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蓉

作品数:36 被引量:143H指数:7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新生儿
  • 9篇缺血
  • 9篇缺氧
  • 6篇细胞
  • 5篇新生大鼠
  • 5篇星形
  • 5篇星形胶质
  • 5篇早产
  • 5篇早产儿
  • 5篇脑损伤
  • 5篇胶质
  • 5篇产儿
  • 4篇星形胶质细胞
  • 4篇血性
  • 4篇整合素
  • 4篇缺血性脑损伤
  • 4篇缺氧缺血性
  • 4篇缺氧缺血性脑
  • 4篇缺氧缺血性脑...
  • 4篇胶质细胞

机构

  • 26篇贵州省人民医...
  • 8篇贵州医科大学
  • 5篇四川大学
  • 4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2篇陈蓉
  • 4篇姚裕家
  • 3篇许天兰
  • 3篇王予川
  • 3篇殷杰
  • 2篇金慧珠
  • 2篇张晓静
  • 2篇李炜如
  • 2篇崔玉霞
  • 2篇姚仁芬
  • 2篇姚发华
  • 2篇汪希珂
  • 2篇周浩
  • 2篇陈晓霞
  • 2篇陈大鹏
  • 1篇刘开宇
  • 1篇姚裕家
  • 1篇罗湘蓉
  • 1篇胡方芳
  • 1篇张惠

传媒

  • 12篇贵州医药
  • 3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四川医学
  • 2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国外医药(抗...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国毕业后医...
  • 1篇2013年贵...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 2篇2000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3例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了解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学分布及药敏试验,指导临床抗生素的选择。方法回顾性观察33例VAP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并通过气管内分泌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其致病微生物的培养结果及耐药率。结果33例VAP患儿气管分泌物培养均为阳性,前三位细菌为肺炎克雷伯氏菌、鲍曼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敏感药物前三位为阿米卡星(81.6%)、亚胺培南(76.3%)、美罗培南(47.4%)和环丙沙星(47.4%)。治愈22例(66.67%),死亡11例(33.33%)。结论新生儿VAP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多对常规抗生素耐药。
陈蓉陈大鹏姚裕家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细菌培养耐药性新生儿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总结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近些年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挑战,同时探讨动脉血乳酸、降钙素原及白蛋白作为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指标的潜在价值,为我国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更新修订提供新的思路,以便建立更符合我国国情的,更简便、更高效的评分系统方法。
袁小凤陈蓉
关键词: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乳酸降钙素原白蛋白
血清锌与血清锌原卟啉关系的研究
2000年
梁爱芳张惠陈蓉
关键词:锌缺乏营养缺乏儿童锌原卟啉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新生儿相关疾病的影响被引量:11
2018年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特有的疾病,其主要特点是在妊娠中、晚期,孕妇出现难以解释的皮肤瘙痒,伴胆汁酸和(或)胆红素、转氨酶的升高,而分娩后瘙痒症状明显好转至消失,且生化异常指标恢复正常[1]。大量研究显示ICP的主要危害是增加流产、早产、羊水胎粪污染、胎儿窘迫及围生儿死亡率。研究[2]认为,急性缺氧、胆汁酸及胆红素的毒性作用是引起胎儿预后不良的最重要因素。
刘晓英陈蓉
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新生儿疾病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海马Integrin-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海马组织中整合素β1(integrin-beta1)表达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HIB...
陈蓉吴馥鸾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整合素Β1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附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陈蓉李炜如唐瑟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畸形儿童超声心动图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原菌及药物敏感结果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新生儿免疫功能相对较低,容易发生感染,其中以感染性肺炎最常见。感染性肺炎是导致新生儿致病和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目前临床多根据经验治疗本病,使用抗生素不规范的现象较为严重,
陈蓉张晓静胡方芳
关键词:感染性肺炎新生儿肺炎病原菌药物敏感免疫功能
贵州省人民医院综合ICU病区临床分离株的耐药及分布特点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了解ICU病区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9年间ICU病区患者送检标本的细菌培养及体外药敏试验数据,使用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9年共分离出非重复菌242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894株(78.1%)、革兰阳性菌532株(21.9%);居前5位的革兰阴性菌是鲍曼不动杆菌(26.0%)、肺炎克雷伯菌(16.5%)、大肠埃希菌(12.0%)、铜绿假单胞菌(9.7%)和黏质沙雷菌(3.1%);居前5位的革兰阳性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9.3%)、屎肠球菌(21.8%)、粪肠球菌(10.5%)、肺炎链球菌(8.3%)、表皮葡萄球菌(7.0%);标本类型以痰液(70.3%)、血液(12.4%)、分泌物(4.7%)和尿液(2.4%)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75%和 >20%,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药物耐药率分别为>35%和<3%。结论 ICU病区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明显增高,非发酵菌和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的趋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加。强医院内感染防控措施及细菌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刘家玲张华胡芳芳许永杰罗湘蓉金婷婷卢志顺李红凌陈蓉邢吉燕蒲海
关键词:ICU细菌耐药性耐药监测
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在缺氧缺血损伤时β_1整合素的表达变化
2006年
目的了解缺氧缺血损伤时星形胶质细胞分泌β1整合素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激光共聚集的方法检测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在缺氧缺血不同时段β1整合素的表达。结果星形胶质细胞缺氧缺血12h、24hβ1整合素表达减少,细胞逐渐凋亡。结论缺氧缺血损伤时星形胶质细胞合成β1整合素减少,可破坏细胞正常结构形态。
陈蓉姚裕家陈晓霞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Β1整合素
115例胎龄≤32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分析胎龄≤32周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方法分析115例胎龄≤32周早产儿的喂养耐受情况及其产前、产时、产后三部分影响因素;选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最佳诊断临界值的探寻。结果产前因素中:两组患儿在母亲妊娠期疾病、母孕期地塞米松使用、抗生素使用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时因素中:不耐受组患儿的出生体质量低于耐受组(P<0.05),Logsi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质量是胎龄≤32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保护性因素;产后因素中,不耐受组患儿胎便排尽时间长于耐受组(P<0.05),口服金双歧的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较低(P<0.05),Logsitic回归分析显示口服金双歧为胎龄≤32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保护性因素,胎便排尽时间为危险因素。出生体质量、胎便排尽时间的曲线下面积(AUC)与AZ=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胎便排尽时间≥11d、出生体质量<1405g为ROC曲线的最佳诊断临界值。结论出生体质量、口服金双歧为保护性因素,胎便排尽时间为危险因素;出生体质量≤1405g对胎龄≤32周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一定的诊断预测价值。
肖东凡陈蓉许天兰
关键词: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