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勇

作品数:35 被引量:23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卒中
  • 11篇脑卒中
  • 8篇康复
  • 5篇卒中患者
  • 5篇脑卒中患者
  • 4篇电刺激
  • 4篇疗效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痉挛
  • 4篇梗死
  • 3篇电刺激治疗
  • 3篇偏瘫
  • 3篇腓肠肌痉挛
  • 3篇量表
  • 3篇颈椎
  • 3篇颈椎病
  • 3篇肌电
  • 3篇肌电反馈
  • 3篇肌痉挛

机构

  • 35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市瑞金康...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傅利叶智...
  • 1篇上海市黄浦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阿里云计算有...

作者

  • 35篇鲍勇
  • 30篇谢青
  • 7篇高怡
  • 6篇崔立军
  • 6篇丁旭
  • 5篇纵亚
  • 5篇顾琳
  • 4篇孙晓培
  • 3篇汤宜婷
  • 3篇王国宝
  • 3篇张伟明
  • 3篇包兴华
  • 2篇赵列宾
  • 2篇李宏为
  • 2篇王继先
  • 2篇陈俊彦
  • 2篇黄波
  • 2篇施捷健
  • 2篇汪慧
  • 2篇张洁

传媒

  • 5篇中国康复医学...
  • 3篇中国康复
  • 3篇中国医学前沿...
  • 2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现代电生理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医院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神经病学与神...
  • 1篇中国数字医学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电生理在临床脊髓损伤康复评定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7年
大量研究证实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脊髓损伤评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但在具体的临床工作中,针对不同功能障碍选择不同神经电生理的项目仍是难点。本文对不同功能障碍选择不同神经电生理的项目进行综述。
鲍勇张潇潘惠娟谢青纵亚
关键词:神经电生理检查脊髓损伤康复评定
助力肌电反馈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观察新型智能助力肌电反馈电刺激(power-assisted EMG 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PEFES)治疗脑梗死后患者踝关节背屈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收治的脑梗死伴下肢功能障碍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促通技术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新型PEFES治疗仪,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低频电刺激疗法,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每天20分钟,每周5次,共治疗10次。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0次后测量两组患者踝关节背屈活动度;采用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估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踝关节背屈活动度和下肢FMA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踝关节背屈活动度和下肢FMA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踝关节背屈活动度和下肢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FES能明显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踝关节背屈功能,改善其下肢运动功能。
鲍勇谢青王国宝杨帅高怡
关键词:电刺激脑梗死
智能助力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踝关节运动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 观察新型智能助力功能性电刺激(PAFES)治疗脑卒中患者踝关节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脑卒中后踝关节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PAFES组和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组,每组患者30例.3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PAFES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其患侧下肢行PAFES治疗,NMES组则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肢胫前肌行被动NMES治疗.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踝背屈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Barthel指数(BI)和10s踝足屈伸运动(AFEM)进行评估,并比较其疗效.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踝背屈的AROM、FMA、BI、AFEM等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FES组治疗前、后踝背屈AROM的差值为(8.19±3.39)°,显著优于NMES组的(8.96±3.68)°和对照组的(3.88 ±4.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AFES组治疗前、后FMA及BI评分的差值亦显著优于NMES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智能PAFES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患肢的主动踝背屈关节活动度、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王国宝鲍勇谢青高怡张洁
关键词:脑卒中电刺激肌电反馈踝关节
脑卒中患者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中PEO模式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在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和训练中,实施人、环境与作业模式(person-environment-occupation model,PEO)理论指导下以患者为中心的实践治疗模式,观察疗效。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为对象。对所有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进行常规的上肢作业治疗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PEO理论指导下以患者为中心的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训练实践模式,观察各组患者在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和训练中各功能变化情况。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以及加拿大作业活动行为评估(the Canadian occupational performance measure,COPM)评定训练前后患者相关功能状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MBI指数提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MBI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各自组内比较,治疗后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COPM的表现分及满意度分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COPM表现分及满意度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使用PEO模式进行临床治疗时对提高BADL能力效果显著。
高怡鲍勇谢青顾琳丁旭陈俊彦张洁陆佳敏
关键词:脑卒中改良BARTHEL指数
反复促通技术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疗效的积分肌电图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常遗留有步行功能障碍.典型表现为“划圈步态”。主要是由于小腿前群肌(胫前肌)及外侧肌群(腓骨长短肌)激活不足,出现废用性肌萎缩,导致足背伸困难。这种足背伸肌与跖屈肌间肌力的不平衡.使得患肢足下垂、内翻,足跟不能正常着地,同时由于髋、膝关节屈曲不充分,导致典型的代偿性“划圈步态”.严重影响患者步行、
纵亚崔立军鲍勇孙昕谢青
关键词:脑卒中足下垂
脑卒中康复评定知识图谱与评定推理的构建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利用结构化的康复医学知识,构建一套脑卒中康复的知识图谱,进而通过算法给出康复评定与治疗的建议。方法:提出了一种针对脑卒中康复评定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其特点是全面纳入了《脑卒中康复评定指南》1.0版中涉及的康复评定量表,并给出了如何与临床指南、WHO标准、医学文献等数据源进行语义关联。基于该方法构建了卒中康复评定知识图谱(Rehabilitation Knowledge Graph,RKG)。结果:RKG现已具备146个卒中评定量表,每个量表具备42个属性,并与ICF和ICD-11相关的术语条目建立了近3000条语义连接。测试表明,RKG图谱可以实现对卒中康复评定知识的多线索查询,如某卒中患者心理评定总时间超出承受范围。结论:RKG具备了整合结构化脑卒中康复评定知识的能力,对康复临床决策支持的智能化以及康复医学技术推广至基层具有重要意义。
牛传欣鲍勇潘惠娟崔立军崔立军顾捷李龑翔孙木谢青孙木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评定知识图谱临床决策支持
智能手功能训练评估系统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的影响
鲍勇吉洁陆佳敏张洁谢青
早期行间歇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膀胱早期行间歇导尿对患者排尿功能的效果影响及护理。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10月医院收治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2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早期行间歇导尿治疗及护理,对照组使用留置导尿的治疗及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导尿管留置时间、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尿道黏膜损伤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均有显著改善,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早期行间歇导尿后可减少患者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且引起尿道黏膜损伤程度较轻,患者主诉疼痛感也较少,值得推广。
陈俊彦鲍勇鲍勇孙远丰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间歇导尿
冲击波治疗痉挛的研究现状被引量:7
2015年
痉挛状态是阻碍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1]。国内外临床曾使用的干预措施包括口服药物、物理疗法、肉毒素、牵伸、小夹板、鞘内注射等[2-4],其中见效较快、效果最好的当属肉毒素注射,然而肉毒素注射疗法属于一种侵入性治疗措施,需要操作者具有很高的注射技术,使用过量会引起肌无力,患者的接受度不高。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新的干预措施弥补上述缺陷。
宋小慧谢青崔立军纵亚鲍勇顾林
关键词:上运动神经元肉毒素痉挛状态侵入性治疗注射疗法
腓肠肌痉挛的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疗效的观察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治疗参数下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即刻疗效及差异。方法采用二阶段交叉设计的试验方法,清洗期设为10天。选择12例脑卒中后下肢肌肉痉挛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A组和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鲍勇谢青包兴华丁旭孙晓培
关键词:偏瘫肌张力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