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路
- 作品数:63 被引量:316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语言文字更多>>
- 教育·文化·人格——《萨摩亚人的成年》对教育的启示被引量:2
- 2007年
- 《萨摩亚人的成年》一书对教育的启示主要从文化环境与人格积淀、两性教育的反思、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让孩子学会选择三个方面进行重点探讨,在人类学发展历史的背景下,尤其在波亚士学派的背景下来考察此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马效义海路
- 关键词:教育文化人格
- 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内涵、价值与实践路径被引量:23
- 2022年
- 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体现出人们对历史做出兼顾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解释。树立科学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是指通过特定的历史教育活动,引导受教育者形成科学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认知和中华民族历史评价,培育受教育者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实践自觉。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包括中华民族历史认知教育、中华民族历史情感教育和中华民族历史自信教育三个方面。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规范引领下,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包含培育具有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认知的个人意志、涵养具有科学的中华民族历史态度的集体记忆、提升具有高度的中华民族历史自信的文化底气的重要价值。以“认知—情感—意志”的心理建构过程逻辑为依据,从强化中华民族历史认知、丰富中华民族历史情感、增进中华民族历史自信三个相互衔接、依次递进的层面,开展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的实践路径。
- 海路杨柄
- 关键词:历史认知历史情感
- 教育人类学的实践与反思——人类学学者访谈之六十三
- 2012年
- 在梳理求学经历与学术实践的基础上,以瑶族支系土瑶学校教育研究为起点,就中国少数民族的学校教育进行了剖析,指出教育的公平对于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进而促进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 海路袁同凯
-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教育公平
- 政府服务论——新农村建设武义经验之五
- 2007年
- 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中,如何协调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政府的角色和作用至关重要。武义县委、县政府近几年来解放思想,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积极营造创新、高效、开放的服务环境,以服务群众、服务经济发展为己任,为武义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空间,实现了武义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使得武义县委、县政府在广大群众和企业家中拥有良好的口碑,政府服务也成为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的一个重要元素。
- 海路吴桂清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 族群认同视野下的侗文教育被引量:2
- 2009年
-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生存和发展的前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根据在贵州省侗族聚居地区开展田野调查的材料,从人类学族群认同理论的"原生论"和"工具论"的角度,对当前侗文在侗族地区扫盲教育及学校教育中的使用情况以及人们对它的不同态度及评价进行了描述,探讨了侗文作为族群标记和交际手段的双重性。
- 海路
- 关键词:族群认同侗族双语教育教育人类学
- 文化共生视域下中华文化的生成逻辑与教育路径
- 2022年
- 学校作为中华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在增进各民族学生中华文化认知、培育中华文化认同和实现中华文化自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文化共生理论视角,中华文化根植于多民族文化共生,是各民族优秀文化交融创新的结晶。这一从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到共生性的中华文化,并最终指向共同性的中华文化认同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逻辑层次,有助于实现各民族学生由中华文化认知内化为中华文化认同,最终外化为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塑造行为自觉。因此,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实践教育应贯穿于学校中华文化教育的始终,包括开展共生性文化认知教育,增进文化自觉;深化交融性文化情感教育,增强文化认同;强化规范性文化实践教育,实现文化自为。
- 海路谢唯唯
- 关键词:文化共生中华文化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多元视域下的文化多样性与教育--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综述
- 2016年
-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暨"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1月14日至15日在广西南宁广西民族大学召开。与会学者就"教育人类学的本体论与学科发展""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与教育""文化心理、乡土知识与学校课程"及"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个案研究"等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与探讨。该会议深化了"文化多样性与教育"这一主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一步促进了教育人类学的学术交流与学科发展。
- 海路
- 关键词:教育人类学文化多样性
- 孤岛上的清真寺
- 本文旨在通过对旧村寺坊社区的个案研究,来考察广西临桂县回族群体的认同问题。在以往对回族的认同研究中,学者们大多集中于族群认同这一“公共”视角之上,并把宗教、地域、宗族、政治等方面的内容作为“族群认同”这一概念之下的一个要...
- 海路
- 关键词:清真寺回族
- 多元视域下的文化多样性与教育--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综述
- 2015年11月14日至15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暨'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海路
- 关键词:教育人类学文化多样性教育理念
- 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的语言规划及其实践被引量:4
- 2012年
-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先后帮助10个民族创制了14种拼音文字。考察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语言规划的实践,对新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规划和民族语文教育,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创制和推行新文字,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海路
- 关键词:少数民族新创文字语言规划双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