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琳 作品数:13 被引量:72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脑卒中患者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中PEO模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在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和训练中,实施人、环境与作业模式(person-environment-occupation model,PEO)理论指导下以患者为中心的实践治疗模式,观察疗效。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为对象。对所有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进行常规的上肢作业治疗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PEO理论指导下以患者为中心的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训练实践模式,观察各组患者在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和训练中各功能变化情况。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以及加拿大作业活动行为评估(the Canadian occupational performance measure,COPM)评定训练前后患者相关功能状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MBI指数提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MBI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各自组内比较,治疗后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COPM的表现分及满意度分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COPM表现分及满意度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使用PEO模式进行临床治疗时对提高BADL能力效果显著。 高怡 鲍勇 谢青 顾琳 丁旭 陈俊彦 张洁 陆佳敏关键词:脑卒中 改良BARTHEL指数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痛的影响 被引量:1 2009年 顾琳 熊键 丁旭 陆佳敏 施捷健 高怡 谢青关键词:康复治疗 肩痛 疼痛 脑卒中后 抵抗素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抵抗素基因-420C/G位点多态性与脑梗死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对426例脑梗死患者和305例健康对照者抵抗素基因-420C/G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组的总胆固醇(T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和血压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降低。脑梗死组患者的-420C/G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样本都符合H-W检验。脑梗死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空腹血糖、LDL-C和TG水平的差异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抵抗素基因-420C/G位点多态性与脑梗死无相关性。 顾琳 蔡高宇 陈淳 傅毅关键词:脑梗死 抵抗素 基因多态性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后肌痉挛中的康复应用 被引量:5 2017年 脑卒中的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肌痉挛为脑卒中后遗留的主要运动功能障碍之一,卒中时间超过3个月的患者其痉挛发生率甚至可超过40%。近年来,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作为一项安全、无创、有效的神经康复治疗技术在临床上逐渐被推广。目前,国内鲜有关于rTMS在脑卒中后肌痉挛中的康复应用的综述报道,本文将对此作一综述。 潘文秀 谢青 顾琳 牛传欣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 肌痉挛 康复 上颈段颈椎病的治疗方法观察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上颈段颈椎病的简便有效治疗方案。方法:上颈段颈椎病患者45例,分为2组,观察组21例采用甲钴胺椎旁注射加颈椎操,每周1次,共3次;对照组24例采用超声波、手法及自我牵伸治疗,每周5次,共3周。治疗后2组进行疗效评定,并观察复发率和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度、安全性。结果:治疗3周后,2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和安全性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在治疗方式的满意度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疗效明确且治疗时间少的颈椎病治疗方案更易使患者接受。 谢青 熊键 鲍勇 施捷健 顾琳 丁旭关键词:颈椎病 上颈段 甲钴胺 椎旁注射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神经根炎康复治疗疗效观察-附1例报告 患者,唐月清,男,41岁。于2005.9.28劳累后出现发热,呕吐,考虑“急性胃肠炎,上感,发热待查”,对症治疗无效。10.5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四肢抽搐,持续1-2分钟。10.6 CT 示:“头颅无明显异常。左肺上叶结节... 范国华 谢青 顾琳 丁旭 施捷健关键词:急性播散性 神经根炎 治疗疗效 气管切开 肢体功能 文献传递 重复经颅磁刺激与功能性电刺激对脑梗死后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与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对脑梗死后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rTMS组(14例)和FES组(1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功能训练,每天120分钟,每周5天,共3周。FES组患者除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外,增加FES治疗,频率为50 Hz,每天15分钟,共3周,治疗部位为上肢伸肌。rTMS组患者除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外,增加rTMS治疗,频率为1 Hz,每天15分钟,共3周,治疗部位为第一躯体运动区(primary somatomotor area,M1)。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上肢部分评价上肢运动功能,采用巴塞尔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和BI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和BI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rTMS组患者治疗前后FMA和BI评分差异均显著大于FES组(P<0.05)。结论 rTMS和FES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和ADL能力的提高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且rTMS优于FES。 顾琳 高怡 查丽偲 孙晓培 牛传欣 谢青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 功能性电刺激 脑梗死 上肢运动功能 上海市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康复科病房疾病谱变化及特点 目的:分析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康复科病房疾病谱变化及特点,为学科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收集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康复科2006-2010年5年间的住院病人2251人次,采用ICD-10对2... 顾琳 鲍勇 谢青关键词:疾病谱 构成比 文献传递 2006~2010年上海市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康复科病房住院者疾病谱的变化及特点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康复科病房的疾病谱变化及特点,为医院学科建设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0年该院康复科2 251人次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2 251份住院病历出院主要诊断进行疾病分类编码,据此产生各年间康复科病房疾病种类、构成比及排序报表。对其中排序累计前三位疾病的年龄以及各年度疾病年龄、性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6~2010年卢湾分院康复科病房疾病谱累计前三位的疾病为脑梗死、脑出血、脊髓损伤。5年间康复科病房疾病种类逐渐增加,前三位疾病在康复科病房所有疾病中比例由2006年的91.12%下降至2010年的60.77%。脑梗死、脑出血、脊髓损伤的年龄分别为(66.00±11.41)岁、(58.54±12.51)岁、(45.25±16.41)岁。其中脑出血患者5年间年龄差异和脊髓损伤患者5年间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2007~2010年脊髓损伤男性比女性多。结论:卢湾分院康复科疾病谱以脑梗死、脑出血、脊髓损伤为主,脑梗死与脑出血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而脊髓损伤呈上升趋势,病种逐渐丰富。今后应重点继续放在这三大病种,且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康复预防及早期康复上,使患者的功能障碍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同时对康复科其他疾病也应给予适度关注。 顾琳 谢青 鲍勇关键词:疾病谱 脑梗死 脑出血 脊髓损伤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痛的影响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疗效。方法给予12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综合康复治疗,包括Bobath、PNF及Rood等技术、运动再学习方法和器械训练,作业疗法(OT)和电疗等,通过自身对照,运用关节活动度... 顾琳 谢青 熊键 丁旭 陆佳敏 施捷健 高怡关键词:肩痛 脑卒中 综合康复治疗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