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涛
- 作品数:36 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市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术后营养支持对结核病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FN-?水平的影响
- 目的:了解结核病患者手术后外周血细胞因子IFN-?浓度的变化,探讨术后应用肠外营养支持对IFN-?水平的影响。方法:63例结核病大中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1例、研究组32例,研究组在术后连续7天予肠外营养支持,提供...
- 江涛刘家杰卢春丽谢贝游佩涛赵秉航张强李志强
- 关键词:营养支持结核病
- 文献传递
- 两例重度气管结核性狭窄置支架五年
- 病例,女38岁因反复咳嗽六个多月并进行性呼吸困难13天,于2001年3月1 日急诊入院。半年前发现右上肺浸润肺结核,查痰抗酸杆菌阳性。肺内病变好转后出现气出促,不能平卧,呈重度吸入性呼吸困难。纤维支气管镜:离声门4cm处...
- 区瑞贵江涛赵秉航
- 关键词:结核性肉芽增生
- 文献传递
- 耐多药肺结核手术治疗时机选择的初步探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 探讨耐多药肺结核的手术治疗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3月广州市胸科医院39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诊结果.患者手术前接受了2~24个月的化疗,化疗强化期末(8个月末)、中期考核(12个月末)和总疗程结束时(24个月末)的患者分别为19例、9例和11例;耐多药、广泛耐药患者分别为21例和18例;病灶范围≤1个肺叶和>1个肺叶的患者分别为17例和22例.分析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手术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同术前化疗时间、不同耐药种类、不同病灶范围患者的治愈率.结果 39例患者的手术治愈率和成功率均为89.7%(35/39),失败率为10.3%(4/39);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0.5%(8/39),包括支气管胸膜瘘(10.3%,4/39)、胸腔感染(5.1%,2/39)、内出血(2.6%,1/39)和伤口感染(2.6%,1/39);术前化疗时间0~、8~、12~24个月的患者的治愈比分别为18/19、8/9、9/11,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向无序R×C表的Fisher确切概率法,P=0.665);耐多药、广泛耐药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100.0%(21/21)、77.8%(1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P=0.037).病灶范围≤1个肺叶和>1个肺叶的患者的手术治愈率分别为94.1%(16/17)、86.4%(19/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P=0.429);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9%(1/17)、31.8%(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P=0.032).结论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手术治愈率不会随着术前化疗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建议术前进行规则化疗8个月后、广泛耐药肺结核发生之前、病灶范围≤1个肺叶时,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 姜友定谭守勇徐宁高健齐陈穗江涛黄盛晶张茂蔡晓婷曾定科
- 关键词:肺外科手术
- 结核杆菌复苏因子在骨/关节穿刺抽取物分枝杆菌培养中的作用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复苏因子RpfA、RpfB、RpfC、RpfD和RpfE混合物对骨/关节穿刺抽取物分枝杆菌培养是否具有促进作用。方法对32例胸椎、腰椎、肘、肩、髋、膝、踝等骨/关节穿刺抽取物进行了分枝杆菌培养,按BACTEC 960全自动分枝杆菌培养系统操作指南对骨/关节穿刺抽取物进行样本前处理;分别吸取约0.2 ml前处理样本沉淀混悬液加入两支BACTEC 960全自动分枝杆菌培养系统专用培养管(BBLTMMGITTM7 ml),并在实验管中加入0.1 ml浓度分别为64 ng/ml、53.3 ng/ml、84.6 ng/ml、23.5 ng/ml和20.9 ng/ml的结核杆菌复苏因子RpfA、RpfB、RpfC、RpfD和RpfE混合物,不加复苏因子者为对照管;然后将实验管和对照管一同放入BACTEC 960培养仪中监测,阳性者抗酸染色确认,培养42 d不显示阳性者判为培养阴性。最后比较实验管和对照管的阳性例数和阳性结果报告时间。结果实验组培养阳性9例,对照组培养阳性8例,共同阳性8例;在8例共同阳性样本中,实验组有3例阳性报告时间比对照组提前近1周,其他5例阳性报告时间相同,实验组阳性报告平均时间为17.3 d,对照组阳性报告平均时间为19.4 d。结论从总体水平看,结核杆菌复苏因子RpfA、RpfB、RpfC、RpfD和RpfE混合物对骨/关节穿刺提取物分枝杆菌培养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 张强尹小毛谢贝罗萍谭守勇江涛赵秉航蔡杏珊刘志辉
- 关键词:结核杆菌
- 190例脓胸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整理脓胸患者胸膜腔渗出液病原菌分布及药物耐药性状况的流行病学资料,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收集341例脓胸患者190份胸膜腔渗出液标本,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90份标本中,共分离出40种、92株病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其中G—菌占45.65%、G+菌占44.57%、真菌占9.78%、厌氧菌占5.43%,对常见抗生素敏感性低,病原菌呈多耐药性。结论感染脓胸的主要致病菌菌种广泛,常见药物敏感性不高、呈多耐药,临床医生需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 姜友定陈穗江涛黄晓强高健齐
- 关键词:脓胸抗药性病原菌抗生素
- 346例胸壁结核脓肿的治疗总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6
- 2014年
- 胸壁结核发病率占总结核病的1%~2%[1-2],诊断、治疗特征不明显.现回顾性分析我院346例胸壁结核脓肿患者诊疗过程,总结报道如下.
- 姜友定陈穗江涛
- 关键词:胸壁结核结核脓肿文献复习诊疗过程结核病
- 营养支持在机械通气肺结核术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 本文论述了广州市胸科医院外科对肺结核手术后合并呼吸衰竭病人实施了营养支持治疗临床应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 江涛刘家杰邵峥李志强
- 关键词:呼吸衰竭营养支持
- 文献传递
- 胸壁结核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其防治
- 2009年
- 目的探讨胸壁结核术后复发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本院收治胸壁结核术后复发55例,均给予手术前后联合抗痨和病灶清除术。结果术后复发一次55例,复发二次8例,复发三次1例,术后痊愈。结论胸壁结核术后复发主要原因与病灶清除不彻底、未去除病源、手术前后不规范抗痨、术后残腔处理不当等有关。哑铃形脓肿和结核性脓胸、结核性胸膜炎、流注淋巴结及肋骨、胸骨、脊柱结核等合并症是彻底清除病灶的关键。
- 李小海陈穗江涛李志强
- 关键词:胸壁复发
- 微创和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颈淋巴结核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 2020年
- 结核病是临床常见病,淋巴结核居肺外结核首位,其中以颈部淋巴结核最多,本文主要围绕颈淋巴结核的外科治疗中进行总结,简要介绍微创手术和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淋巴结核外科治疗中的转化应用。
- 江涛薛丽京连贵勇周薇薛宗锡肖泽林曾定科高健齐
- 关键词:结核颈淋巴结微创伤口愈合
- 肺结核合并肺癌的外科治疗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的相关性,诊断及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本院手术经病理确诊肺结核合并肺癌20例,结合文献及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均经手术治疗,肺癌根治术17例(其中VATS辅助1例),剖胸探查术2例(其中VATS1例),楔形切除术1例。术后接受化疗者6例。术后随访1年生存率为45%,3年生存率30%。结论肺结核是肺癌的成因,钙化的淋巴结、结核性瘢痕、陈旧性空洞壁及其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的增殖化生等与肺癌的发生有关。但初治肺结核合并肺癌,可能是老年人结核病与肺癌的发病率都高,在发生时间上相互重叠,从而两病并存的机率增多。也可能是肺癌和肺结核的发病率均增高,两者并存是一种巧合。结合文献及本组病例的特点对老年男性,长期吸烟,咳嗽,胸痛,反复痰中带血,规则抗结核治疗期间或停药观察期间肺部阴影异常增大,X线上病灶边界不清、分叶、不规则毛刺、偏心空洞等,要警惕合并肺癌的可能。条件许可的力争早期手术切除肿瘤,术前掌握病人心、肺、肝、肾功能及远处转移情况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尽可能行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放疗、化疗及抗结核治疗。对于初治肺结核尤其是茵阳患者,应先争取短期(3—4周)抗结核治疗后,尽早切除肿瘤,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要提高生存率必须早期发现,早期手术治疗方可改善肺结核并发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 陈穗梁永怡江涛黄晓强
- 关键词:结核肺肿瘤肺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