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达
- 作品数:21 被引量:108H指数:7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子宫腺肉瘤的CT、MR表现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子宫腺肉瘤的CT、MR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子宫腺肉瘤的CT、MR表现。10例接受CT检查,其中7例接受增强CT检查;13例接受MR检查,其中9例接受增强MR检查。结果 21例患者中,16例(16/21,76.19%)位于子宫体,3例(3/21,14.29%)位于宫颈管,1例(1/21,4.76%)同时位于子宫及宫颈管;1例(1/21,4.76%)位于盆腔。平扫CT示9例呈不均匀混杂密度影,1例以稍低密度影为主。MR平扫均表现为混杂信号。接受增强扫描的患者中,除3例呈轻度或中等度不均匀强化外,余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行增强CT及MRI扫描,结合临床病史及其他检查,可提高子宫腺肉瘤的诊断率,但病理学检查仍为诊断该病的金标准。
- 刘强张成军石文达潘诗农
- 关键词:子宫腺肉瘤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 MRI诊断小儿Morel—Lavallee损伤二例被引量:2
- 2015年
- 例1男,9岁。因车祸伤,右肘部受到碾压11h,右上肢疼痛,无明显畸形。活动受限,于2014年9月26日收入我院。体检:右肘部后方及外侧皮肤擦伤,无活动性出血,无昏迷、呕吐。入院当天右上肢x线检查显示右尺骨近端骨折,肱骨内上髁骨折。右肘关节MRI检查:右肘关节软组织肿胀,肱二头肌远端及肌腱连续性欠佳,右肘关节后方及外侧皮下脂肪间隙内见异常信号影,边缘不规则。
- 张杨石文达刘强赵相轩潘诗农
- 关键词:肱骨内上髁骨折小儿活动性出血软组织肿胀MRI检查
-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肺康复中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研究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探讨高流量湿化氧疗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血气指标、肺部功能,近期、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老年病科收治的8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病人给予高流量湿化氧疗,对照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2组病人干预后3 d的血气指标、肺功能、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6个月后6分钟步行距离(6MWD)及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Borg评分与BODE指数结果。结果治疗3 d后,观察组病人PaO_(2)、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2.85%)高于对照组(57.50%),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6MWD、mMR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CAT评分、Borg评分及BODE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流量湿化氧疗可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改善疾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 王国玉石文达王璐王浩宇
- 关键词:呼吸衰竭血气指标
- 苦参碱对乳腺癌Bcap-3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乳腺癌Bcap-3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2 mg/mL苦参碱处理Bcap-37细胞后,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 D1)、c-Myc、生存素(Survivin)、p53蛋白表达,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53mRNA表达。然后,在苦参碱作用基础上以p53抑制剂Pifithrin-α处理Bcap-37细胞后,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p53表达水平,MTT法、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结果苦参碱处理Bcap-37细胞后,细胞OD值、Cyclin D1、c-Myc、Surviv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 <0. 05),凋亡率、p53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 <0. 05)。加入Pifithrin-α后,与单用苦参碱比较细胞OD值、Cyclin D1、c-Myc、Surviv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 <0. 05),细胞凋亡率、p5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 <0. 05)。结论苦参碱可抑制乳腺癌Bcap-37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53基因表达有关。
- 肖旭敖曼石文达朴宗方李代晓胡久丽王莹李青山徐繁
- 关键词:苦参碱增殖凋亡
- MRI DTI参数联合血清ACA、aβ2-GP1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联合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抗β2糖蛋白1抗体(aβ2-GP1)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31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非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病灶大小分为小面积梗死组58例,中面积梗死组41例,大面积梗死组32例;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67例,中重度组64例;根据预后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90例,预后不良组41例。比较两组血清ACA、aβ2-GP1差异,同时比较不同梗死面积、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血清ACA、aβ2-GP1以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清ACA、ab2-GP1分别为(8.95±1.87)、(14.87±3.35)RU/m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梗死面积增加,患者病灶FA值和ADC值降低,而血清ACA、aβ2-GP1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重度患者FA值和ADC值分别为0.38±0.10和(2.88±0.91)×10^(-3)mm^(2)/s,均明显低于轻度患者,而ACA和aβ2-GP1分别为(9.82±1.32)、(16.46±3.08)RU/mL,均明显高于轻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不良患者FA值和ADC值分别为0.36±0.12和(2.62±0.94)×10^(-3)mm^(2)/s,均明显低于预后良好患者,而ACA和aβ2-GP1分别为(10.55±1.15)、(17.26±3.12)RU/m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A值、ADC值联合血清ACA、aβ2-GP1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面积为0.911,明显高于各参数单独预测的0.715、0.768、0.793和0.820,P<0.05。结论MRI DTI参数FA值、ADC值以及血清ACA、aβ2-GP1与脑梗死梗死面积、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且在联合预测患者预后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 陶晓明石文达耿学丽刘伟丁萌陈向华赵维川王玲玲
- 关键词:脑梗死弥散张量成像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1抗体
- MSCT评价肝脏体积、脾脏体积在诊断肝硬化和肝脏储备功能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22年
- 本研究讨论多层螺旋CT(MSCT)评价肝脏体积、脾脏体积在诊断肝硬化及肝脏储备功能中的应用价值。采用病例对照的方式进行研究。选取确诊的12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120例年龄、性别基本匹配且无肝脏疾患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MSCT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全肝、各肝叶和脾脏的体积,并进行比较。病例组患者的全肝体积、右半肝体积、左内叶体积、全肝/脾脏体积值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脾脏体积、左外叶体积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脾脏体积值、肝脏体积诊断患者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902、0.837。MSCT检查肝脏体积、脾脏体积对于判断患者肝硬化及肝脏储备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 石文达崔志新张丹李桂萍王国玉赵晓彬肖旭王敏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肝脏体积脾脏体积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
- 肝/脾CT值比值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动脉硬化斑块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肝/脾CT值比值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动脉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NAFLD患者105例,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测量肝、脾CT值,根据CT血管造影(CTA)结果判断是否合并动脉硬化斑块,并分为单纯NAFLD组和NAFLD合并动脉硬化斑块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行CT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对象均常规检测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对比三组受试者肝功能和血脂指标、肝/脾CT值比值的差异,分析NAFLD患者肝/脾CT值比值与肝功能和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探讨肝/脾CT值比值对NAFLD合并动脉硬化斑块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单纯NAFLD组、NAFLD合并动脉硬化斑块组ALT、AST、GGT均高于对照组(P<0.05),单纯NAFLD组与NAFLD合并动脉硬化斑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NAFLD组、NAFLD合并动脉硬化斑块组TC、TG、LDL均高于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P<0.05),与单纯NAFLD组比较,NAFLD合并动脉硬化斑块组TC、LDL均更高,而HDL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NAFLD组、NAFLD合并动脉硬化斑块组肝/脾CT值比值均低于对照组,NAFLD合并动脉硬化斑块组显著低于单纯NAFL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患者肝/脾CT值比值与TC、TG、LDL呈显著负相关,与HDL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脾CT值比值临界值为0.4550时,诊断NAFLD合并动脉硬化斑块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7.3%,曲线下面积(AUC)为0.9983。结论NAFLD合并动脉硬化斑块患者肝/脾CT值比值显著下降,肝/脾CT值比值与血脂指标相关,且可以很好地鉴别NAFLD合并动脉硬化斑块,可以作为NAFLD筛查动脉�
- 石文达李桂萍崔志新张丹王国玉赵晓彬肖旭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动脉硬化斑块
- 苦参碱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影响作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通过苦参碱预处理后,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外周血Th1/Th2细胞亚群及其活化的细胞因子的影响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对照组、手术模型组、苦参碱(4mg/kg,8mg/kg,16mg/kg)预处理组。手术前48h,假手术对照组与手术模型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药物预处理组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苦参碱溶液,每日2次,每次2m L,共给药2日。于脑缺血再灌注后4h,8h,16h,24h进行股动脉取血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1β、TNF-α、IL-4、IL-10)。结果:苦参碱各预处理后可明显降低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降低(P<0.05或P<0.01),升高CD8^+T细胞水平(P<0.05或P<0.01),降低Th1细胞活化的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水平(P<0.01或P<0.05),升高Th2细胞活化的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的水平(P<0.01或P<0.05)。结论:苦参碱通过调节Th1/Th2细胞亚群,调整后Th1/Th2细胞活化的细胞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达到脑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从而起到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 肖旭石文达才春华黄伟胡久丽李代晓赵艳武
- 关键词:苦参碱脑缺血-再灌注损伤TH1/TH2细胞亚群
- 乳腺X线征象、ADC值联合血清CA125、CEA水平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病理状态的价值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乳腺X线征象、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血清CA125、CEA水平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转移性腋窝淋巴结病理状态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全程新辅助化疗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15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腋窝病理完全缓解(PCR)组(55例)和非PCR组(97例)。于新辅助化疗前一周内,对所有患者进行乳腺X线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及血清CA125、CEA水平检测。结果: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PCR与非PCR患者的Ki-67表达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后腋窝非PCR患者治疗前乳腺X线征象中血管增多、增粗及边缘毛刺的发生比例显著高于PCR患者(P<0.05)。新辅助化疗后腋窝非PCR患者的治疗前ADC值显著低于PCR患者(t=4.372,P<0.001),而血清CA125、CEA水平显著高于PCR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i-67高表达(X1)、血管增多、增粗(X2)、较高的ADC值(X4)、血清CA125水平(X5)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非PC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为Logit(P)=-3.206+0.792X1+0.953X2+1.199X4+0.845X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新辅助化疗后转移性腋窝淋巴结病理状态的曲线下面积为0.856(95%CI:0.794~0.91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2%和85.5%。结论:乳腺X线特征、ADC值、血清CA125水平及Ki67表达状态与伴有转移性腋窝淋巴结的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病理状态有关,联合以上特征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 王浩宇石文达赵晓彬崔志新王国玉
- 关键词: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X线CEA
- 卵巢腺肉瘤CT表现1例被引量:2
- 2015年
- 患者女,54岁。8年前患者因子宫肌瘤接受子宫次全切除术,1个月前自觉憋尿后腹部胀痛,排尿后缓解,排便时有阻力感,并扪及腹部质硬包块。外院检查:膀胱镜示膀胱底部左侧壁肿物压迫膀胱明显,CA125 517U/ml,CA19-9 919U/ml。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本院。CT:平扫盆腔见一巨大囊实混合性肿块影,最大截面11.8cm×12.0cm,向上达脐水平,其内散在致密影,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图1A),增强呈不均匀强化(图1B)。
- 刘强石文达张杨潘诗农
- 关键词:腺肉瘤卵巢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