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纤维化
  • 3篇抗肝纤维化
  • 3篇肝纤维化
  • 3篇川芎
  • 3篇川芎嗪
  • 2篇脂质
  • 2篇脂质过氧化
  • 2篇纤维化作用
  • 2篇抗肝纤维化作...
  • 2篇过氧
  • 2篇过氧化
  • 1篇胆病
  • 1篇胆酸
  • 1篇胆汁
  • 1篇胆汁酸
  • 1篇血浆
  • 1篇血浆内毒素
  • 1篇血清
  • 1篇血清ALT

机构

  • 4篇南京铁道医学...
  • 3篇南京铁道医学...
  • 1篇济南铁路中心...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陈在忠
  • 4篇王红
  • 1篇欧阳建东
  • 1篇王红
  • 1篇王仁发
  • 1篇孙瑜
  • 1篇孙瑜
  • 1篇周伟君
  • 1篇王国祯
  • 1篇王承缘
  • 1篇覃文
  • 1篇毛翠华
  • 1篇王景明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南京铁道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野生植物...
  • 1篇江苏医药
  • 1篇铁道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国外医学(临...

年份

  • 2篇2000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乳果糖对肝硬化大鼠血浆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及血清ALT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探计乳果糖对肝硬化大鼠血浆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及血清ATL的影响。方法:将四氯化碳(CCL4)注射于SD大鼠皮下,诱导肝硬化伴腹水动物模型。将该鼠随机分为肝硬化模型组、乳果糖治疗组,检测各组和正常鼠的血浆LPS,TNF及血清ALT水平。结果:肝硬化模型组LPS,TNF,AL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乳果糖治疗组血浆LPSTNFALT水平较肝硬化模型组明显升高;乳果粮治疗组血浆LPS、TNF、ALT水平较肝硬化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乳果糖能通过降低血浆LPS来显著降低TNF,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孙瑜陈在忠
关键词:肝硬化肿瘤坏死因子内毒素乳果糖
川芎嗪与秋水仙碱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实验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Cl4组、川芎嗪组和秋水仙碱组。实验结果显示:与CCl4组比较,川芎嗪组血清ALT、丙二醛(MDA)、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及肝组织MDA明显减低,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胶原纤维增生程度显著减轻,结蛋白(Desmin)阳性细胞显著减少。两治疗组之间,血清PCⅢ、HA及肝组织Desmin阳性细胞数和胶原纤维增生程度无显著差异。表明川芎嗪有明显保护肝细胞、抗脂质过氧化和肝纤维化作用。秋火仙碱抗肝纤维化效应与之相似,但无抗脂质过氧化和保护肝细胞作用。
陈在忠王红
关键词:川芎嗪肝纤维化脂质过氧化秋水仙碱
十二指肠降部憩室102例诊治分析
1998年
临床上对十二指肠降部憩室(DDD)及其与胆胰疾病关系的认识尚有不足,漏诊误治屡见不鲜,故对我院DDD102例诊治作一分析。 1 一般资料 男性60例,女性42例;年龄21—80岁。1例经PTC诊断,余均经钡餐、十二指肠镜或ERCP诊断。DDD单发96例,多发6例。在准确定位的26个憩室中,23个(88.5%)属乳头旁憩室(JPDD)。DDD最大5×8cm,最小0.5×O.5cm。
陈在忠王红
关键词:十二指肠降部憩室外科手术
川芎嗪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9
1997年
目的:观察川芎嗪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用50%四氯化碳油剂腹腔注射6周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用川芎嗪治疗,观察其对肝纤维化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川芎嗪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丙二醛(MDA)、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及肝组织中MDA;提高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减轻肝脏胶原纤维增生程度。结论:川芎嗪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陈在忠王红
关键词:川芎嗪中药肝纤维化药理学
脊椎肿瘤30例CT分析被引量:10
1995年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椎肿瘤30例。在18例转移性肿瘤中(共累及27个脊椎),CT表现为骨质破坏的占20/27,成骨型占4/27,混合型占3/27.在溶骨型转移中,20个转移灶位于椎体后2/3,其中13个病灶同时亦累及椎弓或附件。伴有脊椎周围软组织肿胀的共11例,8例为局限性,3例为弥漫性。多发性骨髓瘤和血管瘤往往具有典型的CT表现。骨母细胞瘤多原发于椎弓和附件,并累及椎体。骨巨细胞瘤多原发于椎体,两者均膨胀性生长,而压迫周围组织或器官。CT在明确病灶部位和范围方面具有很大价值。
陈在忠覃文王仁发王承缘
关键词:脊椎肿瘤CT
LAK细胞联合IL-2治疗小鼠胰腺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1994年
本试验在复制小鼠胰腺癌(MPC-83)皮下移植瘤基础上,进行了LAK细胞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及单独IL-2抗小鼠胰腺癌作用观察。实验结果:LAK细胞与IL-2联用及IL-2单独应用均能明显地抑制移植MPC-83肿瘤在小鼠体内的生长,降低瘤发生率,提高荷瘤鼠的生存率。LAK细胞与IL-2联用抗肿瘤作用更显著,对肿瘤的抑制明显高于IL-2单独应用组。提示:LAK细胞加IL-2过继免疫疗法对小鼠胰腺(MPL-83)是敏感,有效的。
欧阳建东陈在忠
关键词:有丝分裂因子胰腺肿瘤
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检测与胃癌
2000年
微卫星不稳定性是指基因组中简单重复序列的增加或丢失。许多肿瘤中存在微卫星不稳定性现象。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发病机理较复杂 ,涉及一系列遗传学改变。
孙瑜王红陈在忠
关键词: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
肝胆病患者尿甘胆酸/肌酐测定的意义
1990年
本文利用Simko 等测定尿胆汁酸/肌酐的方法,以肌酐矫正尿量对胆汁酸的影响,可以代替24小时尿胆汁酸测定,其结果与血清胆汁酸有高度相关性,兹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正常对照组男15例,女9例,年龄17~79岁,平均33岁。肝胆病患者男30例,女11例,年龄20~71岁,平均43岁。乙型肝炎20例,其中急性无黄疸型和迁延型肝炎14例。
陈在忠王国祯毛翠华周伟君王景明
关键词:肝胆病胆汁酸肌酐尿液
川芎嗪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1997年
目的:研究川芎嗪抗实验性肝纤维化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川芎嗪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川芎嗪能显著降低CCl4损伤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丙二醛、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及肝组织中丙二醛水平,提高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减轻肝组织胶原纤维增生程度。结论:川芎嗪具有保护肝细胞、抗脂质过氧化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王红陈在忠
关键词:川芎嗪肝纤维化脂质过氧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