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云鹏
- 作品数:28 被引量:132H指数:7
- 供职机构:嘉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浙江省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嘉兴市≥60岁老年人流感疫苗和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联合接种对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保护效果和成本效益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评价老年人联合接种流感疫苗(Influenza vaccine,InfV)和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23-valent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PPV23)对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保护效果(Vaccine effectiveness,VE)和成本效益。方法在嘉兴市预防接种门诊选取联合接种InfV和PPV23(接种组)、未接种InfV和PPV23(对照组)的≥60岁老年人,观察两组受试者1年内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临床结局,收集疫苗接种成本和相关医疗费用,分析联合接种的VE、人均净效益和效益成本比(Benefit-cost ratio,BCR)。结果接种组、对照组分别纳入受试者364名、360名,联合接种InfV和PPV23对呼吸系统感染疾病发病、就诊、住院、死亡的VE(95%CI)分别为38.30%(27.81%-47.26%)、47.56%(35.09%-57.65%)、31.04%(-3.21%-53.96%)、67.03%(-64.42%-93.39%);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6.75 d、11.53 d(t=15.74,P<0.001),平均住院次数分别为0.87次、1.85次(t=13.62,P<0.001)。联合接种的人均净效益为695元,BCR为2.61。结论老年人联合接种InfV和PPV23可显著减少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发病、就诊和住院,且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
- 向泽林胡洁何奔亓云鹏王远航周晚玲姚叶斌蔡莹富小飞
- 关键词:流感疫苗联合接种
- 嘉兴市2009—2012年居民死因监测分析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分析嘉兴市居民疾病死亡率和寿命损失情况,了解死因构成及变化趋势。方法通过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死亡监测网络直报2009—2012年居民死亡数据,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分类;采用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损失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减寿率(PYLL‰)等指标分析。结果嘉兴市居民全死因平均粗死亡率为692.77/10万;其中男性为761.51/10万;女性为625.42/10万,男性高于女性;死亡率在逐年上升。居民前5位死因为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占全死因的85.71%;其中肿瘤死亡占前5位死因31.09%,男性高于女性,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肿瘤造成潜在寿命损失最大,达35 378.75年;平均减寿年数最高的是损伤和中毒,达40.71年。结论肿瘤等慢性病及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是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应重点防控。
- 王建伟陈文燕吴益康李雪琴洪霞王婷婷亓云鹏
- 关键词:死因监测死亡率
- 嘉兴市外环境禽流感病毒污染状况及职业暴露人群H5N6、H7N9和H9N2抗体水平调查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了解嘉兴市外环境禽流感病毒分布情况及涉禽职业暴露人群禽流感病毒感染现状,为科学有效防控人感染禽流感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013年3月-2016年4月采集的嘉兴市3 115份外环境标本的A型流感病毒核酸,并对A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的标本进一步进行H5、H7、H9亚型检测。采用马血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检测2015年4月和2016年4月采集的嘉兴市140名涉禽职业暴露人群血清中的H5N6、H7N9和H9N2血凝素抗体。结果外环境标本中A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18.11%,H5、H9、H7亚型阳性率分别为0.64%、3.21%、5.07%;同时,外环境标本中检出不同亚型混合污染标本74份,且H9/H7混合污染的阳性率达到1.86%。A型流感病毒及H7亚型阳性率在冬春季节出现高峰,且在城乡活禽市场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场所;宰杀或摆放禽肉案板表面和清洗禽类的污水标本中A型流感病毒及H7亚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标本类型。140份人群血清标本共检出H9N2抗体阳性标本5份,阳性率为3.57%,未检出H5N6、H7N9抗体阳性标本。结论 2013-2016年嘉兴市外环境中存在H5、H9、H7亚型污染,且涉禽职业暴露人群中少量的H9N2禽流感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提示禽类接触、活禽交易市场暴露有感染禽流感病毒风险,因此应做好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及重点区域的禽流感病毒监测,防止人感染禽流感疫情的发生。
- 亓云鹏顾伟玲富小飞谢亮何培彦查亦薇周晚玲
-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抗体
- 浙江省嘉兴市孕妇戊型肝炎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 了解浙江省嘉兴市孕妇戊型肝炎(“戊肝”)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孕妇戊肝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4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由嘉兴市8家市县两级妇幼保健院向在医院体检的孕妇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每家医院至少调查300人,共2 512名孕妇参与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妇戊肝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 495份,有效率为99.32%。孕妇戊肝知识知晓人数为809人,知晓率为32.42%。不同户籍地、孕期、职业、学历和年收入的孕妇戊肝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本地户籍孕妇相比,外地户籍孕妇戊肝知识知晓率较低(OR=0.552,95%CI=0.445~0.684);与孕早期孕妇相比,孕晚期者戊肝知识知晓率较低(OR=0.598,95%CI=0.476~0.752);与职业为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孕妇相比,医生戊肝知识知晓率较高(OR=4.460,95%CI=2.663~7.469),工人(OR=0.643,95%CI=0.422~0.980)、无业/自由职业(OR=0.578,95%CI=0.431~0.776)孕妇则较低;与学历为大专及以下孕妇相比,本科及以上者戊肝知识知晓率较高(OR=2.052,95%CI=1.648~2.555)。结论 嘉兴市孕妇戊肝知识知晓率较低,外地户籍、孕晚期、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孕妇是知识干预的重点人群。应针对性加强工人、无业/自由职业群体的戊肝相关知识宣传教育。
- 郭飞飞富小飞王远航亓云鹏周晚玲向泽林
- 关键词:戊肝孕妇知晓率
- 2008-2017年嘉兴市梅毒病例时空扫描聚集性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2008-2017年嘉兴市梅毒病例时空聚集性变化特征,为梅毒防控和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梅毒报告病例的现住址,使用SaTScan 9.4软件分别对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17年梅毒病例进行时空聚集性扫描分析,运用ArcGIS 10.2软件对扫描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时空聚集性扫描结果显示,2008年和2011年梅毒病例聚集区域主要位于区域1,范围涉及南湖区、平湖市、海宁市、海盐县的25个乡镇(街道)。到2017年,该聚集区域面积有所缩小,但在西南部的桐乡市和海宁市6个乡镇(街道)出现了新的聚集区域。与其他3个年份不同的是,2014年的聚集区域面积较小,且散在分布。结论嘉兴市梅毒病例存在空间聚集区域,应根据空间聚集区域变化特征制定防治对策,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 查亦薇富小飞亓云鹏周晚玲向泽林侯志刚
- 关键词:梅毒可视化
- 浙江省嘉兴市主要病媒生物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了解嘉兴市德国小蠊、白纹伊蚊及家蝇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为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残杀威、高效氯氰菊酯、敌敌畏、溴氰菊酯、乙酰甲胺磷对德国小蠊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采用成蚊接触筒法测定白纹伊蚊在残杀威、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马拉硫磷诊断剂量下的死亡率;采用微量点滴法测定残杀威、高效氯氰菊酯、敌敌畏、溴氰菊酯、氯菊酯对家蝇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嘉兴市区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敌敌畏表现为中抗,抗性倍数分别为8.21和5.33倍;对高效氯氰菊酯表现为低抗,其抗性倍数为4.31倍;对残杀威和乙酰甲胺磷敏感,其抗性倍数分别为1.58和1.05倍。白纹伊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氯菊酯的死亡率分别为100%、100%和98.67%,表现为敏感;对马拉硫磷和残杀威的死亡率分别为97.33%和90.67%,表现为可能抗性。家蝇对敌敌畏的抗性为中抗,抗性倍数为10.47倍;对溴氰菊酯、氯菊酯的抗性为低抗,抗性倍数分别为8.22和8.13倍;对残杀威、高效氯氰菊酯表现为敏感。结论嘉兴市德国小蠊、白纹伊蚊、家蝇对常用杀虫剂表现为不同程度抗性,应加强对杀虫剂抗药性的监测,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
- 亓云鹏富小飞查亦薇向泽林周晚玲侯志刚顾伟玲
- 关键词:德国小蠊白纹伊蚊家蝇抗药性
- 嘉兴市2009-2014年居民死因监测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分析2009-2014年嘉兴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居民死亡模式及其动态变化,为卫生决策、疾病预防控制及医学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分类,分析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死亡监测网络直报2009-2014年嘉兴市居民死亡数据;采用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损失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减寿率(PYLL‰)等分析指标。结果嘉兴市居民全死因平均死亡率为691.92/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760.73/10万,女性死亡率624.64/10万,男性高于女性(x^2=455.52,P〈0.01)。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损伤与中毒、心脏病,占全死因的87.95%;其中肿瘤死亡率为189.53/10万,占前5位死因的31.90%,男性高于女性(x^2=3767.70,P〈0.01)。肿瘤造成潜在寿命损失最大,达38368年,平均减寿年数最高的是损伤与中毒,达9.58年。结论居民死亡率趋势由上升转向下降;肿瘤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肿瘤、心血管等慢性病、意外跌落及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肺炎是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重点防控。
- 王建伟陈文燕吴益康罗建勇亓云鹏
- 关键词: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
- 2011-2020年浙江省嘉兴市老年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0
- 2023年
- 目的系统分析浙江省嘉兴市60岁及以上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优化老年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导出2011—2020年嘉兴市肺结核病案资料,汇总整理相关数据,计数资料用构成比或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嘉兴市老年肺结核的疾病分布、发现方式和就诊延迟情况。结果2011—2020年嘉兴市≥60岁老年人群肺结核年均登记率为58.20/10万,为<60岁人群(33.30/10万)的1.75倍(χ^(2)=1108.686,P<0.05);老年病原学阳性肺结核年均登记率为36.98/10万,是<60岁人群(14.33/10万)的2.58倍(χ^(2)=1885.435,P<0.05)。老年男性肺结核登记率为91.52/10万,女性为27.37/10万,男性登记率约为女性的3.34倍(χ^(2)=1448.531,P<0.05)。老年肺结核在60~64岁年龄段人群登记数占比最高,为20.84%;80~84岁年龄段人群年均登记率最高,为87.18/10万(χ^(2)=542.467,P<0.05)。老年患者复治比例(9.28%)是其他人群(5.54%)的1.68倍(χ^(2)=79.176,P<0.05);老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率为43.74%,<60岁患者就诊延迟率为3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24,P<0.05)。结论嘉兴市老年肺结核登记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病原学阳性病例占比较高,防控形势依然相当严峻。应重点加强对老年人群的肺结核防控力度,减少就诊延误,做好老年肺结核的早期发现工作。
- 王远航富小飞亓云鹏胡洁
- 关键词:肺结核老年人
- 浙江省嘉兴市居民区地下车库蚊虫侵害调查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调查浙江省嘉兴市居民区地下车库蚊虫孳生情况并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方法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采用成蚊诱蚊灯法及诱蚊诱卵器法对居民区地下车库内蚊虫开展监测,同时对车库内蚊虫孳生地进行调查;分别采用多独立样本Kruskal-Waillis检验和两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方法比较不同规模和不同封闭类型车库的成蚊密度和诱蚊诱卵指数(MOI)的差异。结果68处地下车库共捕获蚊虫12583只,其中雌蚊、雄蚊分别占82.40%(10368/12583)和17.60%(2215/12583);蚊种构成以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为主,分别占65.25%(8210/12583)和33.93%(4270/12583);蚊密度季节消长趋势呈单峰分布,在8月达最高峰。中、小型车库总体蚊密度高于超大型、大型车库(χ^2=66.999,P<0.001);半埋式车库蚊密度高于全埋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185,P<0.001)。不同规模车库的M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58,P=0.381);半埋式车库MOI明显高于全埋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07,P=0.001)。蚊虫孳生阳性车库占总调查数的79.41%(54/68),孳生地阳性率为23.36%(64/274)。结论嘉兴市城区居民区地下车库蚊虫孳生及侵害现象明显,需引起重视,在防制措施上重点治理地下车库蚊虫孳生地,同时需建立长效防控机制。
- 李岳峰亓云鹏富小飞侯志刚
- 关键词:地下车库蚊虫
- 浙江省嘉善县洪溪村“无蚊蝇村”建设效果评价及措施探讨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对浙江省嘉善县洪溪村以创建“无蚊蝇村”为载体的农村蚊、蝇防制工作模式和效果进行总结评价,为平原地区农村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通过现场查看、座谈等方式评价“无蚊蝇村”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情况。采用幼虫吸管法、幼虫勺捕法、人诱停落法、笼诱法、成蝇及幼虫目测法对洪溪村蚊、蝇孳生情况和密度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比较创建前后洪溪村村民、建设完成后洪溪村村民与对照村的蚊、蝇防制知识知晓情况,并了解村民对于创建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洪溪村“无蚊蝇村”创建工作有完善的村民组织管理、工作队伍和工作制度。2019年4—11月蚊密度(百户指数、采样勺指数、停落指数)明显低于2018年同期水平,并于2019年8月达到蚊密度控制评价A级标准。2019年4—11月成蝇密度(笼诱法)明显低于2018年同期水平,蝇密度控制水平(成蝇密度、成蝇侵害率、阳性间蝇密度、幼虫孳生率)于2019年10月达到控制标准。创建前后,洪溪村村民的蚊、蝇防制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43,P<0.001),且创建后的知晓率明显高于2个对照村(三发村、汾湖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64、43.215,P<0.001)。村民对开展“无蚊蝇村”创建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92.26%,达到村民满意度评价A级标准。结论在农村地区以绿色、经济、可持续和长效管理为原则,实施“无蚊蝇村”创建工作可有效降低蚊蝇密度,改善人居环境,具有较高的参考和推广价值。
- 亓云鹏王金娜吴瑜燕富小飞李岳峰黄健龚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