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桂芳

作品数:111 被引量:414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107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4篇内镜
  • 38篇黏膜
  • 35篇肿瘤
  • 31篇黏膜下
  • 31篇膜下
  • 30篇内镜黏膜
  • 30篇内镜黏膜下
  • 28篇内镜黏膜下剥...
  • 28篇剥离术
  • 27篇黏膜下剥离术
  • 27篇内镜黏膜下剥...
  • 20篇胃癌
  • 19篇胰腺
  • 18篇超声
  • 17篇细胞
  • 14篇切除
  • 12篇早期胃癌
  • 12篇切除术
  • 11篇预后
  • 10篇肠道

机构

  • 104篇南京大学医学...
  • 14篇解放军第10...
  • 10篇南京医科大学
  • 8篇南京大学
  • 8篇南京市高淳人...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哈佛医学院
  • 2篇泰州市第二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11篇徐桂芳
  • 33篇吕瑛
  • 30篇邹晓平
  • 29篇王雷
  • 22篇邹晓平
  • 20篇张伟杰
  • 15篇李雯
  • 13篇周志华
  • 12篇张晓琦
  • 11篇孙琦
  • 10篇凌亭生
  • 10篇彭春艳
  • 10篇张松
  • 6篇陈湘玉
  • 6篇滕玉芳
  • 5篇蔡薇
  • 5篇杨华
  • 5篇沈珊珊
  • 5篇王雷
  • 5篇王亚楠

传媒

  • 32篇中华消化内镜...
  • 7篇胃肠病学
  • 7篇实用老年医学
  • 7篇中华胰腺病杂...
  • 6篇现代消化及介...
  • 4篇山东医药
  • 4篇中华消化杂志
  • 4篇国际消化病杂...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消化肿瘤杂志...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现代医学

年份

  • 9篇2024
  • 11篇2023
  • 13篇2022
  • 9篇2021
  • 10篇2020
  • 8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11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靶向肠上皮细胞的焦亡抑制剂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肠上皮细胞的焦亡抑制剂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所述焦亡抑制剂药物递送系统为包封有4‑辛基衣康酸的丁酸修饰的脂质体。脂质体包括卵磷脂和胆固醇。本发明将焦亡抑制剂4‑辛基衣康酸递...
徐桂芳 朱运 李文媖
胃血管球瘤的诊断及治疗(附7例报告)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胃血管球瘤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资料、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胃血管球瘤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或腹部不适,4例肿瘤位于胃窦部。7例患者术前均接受胃镜及超声内窥镜检查,3例患者术前接受腹部CT检查。7例患者术前均没有明确诊断为胃血管球瘤,3例考虑为胃间质瘤,1例考虑为胃异位胰腺,1例考虑为胃脂肪瘤,2例诊断为胃黏膜下肿瘤。7例患者均接受肿瘤手术切除术,包括内窥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内窥镜下全层切除术(EFR)、内窥镜经黏膜下隧道切除术(STER)、腹腔镜胃肿瘤切除术等。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胃血管球瘤。患者术后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1例女性患者失访,6例患者随访过程中未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胃血管球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胃窦部多见;胃血管球瘤的确诊需要依靠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是治疗胃血管球瘤的最有效方法,ESD、EFR、STER等内窥镜下切除胃血管球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赵晶晶徐桂芳邹晓平
关键词:血管球瘤胃血管球瘤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及超声内镜特点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s)的临床、病理及内镜特点。方法总结2002年1月至2011年01月24例PNETs患者的资料。15例患者术前进行超声...
徐桂芳吕瑛张晓琦李运红于成功邹晓平
文献传递
益生菌对感染幽门螺杆菌的C57BL/6小鼠胃黏膜IL-8、IFN-γ以及IL-4、IL-10的调节效应被引量:40
2012年
背景:益生菌对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可起有益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的:观察益生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肠球菌)对感染H.pylori的C57BL/6小鼠胃黏膜IL-8、IFN-γ以及IL-4、IL-10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益生菌治疗H.pylori感染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H.pylori感染性胃炎动物模型,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标准三联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益生菌联合标准三联治疗)。治疗4周后处死小鼠,以快速尿素酶试验、Giemsa染色和细菌培养检测H.pylori感染,行HE染色评估胃黏膜组织学变化,ELISA法检测胃黏膜IL-8、IFN-γ以及IL-4、IL-10含量。结果:联合治疗组的H.pylori根除率显著高于标准三联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小鼠胃黏膜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慢性炎症评分、IL-8、IFN-γ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和标准三联治疗组(P<0.05),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其余三组相比,联合治疗组IL-4和IL-10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以PPI为基础的标准三联疗法可显著提高H.pylori根除率,降低致炎因子IL-8、IFN-γ水平,减轻胃黏膜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并促进抗炎因子IL-4、IL-10的生成进而诱导Th2细胞免疫应答。
赵东徐桂芳邹晓平
关键词:有益菌种细胞因子类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长径5~10cm中危原发性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长径5~10 cm的中危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评估患者术后使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是否有明显益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7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2例长径在5~10 cm的中危胃间质瘤患者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组28例,开腹手术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病理特征、围手术期结果、住院总费用。对比术后使用和不使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生存率。结果开腹组和腹腔镜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1%(9/28),开腹组为52.3%(23/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4)。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12.5±3.2)d比(15.0±3.5)d,P=0.004];术后中位住院天数明显缩短(7.5 d比9.0 d,P=0.006);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03)。中位随访时间58个月(13~129个月),期间未出现与肿瘤相关的死亡病例。开腹组有2例死亡,分别因乳腺癌和心脏病;腹腔镜组有1例死亡,死亡原因与胃间质瘤无关。72例患者中,40例术后接受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开腹组22例(50.0%),腹腔镜组18例(64.3%),两组接受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患者例数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14,P=0.234)。术后使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组总体生存率与未使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治疗长径在5~10 cm的中危胃间质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实现R0切除的长径在5~10 cm的中危胃间质瘤患者术后使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未增加生存率,且未使用伊马替尼者未出现与肿瘤相关的死亡、复发及转移。
任喜梅杨金萍倪牧含朱婷婷王振宇项英袁颖王萌徐桂芳
关键词:腹腔镜剖腹术伊马替尼
经胃镜保留浆膜层切除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起源肿瘤技术初探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经内镜浆膜下肿瘤剥离术(ESSD)治疗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起源的黏膜下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接受ESSD的6例固有肌层起源的黏膜下肿瘤患者资料,分析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病理、并发症等。结果纳入的6例患者均完整切除肿瘤,其中1例患者发生浆膜面穿孔。肿瘤平均大小(27.5±10.0)mm,手术平均耗时(49±18)min。术后病理均提示为低危险度间质瘤。6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ESSD作为一种新兴的内镜下治疗方法,对固有肌层起源肿瘤安全可靠。
王轶庞桃红张松徐桂芳刘飞郢晓平王雷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全层切除术
支气管胆管瘘一例被引量:3
2010年
患者女,6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5年”于2008年5月5日入院。患者5年前出现咳嗽,咳痰,咳嗽为阵发性,夜间较剧,初始咳少量白黏痰,后痰量增多,黄绿色为主,痰液较苦,无恶臭味,偶痰中带血,无畏寒和发热,多次至外院就诊,胸部CT示“右中叶肺不张,右中肺中央型鳞癌可能;右下肺阻塞性肺炎;肝内胆管积气;右膈肌抬高。
徐桂芳李运红邹晓平
关键词:胆管瘘反复咳嗽右中叶肺不张肝内胆管积气痰中带血胸部CT
消化内镜清洗消毒闭环管理系统构建与应用被引量:13
2021年
结合消化内镜图文系统,根据消化内镜中心工作实际,构建并应用消化内镜清洗消毒闭环管理系统。实施后,清洗消毒错误事件从2017年2973例下降至663例,工作效率从2017年30条/天提升至40条/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内镜清洗消毒闭环管理系统提高了清洗消毒质量,提高了人力资源使用效率,提升了消化内镜中心质量管理水平。
许真真陈湘玉徐桂芳蔡薇刘风李雯
关键词:消化内镜清洗消毒闭环管理
肠道微生态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024年
炎症性肠病(IBD)作为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其发病受免疫、基因和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影响,肠道微生态也在IBD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肠道微生态的破坏、有益肠道菌群的减少以及有害微生物的增多,包括真菌、病毒、寄生虫等的丰度改变,会导致肠道屏障的破坏,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失调,以及免疫系统紊乱在内的多种生态失衡,进而导致IBD等多种疾病的发生。而以有益肠道微生物,尤其是益生菌、益生酶、益生元以及粪菌移植为代表的基于肠道微生态的治疗方法,已成为IBD有前景的治疗策略。
江平陈子涵徐桂芳张明明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肠道微生态发病机制益生菌
老年非甾体类抗炎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内镜诊治进展被引量:6
2015年
非甾体消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的药物之一。法国数据显示每年有2500万-3000万患者服用NSAIDs,且初级保健医生开的处方中8%含有NSAIDs[1]。一般短期使用常用于缓解各种疼痛、退热及手术期的镇痛;长期则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而且常采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郭明徐桂芳邹晓平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非甾体消炎药内镜诊治初级保健医生溃疡出血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