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志新

作品数:49 被引量:238H指数:9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6篇动脉
  • 10篇冠状
  • 10篇冠状动脉
  • 8篇心功能
  • 7篇血管
  • 6篇成像
  • 5篇血分
  • 5篇脂肪
  • 5篇射血分数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5篇左心
  • 4篇血管成像
  • 4篇腰椎
  • 4篇椎间盘
  • 4篇斑块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多层螺旋CT
  • 3篇心病
  • 3篇心动图

机构

  • 44篇承德医学院附...
  • 5篇承德医学院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承德钢铁集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长春市心理医...
  • 1篇贵阳医科大学

作者

  • 45篇崔志新
  • 21篇王胜林
  • 12篇万立野
  • 7篇范志奎
  • 7篇程艳芬
  • 6篇曹振东
  • 6篇石文达
  • 6篇李巍
  • 5篇张丹
  • 5篇王国玉
  • 5篇肖旭
  • 5篇李桂萍
  • 4篇赵兴家
  • 4篇康建省
  • 4篇张学军
  • 4篇曹宏伟
  • 3篇丁振江
  • 3篇宋雪
  • 3篇王淑贤
  • 3篇董晓彤

传媒

  • 6篇河北医学
  • 5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山东医药
  • 4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1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3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4排螺旋CT对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崔志新万立野范志奎周志强陆海容王胜林陈星李巍吴爱华
课题研究通过联合用药(安定5mg和倍他乐克25-50mg),快速有效缓解患者紧张情绪、调整心率到适宜的状态,明显提高检查成功率;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以5%为间隔进行R-R间期多期重建,对心室容量及心功能检查更准确;通...
关键词: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检查
3种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速度的临床比较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比较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modified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mCIMT)、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CIMT)和常规神经发育技术(neurodevelopment treatment,ND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5例,随机分为改良组(15例)、强制组(15例)和常规组(15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2周、第3周、第5周和第8周的随访后,分别进行简易上肢功能检查法(simple test for evaluating hand function,STEF)的功能评定。结果在治疗前3组患者上肢的STE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3组的STEF评分均有上升趋势,组间、不同时点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3组的上升趋势有所不同,CIMT组上升很快,治疗后2周在3组中评分最高,由治疗前的(42.3±9.6)分提高到(72.3±5.7)分,随访时提高到到(75.2±8.4)分;mCMT组治疗后3~5周近乎直线上升,由治疗前的(42.1±9.7)分提高到(73.6±4.7)分,随访时仍继续提高到到(79.8±5.1)分,并在治疗后8周维持在3组的最高水平;Bobath组作用缓慢,由治疗前的(41.2±9.8)分提高到(56.6±4.7)分,在治疗3周后呈逐渐下降趋势降低到(50.3±5.3)分,为3组中评分最低。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和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比常规神经发育技术治疗更为有效。对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速度的提高和效果的持续时间,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显示出更大的优势。
王文清崔志新柴叶红张静高静谢瑞智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运动疗法上肢
两种不同类型强制性运动疗法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观察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与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mCIMT组和CIMT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易上肢机能检查量表(STEF)和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STEF和BI中的10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内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ST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CIMT在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明显优于CIMT。
晁志军朱振丽葛志华李俊梅万立野毕胜瓮长水王跃丽崔志新王文清
关键词:强制性运动疗法手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心表面脂肪体积与稳定型心绞痛患病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心表面脂肪(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体积与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病的相关性。方法: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06-2017-06疑似冠心病住院患者688例,连续入选初步诊断为SAP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365例,按照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分为SAP组(205例)及非冠心病组(160例)。通过对冠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CTA)图像重建后,测量EAT体积。依据BMI将研究对象再分为BMI≥24亚组与BMI<24亚组,并分别拟合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定量分析EAT体积与SAP患病的相关性。结果:SAP组EAT体积高于非冠心病组[132.00(91.04,235.00) cm^3∶100.00(73.87,129.50) cm^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AT体积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3(95%CI:0.619~0.728),最佳诊断界值为175.00 cm^3,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4.91%、93.23%、90.00%、56.09%;在BMI<24亚组中,EAT体积AUC为0.530(95%CI:0.415~0.644),EAT体积的最佳诊断界值为176.87 cm^3,无统计学意义(P=0.607);而BMI≥24亚组中,EAT体积AUC为0.720(95%CI:0.655~0.785),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最佳诊断界值为165.00 cm^3,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6.21%、92.11%、91.78%、47.30%。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EAT体积增生为SAP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250;95%CI:5.445~42.713);BMI<24亚组中,EAT体积增生为SAP的独立危险因素(OR:9.238,95%CI:1.535,55.614);BMI≥24亚组中,EAT体积增生亦为SAP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844,95%CI:5.701,62.292)。结论:EAT体积增大是SAP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CCTA测量EAT体积可作为临床诊断SAP的无创辅助检查手段,尤其对于超重与肥胖人群具有更大的诊断价值。
韩超崔志新丁振江刘静怡高秀鑫司月乔刘佟孙王乐贤
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
术前脾动脉多层CT血管成像检查对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指导意义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探讨术前脾动脉多层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腹腔镜脾切除术(LS)的指导意义.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完成腹腔镜脾切除术(LS)36例,随机分为CTA组和常规手术组各18例.CTA组术前行脾动脉CTA检查,分析脾动脉及其分支解剖类型和走行,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完成LS术.常规手术组采取常规术式手术,完成LS术.对比CTA组术前CTA记录与术中记录的各项指标的例数及其构成比,采用χ2检验,观察二者是否符合.对2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加以比较.结果 术前脾动脉CTA检查与术中录像所记录各项指标基本符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组较常规手术组手术时间短[分别为(124.32±21.43)min与(148.27±28.36)min],出血量少[分别为(80.50±16.42)ml与(101.35±26.2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术前脾动脉CTA可明确脾动脉及其分支解剖类型和走行.指导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对腹腔镜脾切除术有指导意义.
李巍崔志新康建省张延红张学军
关键词:脾动脉腹腔镜脾切除术副脾
减重步行训练改善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局部脑血流灌注显像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 通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局部脑血流半定量分析法,探讨减重步行训练(BWSTT)治疗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机制及SPECT在脑血管病研究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7例脑梗死患者,给予10周综合康复治疗,分为三个阶段,即2周基线期(给予常规康复治疗)、6周干预期(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加BWSTT)和2周撤消期(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基线期末、干预期末和撤消期末采用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和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功能评定,应用SPECT观察皮质局部脑血流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经2周基线期的治疗,患者10 m MWS和BBS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周干预期末,MWS及BBS评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撤消期末,MWS及BBS评分均有所增高,但增高幅度小于干预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周干预期末,患者大脑皮质的局部脑血流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WSTT可以明显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步行速度和平衡能力;SPECT能客观反映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与大脑皮质局部脑血流变化的关系,SPECT是研究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康复与脑功能重组之间关系的一种有效手段.
王文清崔志新李艳双柴叶红朱振丽
关键词: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减重步行训练老年脑梗死
64排螺旋CT定量评价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心功能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64-MDCT)定量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28例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同期行64-MDCT及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2D-TTE)检查,对其左心室容量及室壁厚度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两种方法所得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64-MDCT和2D-TTE所测得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8.20±7.59)%和(55.59±4.74)%,室壁增厚率分别为(62.92±25.77)%和(56.33±20.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64-MDCT在对心脏冠状动脉进行评价的同时,能够准确测量左心功能,并与2D-TTE有很好的相关性。
崔志新王胜林万立野柳逢春王淑贤秦诗阳
关键词:X线计算机超声心动描记术射血分数
CT血管成像在脾动脉及其分支检查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CT血管成像(CTA)检查脾动脉及其分支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10年3月我院115例患者脾动脉CTA检查的影像学资料,三维重建脾动脉,分析脾动脉及其分支解剖特点及分布规律。选取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S)的患者18例,术前脾动脉CTA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15例患者集中型脾动脉38例(占33.0%),分散型脾动脉77例(占67.0%)。脾动脉在胰尾上方81例(占70.4%),脾动脉在胰尾后方23例(占20.0%),脾动脉在胰尾内11例(占9.6%)。脾叶动脉一支型3例(占2.6%),二支型97例(占84.3%),三支型11例(占9.6%),多支型4例(占3.5%)。脾动脉末段内径与脾指数呈正相关(r=0.4997,P=0.02),脾叶动脉内径与脾指数呈正相关(r=0.4568,P=0.03)。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LS手术。患者术前CTA检查脾动脉解剖类型、脾动脉与胰尾关系、脾叶动脉分支数及有无副脾与术中所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动脉CTA检查是在活体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条件下进行测量的,方法先进,数据真实,可用于脾动脉及其分支应用解剖学指标的研究。
李巍崔志新董晓彤康建省刘亚丽张学军
关键词:脾动脉脾切除术
MRI三维重建及旋转分割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半月板形态、位置变化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利用MRI三维重建及旋转分割方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及正常人半月板的形态及位置进行定量测量并对比分析,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半月板的形态、位置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膝骨性关节炎II、III级患者20例(共20膝)作为关节炎组,另选择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相匹配的正常人10例(共10膝)作为正常组。所有研究对象先行MRI 3D薄层扫描,后行三维重建及旋转分割,在分割后的图像上对半月板进行定量测量,以半月板整体宽度、半月板覆盖胫骨平台宽度和半月板厚度作为量化指标进行两组间对比研究。结果 内侧半月板整体宽度在所有方向上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覆盖胫骨平台宽度从60°-120°位关节炎组明显变小,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厚度在60°-130°位关节炎组明显变厚,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侧半月板整体宽度及覆盖胫骨平台宽度在10°-50°及140°-170°位关节炎组显著变宽,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厚度在120°-170°位关节炎组明显变厚,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为临床上半月板的MRI检查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和思路;通过测量发现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半月板的形状、位置与正常人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且这种变化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相关性。
孔令伟崔志新王瑜赵景新纪海茹孔祥玉金宇
关键词:半月板骨性关节炎
肋骨骨折MSCT隔期联合诊断法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MSCT隔期联合诊断法(简称隔期联合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隔期联合诊断的53例肋骨骨折患者资料.首次MSCT采用常规剂量,提示创伤4周后复查.复查预扫描错位最轻的骨折,骨性骨痂明显、密度较低者以50mA、120mA的低剂量扫描全部肋骨,不明显者2周后以120mA的低剂量扫描全部肋骨.由2名放射科医师评估低剂量图像诊断可接受率、主观噪声,通过对比观察首次及骨性骨痂形成期薄层图像确定骨折数.以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比较两次(首次及隔期联合诊断)诊断结果的差异,以Kappa检验评价两位医师评估结果的一致性.结果:首次诊断肋骨骨折234处、疑似骨折26处,隔期联合诊断诊断肋骨骨折313处.64.15%的患者两次诊断不一致,首次有34处不完全性、28处无错位完全性、2处隐性骨内骨折未显示,26处疑似骨折经复查诊断骨折15处、排除骨折11处.两次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5.018,P<0.01).清晰可见的骨性骨痂发现于4周末~5周41例,4周末未发现6周清晰可见11例,5周未发现7周清晰可见1例.两位医师评估结果获得近乎完美的一致(Kappa值为0.863、0.826、0.838、0.826).结论:隔期联合诊断可良好把握肋骨骨折复查时机,避免首次MSCT有可能发生的漏诊,降低患者辐射量.
范志奎王胜林崔志新葛伟杨玉萍吴永奎宋静阳
关键词:肋骨骨折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