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女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发病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 分析围绝经期女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病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5月在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接受治疗的264例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骨质疏松发病情况,将发生骨质疏松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余患者纳入对照组,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基础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围绝经期女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果 264例围绝经期女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出现骨质疏松86例,占32.58%,其中骨质疏松患者的平均骨密度为(-3.32±0.54)g/cm^(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发病与围绝经期女性血液透析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MI)、是否绝经、绝经时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继发性甲旁亢)、透析龄、血清白蛋白、磷、钙、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及黄体生成素(LH)存在相关性(t/χ^(2)=109.353、75.973、199.412、208.737、179.032、166.721、25.227、37.403、25.132、43.218、25.051、17.468,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BMI<19.2 kg/m^(2)、绝经、绝经时间≥5年、继发性甲旁亢、透析龄≥36月、血清磷>1.62 mmol/L、血清钙<2.2 mmol/L、白蛋白<38 g/L、FSH<3.03μg/L、E2<94 pmol/L及LH<1.80μg/L是围绝经期女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高龄、BMI<19.2 kg/m^(2)、绝经时间≥5年、透析龄≥36月、继发性甲旁亢,血清白蛋白、钙、磷及雌激素水平过低的围绝经期女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发病风险更高,临床应制定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 王乾波 黄佳媛 单爱琴 饶海英关键词:围绝经期女性 血液透析 骨质疏松 药用炭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药用碳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高尿酸血症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区组设计法分为A组(单用药用炭)、B组(药用炭加别嘌醇)和C组(单用别嘌醇),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的血尿酸、尿素氮、肌酐值及痛风发作次数,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3组治疗后血尿酸均有降低(均<0.05),但B组优于A组和C组(均<0.05),A组和C组相当(>0.05)。A组、B组治疗后血尿素氮、肌酐水平均有明显降低(均<0.05),且两组疗效相当(>0.05);而C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另两组(均<0.05)。结论在高尿酸血症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药用炭不仅降低血尿酸,对于尿素氮、肌酐的降低也有作用,而且不良反应少。 施善芬 黎良达 单爱琴 何永平 周美央 潘翠萍关键词:肾功能衰竭 高尿酸血症 药物疗法 药用炭 别嘌醇 阿达木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NLR、PLR的影响 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合并葡萄膜炎患者应用阿达木单抗的有效性及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的影响,并探讨NLR和PLR在疾病活动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36例AS合并葡萄膜炎患者,比较阿达木单抗治疗前后视力、眼部疼痛及畏光症状、晨僵时间、腰背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疾病活动度[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标(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评分),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分-C反应蛋白指标(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score-C-reactive protein,ASDAS-CRP评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NLR及PLR的变化,对NLR、PLR与BASDAI、ASDAS-CRP、CRP、ESR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眼部体征方面,最佳矫正视力显著提高,疼痛及畏光症状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指标方面,晨僵持续时间明显减少,腰背痛程度显著减轻,BASDAI及ASDAS-CRP也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炎性指标方面,与治疗前相比较,CRP、血沉、NLR及PLR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对BASDAI、ASDAS、CRP、ESR呈正相关(P<0.05);PLR与BASDAI、ASDAS、CRP、ESR也有显著相关性(P<0.05)。共发生3例不良反应,其中注射部位皮疹2例,肝功能异常1例。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葡萄膜炎患者进行阿达木单抗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疾病活动,降低CRP、血沉、NLR及PLR等炎性指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NLR和PLR对评估病情活动情况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杨艳迪 施善芬 陈娜 单爱琴 何永平关键词:阿达木单抗 强直性脊柱炎 葡萄膜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抑制剂-2在尿毒症患者桡动脉中膜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及其组织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2)在尿毒症患者桡动脉中膜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例尿毒症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时修饰下来的桡动脉为实验标本,应用茜素红染色观察中膜钙化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桡动脉中膜MMP-2、TIMP-2、骨保护蛋白(osteoprotegerin,OPG)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表达情况。根据钙化分级、各个检测蛋白在桡动脉中膜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比较。结果:80例桡动脉标本中有37例发生不同程度的中膜钙化,钙化率46.25%;钙化的桡动脉中膜均可见MMP-2、TIMP-2、OPG和OPN的表达。均随血管钙化程度的加深而表达增强。相关分析显示,MMP-2、TIMP-2、OPG和OPN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血管钙化发生几率高。桡动脉中膜钙化的出现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抑制剂-2相关,MMP-2、TIMP-2、OPG和OPN在桡动脉中膜钙化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单爱琴 周参新 何永平 冯为盛 陈鲧 钟国平关键词:尿毒症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抗Ro52抗体阳性特发性炎症性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2023年 目的分析抗Ro52抗体阳性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IM)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70例IIM患者分为抗Ro52抗体阳性组(A组,33例)和抗Ro52抗体阴性组(B组,37例),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CRP和ESR]和临床表现(发热、吞咽困难、关节痛、皮疹、肌痛、肌无力、咳嗽咳痰、间质性肺病等)。结果与B组比较,A组CK和CK-MB水平升高,且发热、咳嗽咳痰和合并间质性肺病比例增多(P<0.05)。结论抗Ro52抗体阳性的IIM患者更易有CK和CK-MB水平升高,出现发热和咳嗽咳痰,容易合并间质性肺病。 杨艳迪 施善芬 陈娜 单爱琴 何永平关键词:特发性炎症性肌病 中心静脉留置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菌血症诊治分析 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留置血液透析双腔导管相关菌血症的发生率、细菌分布、药物敏感性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3月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导管相关菌血症的临床资料,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菌血症治疗对策。结果临时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平均感染率1.05‰,长期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平均感染率为0.85‰;染菌次数与置管时间成正相关;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89.29%)为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0.62%、表皮葡萄球菌占37.50%;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全部耐药,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结论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用于初始透析或急诊透析的临时导管主要以拔管重新换位置治疗为主,辅以抗菌药物治疗;用于维持性透析患者的长期透析导管以抗菌药物封管联合全身抗菌药物治疗。 单爱琴 王乾波 周参新 陈娜 潘翠萍 黄昊乐 周美央 施善芬 何永平 冯为盛关键词: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 菌血症 巨肌酸激酶1致肌酸激酶同工酶假性增高1例并文献复习 2022年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诊断标志物,被临床广泛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3~6小时,CK-MB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到峰值,一般>25 U/L,肌酸激酶(CK)活性的比例达6%~25%,最高不超过38%[1]。临床工作中,偶遇CK-MB活性大于38%,甚至CK-MB超过CK活性的情况。我院曾收治1例巨CK1引起CK-MB假性增高的患者,结合文献复习,探讨CK-MB假性增高的原因。 施善芬 黎良达 潘翠萍 杨艳迪 单爱琴 何永平关键词:肌酸激酶同工酶 中心静脉留置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菌血症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留置血液透析双腔导管相关菌血症的发生率、细菌分布、药物敏感性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2年3月临时中心静脉置管和长期中心静脉置管行血透治疗患者导管相关菌血症的临床资料,不同类型置管... 单爱琴 王乾波 周参新 陈娜 潘翠萍 黄昊乐 周美央 施善芬 何永平 冯为盛关键词:血液透析导管 中心静脉 菌血症 文献传递 脂联素在尿毒症患者桡动脉中膜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脂联素(adiponectin,APN)在尿毒症患者桡动脉中膜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例尿毒症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时修饰下来的桡动脉为实验标本,应用茜素红染色观察中膜钙化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桡动脉中膜APN的表达情况。根据钙化程度进行分级,并对各组间APN的表达情况进行半定量分析比较。结果:80例桡动脉标本中有37例发生不同程度的中膜钙化,钙化率46.25%;钙化的桡动脉中膜均可见APN的表达,且随着血管钙化程度的加深而减弱。相关分析显示,APN和血管钙化有明显的负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476,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血管钙化发生几率高。桡动脉中膜钙化的出现与APN相关,APN在桡动脉中膜钙化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潘翠萍 周参新 单爱琴 何永平 陈鲧 钟国平关键词:尿毒症 脂联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IL-6的表达水平与心功能指标及死亡率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及死亡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0年4月在该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MHD的2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IL-6的表达水平分为正常组(≤20 pg/mL)和高表达组(>20 pg/mL)。收集两组临床资料,记录1年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白蛋白、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分数,以及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6预测MHD患者1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1(95%CI:0.706~0.877),其最佳截断值为19.9 p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7.6%、83.2%。结论血清IL-6表达水平与MHD患者心功能不全、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预后相关。 宋玉兰 单爱琴 李纪鹏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白细胞介素-6 心血管事件 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