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慧
- 作品数:16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莱州市教学研究室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的解悟与架构被引量:2
- 2019年
- 落实德育课程一体化,是化解中小学德育改革难点的关键,是推进中小学德育改革的前提,因此要对其进行解悟和架构。实施基于"大德育""全课程"的德育课程一体化,应在把握各类课程建设的侧重点、明晰各类课程的内在结构的基础上,找准学校这个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关键,着力于学校课程的结构化设定,综合化建构,协同化实施,均衡化发展。
- 彭慧
- 关键词:德育课程德育改革
- 课题规划:注意要素间的逻辑关系
- 2018年
- 在一项课题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尤其要把握好研究题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四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本文针对课题申报材料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展开论述。
- 彭慧
- 关键词:逻辑关系
- 差异教学的支撑元素
- 2016年
- 一、何谓"多元素支撑"
差异教学是从教学组织形式入手进行的,但并不止于教学组织形式上的差异性。严格地讲,差异教学是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以及蕴含在这些因素之中的差异教学情怀和教育智慧的复合支撑。或者说,改变教学组织形式仅仅是差异教学的"表征",仅仅是差异教学的"形"。而我们所看重的是教学组织形式转换背后的、由此而引发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转变,以及差异教学情怀、差异教学智慧的涵养。
- 彭慧
- 关键词:差异教学教学策略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措施层次教学教育智慧
- 差异教育的课堂观察行动共识
- 2020年
- 设计、实施、评估教学活动,实质上是建立完整的、增进有"人"的课程理解。经过以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为主的实践探索,我们达成了走向课程理解的课堂观察行动共识。以精研课时目标为首要。课前着力于两点:一是共研课堂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点、思维方法点、情感价值点、习性点力求精准;二是紧扣课时目标,对接课程理念、学科规律、班级学情、教师意图,对课堂教学方案进行讨论、修订、完善。依据课时目标定观课点。
- 彭慧
- 关键词:课堂教学目标课程理解课堂观察课程理念差异教育
- 县域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及深化建议——以山东省莱州市为例
- 2020年
- 为有的放矢地谋划并推进县域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山东省莱州市教学研究室课程中心采用问卷法、访谈法等调查方法,以县域内小学、初中教导主任为调查对象,对县域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目前学校层面的课程改革还存在着整体感不强、结构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对此,提出如下深化课程改革的建议:站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立场,对课程改革作出整体思考和全局规划;增强执行力,提高课程校本化实施水平;跟进与课程改革配套的教研、管理、评价等机制。
- 彭慧
- 关键词:义务教育课程改革
- 关注高层次认知目标的差异教学路径初探
- 2017年
- 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必须重视高层次认知目标的落实。在关注高层次认知目标的学科教学中,必须理性地处理高层次认知目标与学生差异的关系,差异教学倡导通过在数量、方式、方法、时间、程度五个要素上体现差异性的"教",让95%的学生积极冲刺高层次认知目标,通过协同性的"学",让学生有差异地达成高层次的认知目标。
- 张国际彭慧
- 关键词:差异教学
- 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化行动路向被引量:3
- 2017年
- 推进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化”是一定要坚持的行动方向,即通过“课程化”,整体、系统、规范、有序、常态、深入地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化,需把握好“向”(价值定位)、“度”(课程标准)、“序”(领彬主题/内容)、“态”(实施模式)等关键点。
- 彭慧
-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化路向课程标准
- 趋善倡真:课题成果鉴定遵循的原则
- 2012年
- 课题成果鉴定是教育科研活动的重要节点。对于经历了一定阶段的课题研究而言,它既是一种基于特定时代背景、基于特定研究情境的价值判断,更是某一项课题研究进程中的方向引领,因此,课题成果鉴定活动应该最大限度地体现教育科研所应具备的科学求真、客观求是、严谨求善的过程特质,否则,对于所有课题研究者来说,都是一种不公正;对于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而言,也是极其不严肃。下面就结合相关的实践,具体谈谈课题鉴定专业人员在成果鉴定活动中到底应该如何作为。一、趋善:课题成果鉴定要秉持两维价值观《人民教育》总编辑傅国亮先生认为,评价一项研究主要看两点:一是通过研究认识了什么,二是通过研究改变了什么。当然,这是对于普遍性研究而言的。对于基层教科研成效的评价来说,可以着眼于两点:一是做了什么,二是通过做,改变了什么。至少包含以下两维的视角:1.既要呈现。自变量投入,更要着眼于因变量变化如,对于差异教学研究来说,以学情调研、课程调试、教学范型、细节关照策略为主要内容的实践体系(“教”的层面的投入)属于“自变量”,如果最终的研究成果仅仅呈现出这些,仅仅强调“我的所作所为”或者“我们的付出”,就未免过于偏颇了,因为开展差异教学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改造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和教学活动,来探讨更加适应学生学习差异与个性发展的最佳路径、有效策略,也就是说,最终还是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服务,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就是所谓的“因变量”。因此,“我的所作所为”“我们的付出”是否是有效的、是否是有价值的,应通过“学”的效果来检验,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状况。因此,我们必须从“学”的角度,做包�
- 彭慧
- 关键词:教育科研活动教学研究科研管理部门课程内容
- 整体推进差异教学的实践探索被引量:7
- 2016年
- 莱州市"十二五"期间的差异教学实验,是以因材施教为主旨,基于过去15年本土化探索的深化性研究。过去15年的研究隐含着一条异常清晰的线索,那就是始终针对传统班集体教学"目中无人"、"违背学理"、"规格同一"等弊端,一直牢牢把握"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个根本方向不懈迈进。"十二五"期间更是紧接"十一五"提炼的因学定教方法论,直切"散点式研究"、"碎片化实践"等方面的缺憾,整体协调地展开了探索。
- 赵建军彭慧
- 关键词:差异教学课程意识集体教学课堂目标教学常规
- 着眼素养基于目标的课堂观察理向
- 2018年
- 差异教育视域的课堂观察倡导七个原则:一是着眼于学,经由学生的学习状态、效果和感受,反观并研判教的价值性、适切性、有效性,进而更加服务和优化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二是基于目标,找到起点、厘清逻辑,走出拍着脑袋、挖空心思找观课点的盲目无序的状态;三是定准观点,集中呈现完整而有个性的"人"的课时学习目标的达成状况;四是立足理论,对既有的课堂现象或结果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五是多元方式,学生学的复杂性,使观课结果更接近学的真实;六是工具适用,紧密结合学科化的课堂结构、活动情境,确定观课方法、设计观课工具;七是楔入深层,把握学科属性、深谙学科理念、切准学科本质,避免非专业的乱判、非学科的误解。
- 于建云彭慧
- 关键词:差异教育课堂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