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断层摄影
  • 1篇断层摄影术
  • 1篇对心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血压
  • 1篇早搏
  • 1篇造影
  • 1篇诊断价值研究
  • 1篇室性
  • 1篇室性早搏
  • 1篇痉挛
  • 1篇计算机断层
  • 1篇计算机断层摄...
  • 1篇计算机断层摄...

机构

  • 3篇武汉亚洲心脏...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刘会霖
  • 2篇苏晞
  • 2篇鲁锦国
  • 1篇杨遇春
  • 1篇刘华云
  • 1篇严亚林
  • 1篇杨红丽
  • 1篇陈鑫
  • 1篇彭丁
  • 1篇陈维维
  • 1篇许蓓
  • 1篇王炜
  • 1篇陈燕

传媒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对疑似肺栓塞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心内科疑似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及血栓分布特点,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CA)扫描在诊断冠心病的同时能否同时排除肺栓塞。方法:2013-01至2014-10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时疑诊肺栓塞患者,回顾性分析行64层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肺动脉造影(CTP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TPA上血栓分布特点。将诊断肺栓塞者设为肺栓塞组(n=261),无肺栓塞者为非肺栓塞组(n=142)。结果:403例患者中,肺栓塞患者261例(64.8%)。所有疑似肺栓塞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胸痛及晕厥。肺栓塞组中,女性、心悸患者的比例高于非肺栓塞组,而胸痛的比例少于非肺栓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栓塞组晕厥、胸闷患者比例高于非肺栓塞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5例(93.9%)肺栓塞患者于CTCA扫描区域均能发现血栓征象,余肺栓塞患者16例(6.1%)为小面积肺栓塞,其血栓仅位于两上肺动脉。结论 :由于就诊心内科的肺栓塞患者临床表现与心血管疾病的相似性,对心内科呼吸困难、心悸、胸痛、晕厥的患者,需同时诊断有无冠心病及肺栓塞。CTCA扫描在诊断冠心病能同时基本明确诊断肺栓塞。
杨遇春鲁锦国尚健慧陈鑫陈燕刘会霖苏晞
关键词:肺栓塞冠状动脉
焦虑致冠状动脉反复痉挛一例
2013年
l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7岁。主诉为“间断胸闷、胸痛10个月”。患者10个月前因故高度焦虑,反复于清晨睡眠中出现胸痛,呈紧缩感,伴出汗。外院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近段狭窄80%~90%,置人1枚支架,术后患者坚持药物。术后2个月因听同事谈到冠心病支架不利情况,担心病变进展,反复于清晨睡眠中胸痛。有高血压病史28年;有室性早搏病史多年。
许蓓鲁锦国王炜刘会霖苏晞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焦虑高血压病史痉挛室性早搏
MSCT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心肌梗死(M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0例MI患者,患者入院后24h内接受MSCT检查,以冠脉造影检查(CAG)作为金标准,探讨MSCT在诊断MI中的临床价值。结果90例患者270只冠脉分支(90×3),MSCT共诊断70支LAD狭窄病变、53支LCX狭窄病变、34支RCA狭窄病变,MSCT诊断冠脉分支病变与CAG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LAD(92.11%)、LCX(86.89%)、RCA(89.47%);MSCT诊断冠脉病变的灵敏度:89.71%、特异度:90.53%、漏诊率:10.29%、误诊率:9.47%、阳性预测值:94.58%、阴性预测值:82.69%,MSCT诊断结果与CAG结果的一致性Kappa=0.785;MSCT诊断共检出斑块125枚,其中软斑块44枚(35.20%)、混合斑块29枚(23.20%)、钙化斑块52枚(41.60%)。结论 MSCT对MI患者的冠脉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CAG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高,同时具有无创、价廉的优势。
杨红丽陈维维刘华云严亚林彭丁刘会霖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心肌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