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晞

作品数:318 被引量:1,645H指数:17
供职机构: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武汉市卫生局临床医学科研项目湖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5篇期刊文章
  • 52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286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91篇动脉
  • 72篇消融
  • 62篇心肌
  • 61篇冠状
  • 57篇冠状动脉
  • 48篇心房
  • 47篇导管
  • 46篇梗死
  • 45篇心肌梗死
  • 42篇导管消融
  • 40篇房颤
  • 38篇心动过速
  • 38篇心房颤动
  • 37篇室性
  • 35篇介入
  • 31篇血管
  • 28篇心脏
  • 26篇射频消融
  • 26篇术后
  • 23篇射频

机构

  • 272篇武汉亚洲心脏...
  • 33篇佛山市妇幼保...
  • 10篇华中科技大学
  • 10篇武汉大学
  • 7篇江苏省人民医...
  • 7篇中山大学
  • 6篇复旦大学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新疆医科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上海市胸科医...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广东省人民医...
  • 5篇北京大学第一...
  • 5篇山东大学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成都军区昆明...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12篇苏晞
  • 83篇韩宏伟
  • 74篇张劲林
  • 70篇李振
  • 54篇唐成
  • 48篇蒋萍
  • 47篇宋丹
  • 47篇程光辉
  • 44篇刘成伟
  • 38篇张勇华
  • 36篇彭剑
  • 33篇徐承义
  • 31篇鄢华
  • 25篇陈国洪
  • 25篇吴明祥
  • 25篇邓成钢
  • 22篇张治平
  • 17篇汪敏
  • 16篇李继文
  • 14篇王江友

传媒

  • 43篇中国介入心脏...
  • 37篇中华心律失常...
  • 29篇中国心脏起搏...
  • 16篇中国心血管杂...
  • 12篇内科急危重症...
  • 9篇中华心血管病...
  • 8篇中国心血管病...
  • 8篇中华医学会心...
  • 6篇心脏杂志
  • 5篇岭南心血管病...
  • 5篇中国妇幼保健
  • 5篇临床心血管病...
  • 5篇中国循环杂志
  • 5篇中华老年心脑...
  • 5篇现代医院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临床心电学杂...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THE 22...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年份

  • 6篇2024
  • 3篇2023
  • 12篇2022
  • 13篇2021
  • 15篇2020
  • 6篇2019
  • 22篇2018
  • 23篇2017
  • 26篇2016
  • 22篇2015
  • 30篇2014
  • 28篇2013
  • 25篇2012
  • 20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10篇2008
  • 12篇2007
  • 6篇2006
  • 9篇2005
3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冠状动脉(冠脉)搭桥术(CABG)患者术后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在术前、术中解除主动脉十字夹钳即再灌注即刻、30min、60min、90min、2h、3h、4h、5h、6h、12h、24h采取动脉血检测H-FAB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蛋白I(cTnI)。共连续检测了50例。按临床表现分为心肌损伤组和对照组。结果:①对照组(40例)的H-FABP、CK-MB、cTnI在手术前后均没有明显变化。②在心肌损伤组中(10例),在手术前血清H-FABP值为(3.56±1.2)μg/L,在术后(0.85±0.2)h血清H-FABP开始升高并达到峰值(72.4±18.1)μg/L,比CK-MB和cTnI均明显提前(P<0.0001);血清CK-MB值于(4.9±0.6)h开始升高,于(5.9±0.2)h到达峰值(64.4±17.6)IU/L;cTnI值于6h开始升高,于(13.8±5.7)h达峰值(11.6±4.6)μg/L;再灌注即刻的H-FABP值和H-FABP的峰值呈显著正相关(r=0.88,P<0.0001);H-FABP的峰值分别与CK-MB峰值、cTnI亦呈显著正相关(r=0.91,P<0.0001和r=0.87,P<0.0001)。结论:CABG术后监测H-FABP能早期发现心肌损害,并能预示心肌损害的程度,H-FABP是极具前途的血清心脏标记物之一。
张兰宋丹苏晞陈国洪王琳陈运清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肌损害
巨大儿82例临床分析
2003年
目的 :通过 82例巨大胎儿临床分析 ,寻找准确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 82例出生体重≥40 0 0g的巨大儿作为观察组 ,选择相应时间 (2d内 )分娩的 82例体重为 2 5 0 0~ 3 999g的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孕妇年龄、产次、身高、体重、宫高、腹围、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及B超下胎儿双顶径 (BPD)、股骨长径 (FL)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母亲身高、体重、宫高、腹围、分娩孕周、胎儿BPD、FL均高于对照组 ,且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 ,剖宫产率 68 2 9% ,高于对照组的 2 9 2 7% ;且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发生率 (73 17% )明显高于对照组 (3 0 48% )。结论 :孕妇身高、体重、宫高、腹围及分娩孕周是产前诊断巨大儿的相关因素 ,超声检查对估计巨大儿有参考价值 ,重视以上因素可以提高巨大儿产前预测率 。
刘丹苏晞林卫江
关键词:巨大胎儿产前诊断超声检查分娩方式
佛山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诊治与随访十年回顾
2011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的筛查、诊断、治疗与随访工作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对佛山市新生儿筛查中心确诊的201例CH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早期诊断甲低的最佳途径;暂时性甲低初始治疗剂量及停药时间有待进一步探讨;结论早期甲状腺素的替代治疗,完善的专科随访,能保证95%的甲低患儿智能发育达到正常。
刘卫东刘海平苏晞高平明张章俞红张国华
关键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随访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的左心房中calpain-I的表达和意义
2007年
目的:检测calpain-I在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房中的表达,研究其在A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接受外科换瓣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3例,其中窦性心律(RSR)组15例,阵发性Af(PAf)组8例,慢性Af(CAf)组20例。在外科手术中取左心房组织,应用免疫印迹方法测定calpain-I和肌钙蛋白I(cTnI)的蛋白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calpain-I在 mRNA水平上的表达。结果:①与RSR组比较,CAf组calpain-I蛋白含量增加到(344±101.9)%(P<0.01);cTnI的蛋白含量则降低到(45.0±13.4)%(P<0.01)。②CAf组calpain-I的mRNA表达为2.49±0.86,比PAf组的(1.23±0.31)和RSR组(0.89±0.23)的明显增加(均P<0.01);calpain-I的蛋白含量与cTnI的蛋白含量也呈明显负相关(r=-0.898,P<0.01)。而PAf组calpain-I和cTnI蛋白表达则无明显变化。③CAf组calpain-I的蛋白含量和mRAN水平的表达分别与左心房内径和Af持续时间呈明显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CAf时左心房组织calpain-I的蛋白含量明显升高,促进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参与Af的发病机制。
陈运清王琳苏晞陶凉陈绪发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肌钙蛋白I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室游离壁破裂51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心室游离壁破裂的临床特点,探讨此类疾病的预防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收治确诊为AMI患者5420例,确诊游离壁破裂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AMI患者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其中前壁和广泛前壁AMI 26例。76.5%的患者在心肌梗死1周内出现破裂,平均(4.7±3.4)d。临床表现为突然的意识丧失、呼吸停止以及心包填塞,用力排便、频繁呕吐、情绪激动有可能诱发心脏破裂。常见合并症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或再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分别为64.7%、41.2%、29.4%。高龄(≥70岁)、女性是心脏破裂常见高危因素,超敏C反应蛋白为心脏破裂独立预测因子。早期成功再灌注治疗能有效降低破裂风险。正性肌力药物增加破裂风险,而β-受体阻滞剂和ACEI可降低心脏破裂危险。所有患者均接受非手术治疗,病情好转2例,死亡49例。结论:AMI合并心室游离壁破裂发生率0.94%,病死率96.1%。正确识别高危人群、早期诊断、及时外科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心脏破裂的病死率。
彭剑徐承义王刚王琛刘入源刘成伟苏晞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破裂
佛山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发病趋势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佛山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的发病趋势。方法分析佛山地区2000年~2011年CH的筛查结果。收集佛山地区新生儿生后72h后-7天内足跟血滤纸干血片,采用荧光免疫法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进行CH筛查,筛查阳性病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TSH水平,确诊病例按疾病诊疗常规进行治疗和随访。结果佛山地区2000年6月开始实行新生儿疾病筛查,2000年6月~2011年12年间共筛查新生儿621 244例,确诊CH 341例,总发病率为1/1822。2000年~2003年CH发病率为1/1515,2004年~2007年CH发病率为1/1602,2008年~2011年CH发病率为1/2177。2008年~2011年CH发病率较2004年~2007年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佛山地区CH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可能与育龄妇女围产保健意识增强,以及孕期环境改善等因素有关。
刘卫东张李霞刘海平苏晞高平明
关键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新生儿疾病筛查发病趋势
快速性心律失常终止后长时间窦性停搏的电生理特征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分析快速性心律失常终止后出现长时间窦性停搏的电生理特征。方法观察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终止后出现长时间窦性停搏(〉3S)的25例患者,25例患者根据年龄分为2组,≤60岁14例(中青年组),〉60岁11例(老年组)。对这些患者行导管消融治疗,在消融前后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在消融术后的1、3、6、12和24个月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25例患者中,12例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2例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3例为房性心动过速,3例为Ⅰ型心房扑动(房扑),5例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在快速性心律失常终止时,记录到窦性停搏时间为3.2~9.4(5.6±2.7)s。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矫正SNRT及窦房传导时间(SACT)等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消融前后的心内电生理检查比较发现,中青组患者消融前后,SNRT、矫正的SNRT及SA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消融前后,SN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矫正的SNRT及SA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例患者射频消融术成功后未再发心动过速,也没有出现〉3s的窦性停搏。1例持续性房扑患者在射频消融术后半个月,房扑反复发作并在终止时出现长时间的窦性停搏并伴晕厥,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1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在术后仍有房颤间断发作,房颤终止时仍有窦性停搏现象,但停搏时间〈3s,并且没有晕厥或近似晕厥的症状。结论快速心律失常后出现窦性停搏患者的窦房结功能大多是正常的,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后患者心律失常相关的窦性停搏随之消失了,如果患者存在窦房结病变,则可考虑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游斌权郭航远李振苏晞
关键词:快速性心律失常窦性停搏射频导管消融
糖尿病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新进展被引量:5
2022年
糖尿病(DM)是导致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VD)、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外周动脉疾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风险很高,死亡率也增加。同时,血脂异常会加剧DM患者CVD的风险,控制血脂异常有助于改善其远期预后。目前几种用于降脂的新疗法已获批准或在后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令人欣喜的结果,依折麦布和PCSK9抑制剂已纳入最新指南。
李佳鄢华苏晞
关键词:外周动脉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依折麦布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
起源于三尖瓣环非间隔部位的房性心动过速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报道起源于三尖瓣环非间隔部位的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结果。方法13例房速均被证实起源于三尖瓣环非间隔部位并射频消融成功。影像学消融靶点位于三尖瓣环,局部电图可见A波和V波,且A∶V<2,V波的振幅>0.5 mV。结果9例消融成功部位位于三尖瓣环下侧壁,4例位于三尖瓣环上侧壁,靶点局部A波激动时间领先体表心电图P波起点41±15 ms,AV比值0.5±0.4。三尖瓣环下侧壁起源的房速P波特点:Ⅰ、aVL、aVR导联P波正向,Ⅱ、Ⅲ、aVF导联P波负向,V1~V6导联P波负向。三尖瓣环上侧壁起源的房速P波特点:Ⅰ、aVL导联P波正向,aVR导联P波负向或呈等电位线,Ⅱ、Ⅲ、aVF导联P波低幅正向波或呈等电位线,V1导联负向,胸前导联由右向左P波逐渐移行为正向。结论三尖瓣环非间隔部位是右房房速的一个重要起源点,其体表心电图有明确特征。
张劲林苏晞李振唐成韩宏伟蒋萍程光辉
关键词:电生理学房性心动过速三尖瓣环导管消融射频电流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对疑似肺栓塞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心内科疑似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及血栓分布特点,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CA)扫描在诊断冠心病的同时能否同时排除肺栓塞。方法:2013-01至2014-10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时疑诊肺栓塞患者,回顾性分析行64层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肺动脉造影(CTP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TPA上血栓分布特点。将诊断肺栓塞者设为肺栓塞组(n=261),无肺栓塞者为非肺栓塞组(n=142)。结果:403例患者中,肺栓塞患者261例(64.8%)。所有疑似肺栓塞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胸痛及晕厥。肺栓塞组中,女性、心悸患者的比例高于非肺栓塞组,而胸痛的比例少于非肺栓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栓塞组晕厥、胸闷患者比例高于非肺栓塞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5例(93.9%)肺栓塞患者于CTCA扫描区域均能发现血栓征象,余肺栓塞患者16例(6.1%)为小面积肺栓塞,其血栓仅位于两上肺动脉。结论 :由于就诊心内科的肺栓塞患者临床表现与心血管疾病的相似性,对心内科呼吸困难、心悸、胸痛、晕厥的患者,需同时诊断有无冠心病及肺栓塞。CTCA扫描在诊断冠心病能同时基本明确诊断肺栓塞。
杨遇春鲁锦国尚健慧陈鑫陈燕刘会霖苏晞
关键词:肺栓塞冠状动脉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