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湿热
  • 2篇湿热证
  • 2篇热证
  • 2篇胃炎
  • 2篇HP
  • 1篇血清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幽门螺杆菌感...
  • 1篇愈合
  • 1篇愈合质量
  • 1篇中医
  • 1篇中医药
  • 1篇黏膜
  • 1篇疣状胃炎
  • 1篇胃黏膜
  • 1篇消化性溃疡
  • 1篇螺杆菌
  • 1篇螺杆菌感染
  • 1篇溃疡

机构

  • 3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梁雪
  • 3篇王鹏
  • 2篇周德丽
  • 2篇卢杰夫
  • 2篇郑超伟
  • 2篇以敏
  • 2篇刘熙荣
  • 2篇黄祖美
  • 2篇苏攀
  • 2篇王伟

传媒

  • 1篇大众科技
  • 1篇广西中医药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胃复康颗粒对Hp VG湿热证患者胃黏膜p38MAPK及ATF2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胃复康颗粒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疣状胃炎(Hp VG)湿热证患者胃黏膜病理及p38MAPK、ATF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p VG湿热证患者135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联合组及西药组各45例,中药组予胃复康颗粒1袋/次,2次/d;西药组予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每次1片,1次/d。联合组同时服用中药及西药。3组疗程均为6周。采用定位活检法取得治疗前后胃黏膜病变标本,用HE染色观察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情况;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法检测p38MAPK及ATF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3组患者胃黏膜病理改善总有效率中药组为82.2%、联合组为88.9%、西药组为73.3%,中药组、联合组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与联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胃黏膜p38MAPK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较西药组降低明显(P<0.05),与中药组比较效果相当(P>0.05)。中药组、联合组ATF2蛋白表达较治疗前及西药组降低(P<0.05),西药组较治疗前变化不明显(P>0.05);联合组与中药组比较效果相当(P>0.05)。结论:胃复康颗粒联合西药可能通过下调p38MAPK及ATF2蛋白表达,抑制p38MAPK/ATF2通路,减少下游炎症因子释放,起到减轻Hp VG湿热证患者炎症反应的作用。
梁雪宾金秀黄祖美王鹏卢杰夫刘熙荣周德丽郑超伟以敏王伟苏攀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P38MAPK
胃复康颗粒对Hp相关性疣状胃炎湿热证患者血清CagA、 Hp-NAP、VacA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胃复康颗粒对Hp相关性疣状胃炎(Hp VG)湿热证患者血清CagA、Hp-NAP、VacA浓度的影响。方法:将135例Hp VG湿热证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各45例,中药组服用胃复康颗粒(蒲公英、紫花地丁、太子参、黄连、山药、浙贝母、白花蛇舌草、蚤休、海螵蛸、佛手、枳实、厚朴、茯苓、炙甘草)治疗;联合组服用胃复康颗粒联合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西药组单纯口服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治疗,各组服药疗程均为6周。检测治疗前后三组血清CagA、Hp-NAP、VacA浓度的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后血清CagA、Hp-NAP、VacA浓度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低于中药组、西药组,中药组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复康颗粒及其联合西药均能使Hp VG湿热证患者血清CagA、Hp-NAP、VacA浓度降低,联合组疗效最优,提示胃复康颗粒可能是通过下调血清CagA、Hp-NAP、VacA浓度,从而以降低Hp的毒力效应,减轻炎症反应。
梁雪宾金秀黄祖美王鹏卢杰夫刘熙荣周德丽郑超伟以敏王伟苏攀
关键词:湿热证CAGAVACA
中医药提高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的研究现况被引量:1
2017年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具有易诊治易复发的特点,溃疡愈合质量概念的提出,对预防溃疡复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通过检索综述近十年来中医药对溃疡愈合质量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以后研究中医药防治溃疡复发,提高溃疡愈合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及研究思路。
王鹏梁雪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溃疡愈合质量中医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