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军其

作品数:51 被引量:680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文化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16篇教育
  • 14篇教师
  • 11篇课堂
  • 10篇教学
  • 4篇远程教育
  • 4篇数据驱动
  • 4篇中小学教师
  • 4篇小学教师
  • 3篇学习活动设计
  • 3篇智慧课堂
  • 3篇师专
  • 3篇教育信息
  • 3篇教育信息化
  • 3篇课程
  • 3篇教师专业
  • 3篇高校
  • 2篇多模态
  • 2篇学科
  • 2篇智慧教育
  • 2篇视域

机构

  • 45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武汉城市职业...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荆楚理工学院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45篇吴军其
  • 8篇吴飞燕
  • 5篇张萌萌
  • 4篇刘萌
  • 4篇赵呈领
  • 3篇王薇
  • 2篇彭玉秋
  • 2篇龚蕾
  • 2篇徐慧
  • 2篇胡文鹏
  • 2篇汪义凤
  • 2篇李猛
  • 1篇吴丽娟
  • 1篇左明章
  • 1篇沈红云
  • 1篇王贵才
  • 1篇刘玉梅
  • 1篇蒋玲
  • 1篇吕爽
  • 1篇杨九民

传媒

  • 7篇中国电化教育
  • 5篇电化教育研究
  • 4篇现代教育技术
  • 2篇教育研究与实...
  • 2篇现代远距离教...
  • 2篇软件导刊
  • 2篇现代教育管理
  • 2篇当代教育论坛
  • 2篇中国教育信息...
  • 2篇教学与管理
  • 1篇中国远程教育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鄂州大学学报
  • 1篇现代远程教育...
  • 1篇广西教育学院...
  • 1篇高等函授学报...
  • 1篇中国教育信息...
  • 1篇软件导刊.教...
  • 1篇教师教育论坛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模态视域下智慧课堂协作学习投入度分析模型构建及应用被引量:16
2022年
在协作学习中,学习投入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功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其有效测评能为教师研判协作活动提供依据。人工智能和智能感知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智慧课堂,学习投入测评方式也由单一维度向多模态融合分析转变。文章基于多模态学习分析理论,结合智慧课堂协作学习的特点,探讨技术与学习测评的深度融合,从行为、认知和情感三个维度分析学习投入,构建智慧课堂协作学习投入度分析模型并在实际课堂中应用。实践发现来自智慧课堂协作学习过程的视频、音频、日志、生理和自我报告等多模态数据,其中的每一模态数据均有与学习投入度呈相关关系的特征变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多模态数据的测评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投入状态,为协作学习中教师精准施策提供依据,促进教育评价数据化、科学化、精准化。
吴军其吴飞燕张萌萌戴新菊张影
关键词:智慧课堂
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影响因素与实施策略研究——基于结构方程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2025年
乡村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是影响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效果的关键因素。已有的研究大多基于外部环境探究影响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因素,较少从教师主体视角进行剖析。研究从乡村教师个人动机视角出发,基于UTAUT模型和自我决定理论构建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影响因素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影响因素。SEM分析发现,乡村教师的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内在动机正向显著影响数字素养提升意向,提升意向和便利条件正向显著影响数字素养,性别、教龄、学历对模型的部分路径具有调节作用;进一步通过fsQCA分析可知,绩效期望是影响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必要条件,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影响因素共有5种不同的组态。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从激发内生动力、满足绩效期望和差异化群体需求、提升便利条件感知等方面促进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究结论将为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和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思路和启发。
吴军其刘萌吴飞燕龚蕾徐慧
关键词:乡村教师影响因素
我国相对落后地区“远程教育”若干问题探讨——对湖北省仙桃市陈场镇和清水湾村的调查与思考被引量:1
2002年
现代远程教育是对我国现有教育模式的重要补充 ,加快远程教育的步伐势在必行。本文依据所调查的资料和统计的数据 ,对目前一些相对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型远程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
文冬吴军其周维
关键词: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带宽
家校社协同学生数字素养教育:价值意蕴、联动逻辑与实践进路
2025年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以及“人才强国”的先导性工作。当前,学生数字素养教育存在教育主体单一、教学方式滞后、系统化不足等问题,为顺应数字时代的发展需求,推动家校社协同学生数字素养教育迫在眉睫。家校社协同育人对数字素养的系统化培育、数字素养教育的创新变革以及新质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交叠影响域理论的指导,研究提出目标联动、动力联动、角色联动、境脉联动以及情感联动是家校社形成数字素养教育合力的内在逻辑。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要从增强价值认同、提升专业能力、营造育人环境、挖掘各方优势以及实施评价改革等路径,来实现学生数字素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吴军其刘萌
教师中心主义视角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反思
翻转课堂中学生、教师、教学内容三要素间的矛盾呈现出教学基本矛盾的特殊性,把握翻转课堂中特殊矛盾关系,对于理解其本质、指导教师实践具有重要作用。在实践中,教师转变是先导,学校支持是保障,学生观念、行为变化既是条件也是最终目...
吴军其周思慧任飞翔
关键词:教师教育
AIGC支持下“双师课堂”协作学习范式构建及应用被引量:4
2024年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具有强大的内容理解、逻辑推理和语境对话能力,有助于解决学习者协作学习中长期存在的观点论据不足、交互缺乏深度、知识建构浅层化和学习投入度不高等问题。在“双师”赋能教与学的课堂新形态下,助力协作学习问题解决是“双师”协同的逻辑起点,赋能协作学习全过程是“双师”协同的逻辑路线,提高协作学习效率和效果是“双师”协同的逻辑终点。在此思路下构建的“双师课堂”协作学习范式,将“双师课堂”理念贯穿于协作学习的准备阶段、协作阶段和总结阶段,持续提供动态化内容生成、个性化学习支持、即时性评价反馈等功能,实现了“双师课堂”在教学辅导、反馈答疑、监督评价等方面的人机协同。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实验结果表明:AIGC支持下“双师课堂”协作学习范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掌握、提升学生协作学习投入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协作学习效率和效果。未来,“双师课堂”协作学习范式的应用需坚持以育人为本、遵循教学规律、注重教师引领的基本原则,达成“人师”与“机师”的取长补短和互学共长。
吴军其张萌萌吴飞燕龚蕾徐慧
关键词:范式构建
高校卓越教师职前选拔制度比较研究——基于培养计划和选拔方案的文本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选拔作为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的关键环节,只有选出适教、乐教的学生,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培养资源的浪费,实现人才培养效益最优化。对参加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8所高校培养计划和选拔方案进行文本分析发现,高校卓越教师职前选拔的共性特征表现为强调个人申请、重视综合素质,校际差异体现在主管部门、选拔时间、对申请者专业和师范生身份的要求等方面。当前选拔模式存在选拔标准主观性较强、忽视偶然因素造成人才浪费、重知识与能力选拔而轻心理与品德考核等问题。基于此,可以从5个方面优化选拔模式:创新招生宣传方式,吸引优质生源;发挥数据驱动优势,提高选拔质量;优化准入评测方式,注重全面均衡;重视部门协作作用,畅通选拔体系;强化心理测试比重,建立熔断机制。
吴军其任飞翔
关键词:卓越教师职前培养选拔机制数据驱动
微课件的学习活动设计被引量:40
2012年
基于手持终端设备的微学习形式已经广泛出现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由于微学习活动是围绕移动平台中的微课件进行的,因此,设计出符合微学习特点和规律的微课件至关重要。本文在理清概念的基础上,以活动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微课件学习活动设计的思路和框架,并以语言学习活动、理科学习活动和日常情境学习活动为例,具体介绍了微课件的设计方法,最后,文章提出在微课件的学习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
吴军其齐利利胡文鹏袁永波
关键词:学习活动设计
中小学数字素养教育的欧洲经验与启示被引量:12
2023年
未来社会是数字化智能化的社会,突如其来的疫情促使人们重视发展全民数字素养。2021年底和2022年初,国家相继颁布两份有关“提升全民数字素养”指导性文件,为开展全民数字素养教育明确了方向。欧洲各国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小学数字素养教育,对数字素养定义进行顺应时代要求的概念更新,明确基础教育阶段师生应具备的数字素养,将数字素养培养以三种主要方式纳入学校课程,把公民数字素养标准灵活融入教育教学中。欧洲中小学数字素养教育呈现出顶层规划引领数字素养教育发展、为教师提升数字素养提供支持、重视对数字素养教育绩效评估的特点。我国应重视中小学数字素养教育政策的顶层设计,突出中小学数字素养教育内容的时代特点,强化对教师数字素养的培养力度与专业支持,探索中小学数字素养教育运行的支撑机制,由基础教育入手,筑牢全民数字素养提升的基础工程。
吴军其任飞翔
微课件的交互学习策略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微学习的信息基础是微内容,其表现形式是微课件,为了达到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学习者与微课件的交互行为与交互方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微课件的交互设计为出发点,提出了基于微课件的交互策略,从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等方面阐述了基于微课件的交互学习策略。
吴军其张纯刘治强
关键词:交互策略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