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星
- 作品数:83 被引量:1,208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美国福特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 民族文化传承与双语教育发展被引量:16
- 2015年
- 双语教育是少数民族年轻一代更好地融入到现代化进程、传承民族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和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必由之路。新时期双语教育凸显出来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合格的双语师资和双语教材。因此,需要制定科学的双语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改善双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完善师资培训和教材编写机构的功能、调整现有的评价体系、出台相应的鼓励性政策等措施来保障双语教育的持续性推进,最终形成多元文化整合的国民教育。
- 白英滕星
- 关键词:双语教育文化传承师资多元文化整合教育
- 族群、文化差异与学校课程多样化被引量:34
- 2003年
- 关于学校“课程”的定义,教育学家给予了许多不同的阐释。在人类学家的视野中,他们将学校“课程”视为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定义表明,课程并不是人类文化的全部,但是它却应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尤其是面对一个多民族有不同族群文化的国家,我们应将何种文化放到教材中去作为一门课程,并以何种形式进行代际文化传承?在学校教材编写与课程设置上,如何处理主流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如何处理国家一体化与族群文化多样性的关系?这是本文想阐述的,也是我们该重视的问题。
- 滕星
- 关键词:学校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教育学
- 如何理解“国家认同教育”被引量:3
- 2017年
- “认同”首先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国家认同”则更多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它和族群认同、地域认同一样都是指某个个体或群体对族群或民族、地域和国家在心理认知和情感上的归属。国家认同教育,实际上就是在培养个体对于自己国家的一种心理认同和情感上的归属。
- 滕星
- 关键词:国家认同教育族群认同心理认知心理认同政治学
- 文化差异与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一种教育人类学的视角被引量:39
- 2009年
- 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探讨了民族教育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介绍了地方性校本课程开发项目的成果、经验及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同时还提出了在民族地区建立一种尊重差异、和谐共生的多元文化课程的设想。
- 海路滕星
- 关键词:教育人类学文化差异校本课程民族教育
- 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应成为中国的当务之急
- <正>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是以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为代价的,这一观点现已被社会所广泛接受。然而,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的经济与社会一体化过程,也导致中国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迅速丧失。民族文化多样性不仅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形...
- 滕星
- 文献传递
- 法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被引量:11
- 2009年
- 法国的主体民族是法兰西人,其文化群体的形成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同时法国也存在一些本土的少数民族,如巴斯克人等。随着海外殖民地移民的回归以及外国移民的到来.使得法国社会日益多元化。其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经历了从同化到融合、“优先教育区”策略以及《为了全体学生成功》政策的重大变革,进而推动了法国多元文化的发展。
- 滕星
-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外国移民主体民族文化群体少数民族
- 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发展和学科建设被引量:7
- 2010年
- 从国内外教育人类学学科历程来看,教育人类学学科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教育人类学相关研究丛书的出版,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为人类学和教育学开辟出一块新的研究领域。
- 滕星
- 关键词: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
- 民族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体系被引量:14
- 1997年
- 民族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体系滕星民族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体系研究是该学科赖以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对该领域的深入探讨不仅有助于深化民族教育学学科本体理论的研究,而且还有助于在该学科理论与应用研究领域,为民族教育学研究者提供一个整体研究理论框架,从而...
- 滕星
- 关键词:少数民族教育民族教育学学科性质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民族教育研究民族高等教育
- 坚持实事求是 坚持自主选择——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问题访谈被引量:4
- 2007年
- 在这篇访谈中,滕星教授针对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问题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自主选择是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良性运行和发展的指导原则。
- 巴战龙滕星
- 关键词:民族教育农村教育田野调查教育人类学
- 乡土教材:收藏、研究与开发
- 2010年
- 如果要给乡土教材做一个简单界定的话,它的第一要素是教材内容要反映地方知识、地方文化,第二要素是教材要用于教育教学。中国是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各地、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很大,编写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乡土教材,一是对于培养学生认识家乡、热爱家乡的感情有重要的意义,二是对于广大的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来说,也可以为一些失辍学儿童提供基本的生存教育,因为在一些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并不能实现人才的流动,很多孩子还是回归传统的社区,过传统的生活,从事传统的生产,那么,涵盖本土知识和本土文化的乡土教材对他们具有更加实际的意义。
- 滕星班红娟
- 关键词:乡土教材少数民族地区收藏教育教学地方知识教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