 1篇食管胃底
  • 1篇食管胃底静脉
  • 1篇食管胃底静脉...
  • 1篇嗜酸
  • 1篇嗜酸细胞
  • 1篇嗜酸细胞性
  • 1篇嗜酸细胞性胃...
  • 1篇坦度螺酮
  • 1篇套扎

机构

  • 6篇自贡市第四人...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自贡市第五人...

作者

  • 6篇袁珂
  • 2篇吴俊超
  • 2篇沈鹏臻
  • 1篇毛淑兰
  • 1篇黄纯秀
  • 1篇陈爽
  • 1篇张艳
  • 1篇周文雄
  • 1篇毕小刚
  • 1篇黄丽敏
  • 1篇张小娟

传媒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内镜反转黏膜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大型侧向发育型肿瘤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内镜反转黏膜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大型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38例内镜反转黏膜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大型侧向发育型肿瘤病变残留、治疗效果。结果 38例患者,男18例,女20例,年龄8~80岁;病变下缘距肛门齿状线1~4.0 cm24例,侵及齿状线14例。病变大小(按病变最大径分类):1.5~3.0 cm 12例,3.1~4.0 cm 8例,4.1~5.0 cm4例,5.1~7.0 cm 10例,10 cm 4例。病变直径在5.0 cm以下的24例患者,经首次手术治疗肿瘤完整切除,术后2例灶性癌变,追加外科手术;其余22例2个月复查,病变无残留,6个月复查,2例复发,经再次手术病变完整切除。随访1年,全部未见复发,治愈率为100%,无残留。病变直径5.1~7.0cm的10例患者,经首次手术治疗肿瘤分次切除,2个月复查,6例病变完整切除无残留,6个月复查,其中2例复发,经再次内镜下手术切完病变,随访1年,无复发;另4例有残留,经再次内镜下手术切完病变,6个月复查无复发,随访1年,4例均未见复发。病变直径10 cm的4例患者,经多次手术后复查均有病变残留,无法完全切除,患者拒绝外科手术。5.1 cm以上病变治愈率71.43%,残留率高达57.14%。本组术后出血16例,感染1例,直肠狭窄1例,肛门坠胀3例,无穿孔发生。结论内镜反转黏膜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大型侧向发育型肿瘤有效,对5.0 cm以下病变能一次完整切除,5.1 cm以上病变残留率高,需再次内镜下手术,10 cm以上病变切除不完全。应慎重选择病例,术后密切随访。
袁珂吴俊超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内镜形态及内镜下治疗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内镜下的形态特征、病理学类型及内镜治疗价值。方法对近3年肠镜检查发现64例L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ST病变60例(共64个病灶),占大肠息肉的2.78%,病变大小以10 mm^29 mm为主,直径大于50 mm者并不少见;病变主要分布在直肠;内镜下分型以结节混合型及扁平隆起型为主,假凹陷型少见。58例共62个病变接受内镜下治疗,30例行注射法黏膜切除术(EMR),16例行注射法黏膜分片切除术(EPMR),8例行透明帽辅助EPMR,4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辅助EPMR。8例接受2~3次内镜下治疗,均为直肠50 mm以上LST病变。所有内镜下治疗均获得成功,随访1年未见残留及复发。术后迟发出血6例,无穿孔并发症发生。病理学类型:62个内镜下切除的LST病变中,58个腺瘤,伴中~重度不典型增生14个,2个腺上皮癌变,2个炎症伴息肉样增生。结论大肠LST病变在我国有一定的检出率,与结肠癌关系密切,其内镜形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绝大多数的LST病变,内镜下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袁珂吴俊超
关键词: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病理学类型内镜下治疗
以反复腹水为表现的嗜酸细胞性胃肠炎2例被引量:3
2014年
以腹水为表现的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少见,表现特殊.本文2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以反复腹水为主要临床表现,血及腹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骨髓涂片嗜酸比例明显增多,胃黏膜活检阳性率不高,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临床对原因不明的腹水,应警惕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可能.
袁珂
关键词:嗜酸细胞性胃肠炎腹水
坦度螺酮联合莫沙比利治疗伴焦虑状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坦度螺酮联合莫沙比利治疗伴焦虑状态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6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莫沙必利5 mg,3次/d,疗程4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坦度螺酮10 mg,3次/d,疗程8周。结果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治疗组2周、4周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2周总有效率74.13%,4周总有效率86.21%,对照组2周总有效率27.39%,4周总有效率31.0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8周总有效率96.55%,高于4周总有效率的8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度螺酮联合莫沙比利治疗伴焦虑状态的FD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
袁珂黄丽敏陈爽张小娟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焦虑坦度螺酮莫沙比利安全性
大肠原发性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分析
2013年
目的提高对大肠原发性NK/T细胞淋巴瘤的认识,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大肠原发性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行20次肠镜,仅1例首次肠镜+活检确诊,3例3-4次肠镜+活栓确诊,2例术后确诊,1例术后仍未确诊。首次诊断符合率仅14.29%。结论大肠原发性NK/T淋巴瘤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高,临床医生应警惕该病的存在。
袁珂沈鹏臻
关键词:T细胞淋巴瘤大肠
经内镜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术联合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分析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消化科2013-10—2015-10间36例确诊为肝硬化急性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胃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后联合EVL治疗及随访情况,对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异位栓塞、食管狭窄及胃穿孔等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4.4%和30.6%;组织胶注射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27.8%和36.1%。结论 EVL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操作简单、患者创伤小、有效安全。
毕小刚周文雄沈鹏臻张艳袁珂毛淑兰黄纯秀
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组织粘合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