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立军
- 作品数:18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反复促通技术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疗效的积分肌电图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常遗留有步行功能障碍.典型表现为“划圈步态”。主要是由于小腿前群肌(胫前肌)及外侧肌群(腓骨长短肌)激活不足,出现废用性肌萎缩,导致足背伸困难。这种足背伸肌与跖屈肌间肌力的不平衡.使得患肢足下垂、内翻,足跟不能正常着地,同时由于髋、膝关节屈曲不充分,导致典型的代偿性“划圈步态”.严重影响患者步行、
- 纵亚崔立军鲍勇孙昕谢青
- 关键词:脑卒中足下垂
- 脑卒中康复评定知识图谱与评定推理的构建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利用结构化的康复医学知识,构建一套脑卒中康复的知识图谱,进而通过算法给出康复评定与治疗的建议。方法:提出了一种针对脑卒中康复评定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其特点是全面纳入了《脑卒中康复评定指南》1.0版中涉及的康复评定量表,并给出了如何与临床指南、WHO标准、医学文献等数据源进行语义关联。基于该方法构建了卒中康复评定知识图谱(Rehabilitation Knowledge Graph,RKG)。结果:RKG现已具备146个卒中评定量表,每个量表具备42个属性,并与ICF和ICD-11相关的术语条目建立了近3000条语义连接。测试表明,RKG图谱可以实现对卒中康复评定知识的多线索查询,如某卒中患者心理评定总时间超出承受范围。结论:RKG具备了整合结构化脑卒中康复评定知识的能力,对康复临床决策支持的智能化以及康复医学技术推广至基层具有重要意义。
- 牛传欣鲍勇潘惠娟崔立军崔立军顾捷李龑翔孙木谢青孙木
-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评定知识图谱临床决策支持
- 基于知识图谱的医疗联合体研究热点和新兴领域探讨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探讨近十年医疗联合(以下简称医联体)的研究热点、新兴领域及其动态变化趋势,为医联体下一步发展和实践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共纳入来源于2009—2019年中国知网的医联体相关文献1 218篇,使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医联体研究作者、机构合作关系图谱,通过关键词分析获得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及十年动态变化趋势。结果医联体作者多以团队合作方式进行研究,但机构间合作不紧密。医联体、紧密型医联体、信息化仍然是目前研究热点。研究前沿不断变化,互联网+医疗、绩效考核、管理机制、专科医联体、康复等成为2019年新兴领域。结论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绩效考核、康复、紧密型专科医联体建设等逐渐成为医联体研究中的前沿领域,但仍然需要更多的实证性研究。
- 鲍勇冯媛媛谢青徐婉瑛牛传昕崔立军
- 关键词:知识图谱
- 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一例病例分析
- <正>目的:探讨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一例予以康复治疗。患者女性,56岁,外伤后左肩关节痛伴活动受限3年,经肩关节镜证实肩袖大面积缺失,残留断端缩至肩胛盂内侧,无法修补,再择...
- 崔立军谢青
- 关键词:肩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肩关节置换术三角肌肩胛盂病例分析
- 文献传递
- 改良Loewenstein认知评定量表信度及效度研究
- 目的检验改良Loewenstein认知评定量表(MLOTCA)的信度及效度,为其在国内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74例脑损伤后的患者进行测试,两周后由同一评定者进行复测。对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内容效度和结...
- 崔立军谢青鲍勇汤宜婷张伟明顾琳
- 关键词:信度
- 脑梗死合并带状疱疹继发节段性肢体运动麻痹一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2021年
- 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少数患者可出现神经根支配区域的肌无力,即带状疱疹继发节段性肢体运动麻痹(segmental zoster paresis,SZP),表现为与皮损节段相对应的肌节运动麻痹,肢体无力沿神经根、神经丛或单神经分布。现报道1例脑梗死后合并SZP单侧肢体无力的患者,分析其诊断、鉴别诊断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 张潇崔立军谢青潘惠娟纵亚鲍勇顾琳
- 关键词:带状疱疹脑梗死肌电图
- 磁刺激翳风穴联合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 观察翳风穴体表重复磁刺激联合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瑞金医院康复科门诊收治的80例首发中重度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翳风穴重复磁刺激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针灸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选用肌电图及House-Brackmann(H-B)分级量表、Sunnybrook面部评分系统(SFGS)评价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00%,明显优于对照组60.00%。干预后两组的面神经功能均较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面神经功能及H-B、SFG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复磁刺激翳风穴联合针灸是治疗中重度面瘫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加快面神经功能恢复,为进一步改善面瘫患者预后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 潘文秀王继先王继先杨帅杨帅崔光卫谢青谢青
- 关键词:翳风穴针灸面瘫疗效
- 上肢康复机器人用于神经康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20年
- 神经康复的目标是为患有神经系统损伤疾病的患者提供康复治疗,使患者摆脱或缓解因神经功能障碍带来的失能。其涉及病种较广,包括血管类疾病、感染类疾病、神经创伤、结构或神经肌肉紊乱、功能性异常、退行性异常等。神经康复的患者出现上肢功能障碍的比例很高[1],手部的感觉运动控制能力尤为精细复杂,使得上肢的神经康复面临特殊的挑战。以脑卒中为例,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比例高达60%—80%[2—3],然而仅有约16.7%的患者得到了康复治疗[4],其中上肢运动障碍得到及时康复的比例更低。
- 牛传欣崔立军鲍勇鲍勇谢青
- 关键词:上肢功能障碍神经康复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神经创伤神经系统损伤上肢康复机器人
- 国医大师周仲瑛从病机辨证治疗淋证经验被引量:1
- 2024年
- 周仲瑛教授擅长以病机辨证为纲辨治淋证,主张明确淋证病机证素,即通过把握淋证病因、病位、病性,理清其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整体过程,并针对淋证的复合病机,主张运用复法组方,具体应用时包括清利湿热、理气宣滞、活血化瘀、益肾健脾等法灵活搭配、协同增效。周老主张以证带病,病证结合,充分发挥运用病机辨证治疗淋证的优势,在临床中效果显著。
- 苏奔潘文秀崔立军金妙文李柳金路郭立中
- 关键词:淋证国医大师
- 肌电反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观察肌电反馈功能性电刺激(EMG-FES)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手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急性期脑梗死手功能障碍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患侧上肢给予EMG-FES,对照组患侧上肢行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2组治疗均为每日1次,每次15min,每周5次,共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8周后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分(FMA)、Barthel指数(BI)和10s抓握测试(HGRT)进行评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前评定,治疗组和对照组FMA、BI和HGRT评分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FMA、BI和HGRT评分分别为(56.45±9.05)分、(91.00±7.18)分和(10.4±4.51)次;对照组分别为(55.55±9.71)分、(84.7±12.62)分和(8.05±4.27)次,HGRT次数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FMA、BI和HGRT评分分别为(62.95±3.32)分、(98.7±3.93)分和(13.0±3.68)次;对照组分别为(58.60±7.70)分、(89.7±10.94)分和(9.26±4.12)次,经比较,治疗组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肌电反馈功能性电刺激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具有一定活动能力的偏瘫手的功能和ADL能力。
- 宋小慧谢青崔立军鲍勇纵亚张伟明
- 关键词:脑梗死电刺激手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