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红

作品数:5 被引量:8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纤维化
  • 3篇抗肝纤维化
  • 3篇肝纤维化
  • 3篇川芎
  • 3篇川芎嗪
  • 2篇脂质
  • 2篇脂质过氧化
  • 2篇纤维化作用
  • 2篇抗肝纤维化作...
  • 2篇过氧
  • 2篇过氧化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诊治
  • 1篇诊治分析
  • 1篇脂细胞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十二指肠降部
  • 1篇手术
  • 1篇死因

机构

  • 5篇南京铁道医学...

作者

  • 5篇王红
  • 4篇陈在忠
  • 1篇尤大钰
  • 1篇姜藻
  • 1篇展玉涛

传媒

  • 2篇南京铁道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野生植物...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年份

  • 1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川芎嗪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1997年
目的:研究川芎嗪抗实验性肝纤维化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川芎嗪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川芎嗪能显著降低CCl4损伤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丙二醛、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及肝组织中丙二醛水平,提高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减轻肝组织胶原纤维增生程度。结论:川芎嗪具有保护肝细胞、抗脂质过氧化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王红陈在忠
关键词:川芎嗪肝纤维化脂质过氧化
川芎嗪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9
1997年
目的:观察川芎嗪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用50%四氯化碳油剂腹腔注射6周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用川芎嗪治疗,观察其对肝纤维化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川芎嗪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丙二醛(MDA)、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及肝组织中MDA;提高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减轻肝脏胶原纤维增生程度。结论:川芎嗪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陈在忠王红
关键词:川芎嗪中药肝纤维化药理学
维生素E影响肿瘤坏死因子-α对贮脂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作用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研究维生素E(VitE)对大鼠贮脂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以链酶蛋白酶和胶原酶液原位循环灌注法分离大鼠贮脂细胞,以肿瘤坏死因子-α作为刺激因素,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和3H-脯氨酸(3H-proline)掺入法分别测定VitE对贮脂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贮脂细胞的形态。结果:(1)肿瘤坏死因子-α能明显促进贮脂细胞增殖,并能明显抑制其胶原合成;(2)VitE能显著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引起的贮脂细胞增殖,并能增强肿瘤坏死因子-α对贮脂细胞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结论:VitE对贮脂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具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VitE抗肝纤维化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玉涛尤大钰姜藻刘琛王红
关键词:维生素E肿瘤坏死因子贮脂细胞
十二指肠降部憩室102例诊治分析
1998年
临床上对十二指肠降部憩室(DDD)及其与胆胰疾病关系的认识尚有不足,漏诊误治屡见不鲜,故对我院DDD102例诊治作一分析。 1 一般资料 男性60例,女性42例;年龄21—80岁。1例经PTC诊断,余均经钡餐、十二指肠镜或ERCP诊断。DDD单发96例,多发6例。在准确定位的26个憩室中,23个(88.5%)属乳头旁憩室(JPDD)。DDD最大5×8cm,最小0.5×O.5cm。
陈在忠王红
关键词:十二指肠降部憩室外科手术
川芎嗪与秋水仙碱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实验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Cl4组、川芎嗪组和秋水仙碱组。实验结果显示:与CCl4组比较,川芎嗪组血清ALT、丙二醛(MDA)、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及肝组织MDA明显减低,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胶原纤维增生程度显著减轻,结蛋白(Desmin)阳性细胞显著减少。两治疗组之间,血清PCⅢ、HA及肝组织Desmin阳性细胞数和胶原纤维增生程度无显著差异。表明川芎嗪有明显保护肝细胞、抗脂质过氧化和肝纤维化作用。秋火仙碱抗肝纤维化效应与之相似,但无抗脂质过氧化和保护肝细胞作用。
陈在忠王红
关键词:川芎嗪肝纤维化脂质过氧化秋水仙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