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软组织并发症可能原因及预防被引量:11
- 2013年
- 跟骨骨折为临床中常见骨折,约占全身各处骨折的2%,占跗骨骨折的60%-65%,根据骨折部位可分为是否涉及距下关节面关节内骨折与关节外骨折,其中关节内骨折更常见,约占跟骨骨折75%。其骨折愈后涉及不能下地负重引起社会生活方面影响是巨大的。目前,外科手术治疗有移位的跟骨骨折的疗效,已得到公认。但跟骨本身解剖多面体结构的复杂性、骨折类型千变万化,以及跟骨周围皮肤软组织血液供应特点导致皮肤软组织外伤术后容易出现缺血坏死和感染,使软组织坏死、不愈合及感染为跟骨骨折术后较常见并发症。而增加了手术治疗跟骨骨折难度及手术风险。本文对我院于2008.1-2011.9间跟骨骨折内固定手术49例加以临床分析。
- 周俊陈武谢贵杰廖士平
-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软组织跟骨骨折软组织并发症骨折内固定手术关节内骨折
- 下肢损伤洗方薰蒸疗法联合理筋手法应用于膝关节镜术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下肢损伤洗方薰蒸疗法联合理筋手法应用于膝关节镜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1月100例膝关节镜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组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理筋手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下肢损伤洗方薰蒸疗法联合理筋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膝关节运动功能和膝关节疼痛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78.00%(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4周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损伤洗方薰蒸疗法联合理筋手法应用于膝关节镜术后的效果显著,更大程度上改善膝关节的运动功能和活动度。
- 刘磊谢贵杰吴疏霞
- 关键词:薰蒸理筋手法膝关节镜术后
- 氨甲环酸应用时机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失血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使用氨甲环酸对初次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初次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组(30例,氨甲环酸术前1 h使用)、晚期组(30例,氨甲环酸术中使用)和对照组(30例,不使用)。统计分析患者的显性红细胞丢失量、隐性红细胞丢失量与总红细胞丢失量。结果 (1)对照组(96.3±21.7)mL的显性失血量显著多于早期组(45.9±9.7)mL、晚期组(46.2±9.5)mL,Ps<0.01;早期组的显性失血量与晚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早期组(140.6±21.1)mL、晚期组(216.7±48.6)mL的隐性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335.1±60.3)mL,Ps<0.01;早期组的隐性失血量明显少于晚期组(P<0.01)。(3)早期组(236.7±42.4)mL、晚期组(344.0±51.5)mL的总红细胞丢失量显著少于对照组(492.8±65.1)mL,Ps<0.01;早期组的总红细胞丢失量明显少于晚期组(P<0.01)。结论氨甲环酸能够明显减少初次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失血量,术前1 h使用比术中使用更能明显减少隐性失血量。
- 甘伟伟刘斌谢贵杰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氨甲环酸失血量
- 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2007年9月~2010年2月期间应用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6例,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25~66岁,平均(40.6±11.7)岁。AO分型:33A3型骨折12例,33C2型骨折5例,33C3型骨折9例。全部患者采用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结果随访6~12个月,平均(10.5±2.3)个月,26例骨折,无一例感染及骨折不愈合发生;膝关节功能按Insall膝关节评分标准,均在85分以上(优)。结论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是一种有效的适宜于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治疗方法。
- 周骏武胡召云匡文忠谢贵杰吴丙虎周俊胡磊
- 关键词:股骨远端复杂骨折锁定钢板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 2006年
- 目的腓肠神经营养血液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靠性。方法对2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结果20例皮瓣,18例全部成活,2例远端部份坏死,18例获得随访,皮瓣成活良好,无破溃。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单,为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上接第225页)皮瓣转移后,小腿后侧创面应充分引流,尤其是蒂部旋转处,此外由于蒂部旋转后遗留一较大腔隙,常造成积血,影响伤口的愈合。
- 胡召云陈武谢贵杰
- 关键词:腓肠神经皮瓣足踝部
- 颈前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应用钛笼与n-HA/PA66人工椎体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比较颈椎病颈前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置入钛笼与置入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66,n-HA/PA66)人工椎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7-02采用颈前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97例颈椎病,50例在术中置入钛笼(钛笼组),47例在术中置入n-HA/PA66人工椎体(人工椎体组),比较2组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颈椎前凸角度与JOA评分,比较2组术后椎体下沉情况以及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改善等级。结果9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0.4(6~18)个月。末次随访时97例均获得骨性融合。2组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颈椎前凸角度、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钛笼组6例出现钛笼下沉现象,人工椎体组未出现人工椎体下沉现象。人工椎体组椎体下沉情况较钛笼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改善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笼与n-HA/PA66人工椎体均能有效重建颈椎的稳定性、改善脊髓功能并获得良好的植骨融合率,n-HA/PA66人工椎体置入后可以获得较低的椎体下沉率。
- 匡文忠吴亮谢贵杰陆正龙
- 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半髋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对比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侧卧位直接前入路(DAA)与后外侧入路的中短期疗效。方法:将4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成DAA组及对照组,患者均接受人工双极头生物型假体半髋关节置换术,DAA组采用侧卧位直接前入路,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1);DAA组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术后1、3、7 d,DAA组患者V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术后6个月内,DA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DAA的中短期疗效优于后外侧入路,能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 甘伟伟谢贵杰罗刚施华军王华军
- 关键词:后外侧入路股骨颈骨折
-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联合TLIF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7例
- 目的:分析并总结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TLIF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与手术疗效。<br> 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经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TLIF技术治疗的17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
- 谢贵杰廖士平周骏武吴丙虎匡文忠周俊甘伟伟
- 关键词:单侧椎弓根螺钉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 跗骨窦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及并发症比较被引量:30
- 2020年
- 目的比较跗骨窦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5—2019-06诊治的9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45例采用跗骨窦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跗骨窦切口组),45例采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L形切口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切口红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跗骨窦切口组与L形切口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形切口组比较,跗骨窦切口组术后引流量明显更少,切口红肿时间与愈合时间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跗骨窦切口组术后未出现切口并发症,2例出现中度切口疼痛;L形切口组4例切口浅表感染或坏死,4例腓骨肌腱损伤,3例中度切口疼痛,1例切口裂开。术后切口浅表感染或坏死与腓骨肌腱损伤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跗骨窦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切口小,软组织损伤少,可明显降低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
- 陆正龙匡文忠谢贵杰何森荣曹亮杰方备
- 关键词:跟骨骨折切口并发症
- 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加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膝关节髌股关节炎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加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膝关节髌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加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的膝关节髌股关节炎5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性17例,女性41例,左膝18例,右膝38例,双膝2例。患者年龄37~69岁,平均(53.34±3.23)岁。术后均结合康复功能锻炼手术前后随访均按改良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57例膝关节Ⅰ期愈合,1例表浅切口感染,均未发生膝关节血肿;平均随访5.5个月,治疗有效56例,有效率96.55%。参照改良Lysholm疗效评定标准,优49例,良7例,可2例。术前评分为(52.44±10.12)分,术后评分为(88.67±7.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3,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和髌骨支持带松解术,治疗膝关节髌骨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谢贵杰甘伟伟何森荣
- 关键词:膝关节镜外侧支持带松解髌股关节炎膝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