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永怡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州市胸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肺癌
  • 2篇手术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治疗
  • 2篇细胞
  • 1篇炎性
  • 1篇炎性肌纤维母...
  • 1篇仰卧
  • 1篇手术联合
  • 1篇通气
  • 1篇通气功能
  • 1篇全麻
  • 1篇全麻患者
  • 1篇全身麻醉
  • 1篇中叶肺癌
  • 1篇肿瘤
  • 1篇外科手术
  • 1篇细胞肺癌
  • 1篇细胞瘤
  • 1篇纤维母细胞

机构

  • 5篇广州市胸科医...

作者

  • 5篇梁永怡
  • 4篇陈穗
  • 3篇江涛
  • 3篇黄晓强
  • 1篇代冬梅
  • 1篇徐宁
  • 1篇詹锦六
  • 1篇温海明
  • 1篇陈敏敏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仰卧枕高对非插管全麻患者通气功能的影响
2010年
目的观察仰卧枕高度对非插管全身麻醉患者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浅表淋巴结核手术150例,按用枕情况依手术时间顺序分成5组,Ⅰ组传统枕自选高度、Ⅱ组传统枕高度与颈弧高度相同、Ⅲ组自选改良仰卧枕高度、Ⅳ组改良仰卧枕高度与颈弧高度相同,Ⅴ组为自选传统枕出现通气道阻塞时去枕平卧,每组30例。各组麻醉诱导,麻醉维持方法相同,在手术同一时段观察其鼾音发生率,SpO2的下降最低数值、对用枕舒适程度比较。结果自选高度的改良仰卧枕(Ⅲ组)比传统枕舒适,P<0.05,对SpO2的影响,改良枕Ⅲ、Ⅳ、Ⅴ组明显优于传统枕Ⅰ、Ⅱ组,P<0.05,对鼾音的消除Ⅲ、Ⅳ、Ⅴ组显著,尤其是侧头的效果更明显,上述指标Ⅳ组与Ⅴ组无差异。结论改良仰卧枕可以改善非插管全身麻醉患者的通气功能,不合理的枕高或无枕对颈椎可能造成伤害。
温海明徐宁代冬梅詹锦六陈敏敏梁永怡
关键词:通气功能仰卧全麻患者全身麻醉SPO2
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病理演变及其诊断和治疗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病理演变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8月至2007年8月笔者收治的9例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结果及诊治情况,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复习。结果术前病理确诊1例。手术切除7例,无法切除1例,自动放弃治疗1例。手术切除组随访1—7年,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以炎症为背景、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主的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少数具有复发倾向及恶变潜能。其没有特异诊断方法.确诊依靠病理.需与肺癌和其他肺部肿瘤病变鉴别。
陈穗梁永怡
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病理特点
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32例
陈穗梁永怡江涛黄晓强
肺结核合并肺癌的外科治疗
2010年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的相关性,诊断及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本院手术经病理确诊肺结核合并肺癌20例,结合文献及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均经手术治疗,肺癌根治术17例(其中VATS辅助1例),剖胸探查术2例(其中VATS1例),楔形切除术1例。术后接受化疗者6例。术后随访1年生存率为45%,3年生存率30%。结论肺结核是肺癌的成因,钙化的淋巴结、结核性瘢痕、陈旧性空洞壁及其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的增殖化生等与肺癌的发生有关。但初治肺结核合并肺癌,可能是老年人结核病与肺癌的发病率都高,在发生时间上相互重叠,从而两病并存的机率增多。也可能是肺癌和肺结核的发病率均增高,两者并存是一种巧合。结合文献及本组病例的特点对老年男性,长期吸烟,咳嗽,胸痛,反复痰中带血,规则抗结核治疗期间或停药观察期间肺部阴影异常增大,X线上病灶边界不清、分叶、不规则毛刺、偏心空洞等,要警惕合并肺癌的可能。条件许可的力争早期手术切除肿瘤,术前掌握病人心、肺、肝、肾功能及远处转移情况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尽可能行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放疗、化疗及抗结核治疗。对于初治肺结核尤其是茵阳患者,应先争取短期(3—4周)抗结核治疗后,尽早切除肿瘤,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要提高生存率必须早期发现,早期手术治疗方可改善肺结核并发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陈穗梁永怡江涛黄晓强
关键词:结核肺肿瘤肺外科手术
原发中叶肺癌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原发中叶肺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特点。方法对1987年1月~2006年12月经外科手术治疗的43例原发中叶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原发中叶肺癌43例,占同期肺癌手术病例的3.7%,年龄≥50岁的占79.1%,男性多见。手术方式:单纯中叶切除16例,姑息切除10例,中上叶切除或中下叶切除术6例,剖胸探查4例,楔形切除3例,根治术4例。全组病例中除1例术后发生纵隔气肿再次剖胸修补肺断面漏气外,其余均无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术后1年生存率67.44%,3年生存率25.58%,5年生存率9.3%。1年内死亡病例均为姑息切除和剖胸探查的患者。结论本组病例发现时多已是中晚期,病变常侵及心包、胸壁及膈肌,累及上叶或下叶,中叶支气管旁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常见,手术效果欠理想。临床医生应提高对中叶肺癌的认识,提高早期确诊率,避免错过手术时机。术前掌握患者的肺功能及远处转移情况,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尽可能行根治性切除,单纯中叶切除适合于肿瘤局限,无扩散或转移的病例。如肿瘤跨叶,可行双肺叶切除、袖式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如肿瘤已扩散或转移,可行局部姑息切除,但复发率高,远期效果差。
陈穗梁永怡江涛黄晓强
关键词:肺癌外科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