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8例应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体征、X线片及神经功能状况。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术后患者X线片示椎体高度、椎间隙高度均大部恢复,神经功能除4例Frarkel分级A无恢复其余均有提高,3例断钉,7例伤椎椎体高度丢失10%左右。结论后路椎弓根对胸腰段爆裂型骨折的复位、固定和对椎管间接减压更加简便、有效,为防止断钉等并发症发生,应严格限制术后早期负重活动。
- 陈武胡召云
- 关键词:胸腰椎内固定椎弓根螺钉
- 青壮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评价空心加压螺钉联合臀中肌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6月~2012年6月我院对27例移位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Garden Ⅲ、Ⅳ)患者采用改良Smith-Peterson入路(S-P)空心加压螺钉联合臀中肌骨瓣移植治疗。结果2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60个月,平均36个月。骨性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6.5个月,骨折愈合25例,愈合率93.3%,股骨头坏死3例、其中2例骨折不愈合后期发展为股骨头缺血坏死、另1例为内固定取出术后出现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率为10.0%。结论采用改良S-P入路对股骨头周围血供破坏小,臀中肌骨瓣移植联合空心加压螺钉治疗青壮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对提高青壮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愈合率和降低股骨头缺血坏死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使用。
- 周俊周传友陈武
- 关键词:空心加压螺纹钉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 23例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背景: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治疗困难,膝关节常遗留严重的并发症,治疗方法尚存争议,多建议双接骨板固定。目的:评价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007年10月至2012年6月手术治疗23例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除1例行急诊手术外,其余22例的手术距受伤时间为5~23d,平均7.0d;采用膝前正中切口10例,Y行切口5例,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切口8例;胫骨平台内外侧置锁定接骨板和传统普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7~33个月,平均18.3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6~11个月,平均8.3个月。2例因膝前皮肤坏死行转移皮瓣修复。根据HSS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法评估疗效,优5例,良11例,可4例,差3例。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注意保护皮肤软组织和合理内固定,术后科学功能锻炼,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疗效满意。
- 陈武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 2006年
- 目的腓肠神经营养血液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靠性。方法对2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结果20例皮瓣,18例全部成活,2例远端部份坏死,18例获得随访,皮瓣成活良好,无破溃。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单,为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上接第225页)皮瓣转移后,小腿后侧创面应充分引流,尤其是蒂部旋转处,此外由于蒂部旋转后遗留一较大腔隙,常造成积血,影响伤口的愈合。
- 胡召云陈武谢贵杰
- 关键词:腓肠神经皮瓣足踝部
- 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观察
- 2008年
- 目的:观察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14例中行手术治疗的6例,非手术治疗的8例。取术后1月JOA评分与手术前比较。结果:按照JOA评分标准,手术组的改善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结果。
- 匡文忠胡召云周骏武田永庆陈武周俊
- 关键词:颈脊髓损伤无骨折脱位椎间盘损伤
-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软组织并发症可能原因及预防被引量:11
- 2013年
- 跟骨骨折为临床中常见骨折,约占全身各处骨折的2%,占跗骨骨折的60%-65%,根据骨折部位可分为是否涉及距下关节面关节内骨折与关节外骨折,其中关节内骨折更常见,约占跟骨骨折75%。其骨折愈后涉及不能下地负重引起社会生活方面影响是巨大的。目前,外科手术治疗有移位的跟骨骨折的疗效,已得到公认。但跟骨本身解剖多面体结构的复杂性、骨折类型千变万化,以及跟骨周围皮肤软组织血液供应特点导致皮肤软组织外伤术后容易出现缺血坏死和感染,使软组织坏死、不愈合及感染为跟骨骨折术后较常见并发症。而增加了手术治疗跟骨骨折难度及手术风险。本文对我院于2008.1-2011.9间跟骨骨折内固定手术49例加以临床分析。
- 周俊陈武谢贵杰廖士平
-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软组织跟骨骨折软组织并发症骨折内固定手术关节内骨折
- 指掌侧固有动脉侧方带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指末端软组织缺损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观察手指掌侧固有动脉侧方带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指末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病人14指末端软组织缺损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侧方带蒂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1.0 cm×1.5 cm~2.1cm×3.2 cm,从同侧前臂内侧取全厚皮片植皮修复供区缺损。结果:13例14指皮瓣术后全部成活,随访时间6~18个月,手指外形满意,手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手指掌侧固有动脉侧方带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末端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手指外形恢复满意,是修复手指末端软组织缺损较为实用的方法。
- 陈武
- 关键词:指损伤软组织缺损指固有动脉
- DHS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以评价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年龄60~84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手术切开复位+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粉碎性骨折骨缺损区行取自体髂骨植骨,对病人骨折愈合时间、肢体功能和全身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访6~28个月,36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无髋内翻等并发症,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固定牢靠,减少卧床时间,能早期关节活动,缩短住院时间,疗效可靠。
- 陈武胡召云
- 关键词:DHS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
- CD、AF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不稳定骨折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评价CD、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不稳定骨折疗效.方法采用CD(33例)、AF(32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不稳定骨折.必要时切除椎板减压,直视下嵌击性复位.行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65例获3~29个月随访,行X线及CT复查,骨折脱位复位率达95%.CD组中有2例断钉,3例钉棒松动,椎体复位高度丢失4~6 mm.AF组无1例断钉及钉棒松动.结论CD、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不稳定骨折,固定牢靠,椎体高度再丢失少.AF较CD操作更加简单、可靠.
- 吴丙虎韩维德刘宁周骏武陈武谢贵杰胡召云
- 关键词:内固定器脊柱骨折
- AO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
- 2008年
-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4例髋臼骨折采用切开复位AO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随访14例,优8例,良好3例,尚可3例,总优良率78.5%。结论:AO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髋臼骨折,能较好地防止骨折畸形愈合和恢复骨盆形态及下肢活动功能。
- 陈武胡召云
- 关键词:髋臼骨折AO重建钢板骨折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