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洋

作品数:1 被引量:4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东北缘
  • 1篇断裂带
  • 1篇新生代
  • 1篇新生代构造
  • 1篇新生代构造演...
  • 1篇应力场
  • 1篇青藏高原
  • 1篇青藏高原东北...
  • 1篇裂带
  • 1篇构造应力
  • 1篇构造应力场
  • 1篇海原断裂
  • 1篇海原断裂带
  • 1篇北缘

机构

  • 1篇长安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篇陈鹏
  • 1篇陈龙
  • 1篇刘源
  • 1篇岑敏
  • 1篇施炜
  • 1篇黄兴富
  • 1篇李恒强
  • 1篇刘洋
  • 1篇刘洋

传媒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被引量:48
2013年
海原断裂带作为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最显著断裂带之一,记录了青藏高原向北东扩展的构造信息。在详细的构造测量基础上,初步提出海原断裂带新生代以来的古构造应力场序列,反演了其新生代构造演化历史。详细构造解析表明,海原断裂带新生代以来主要经历了5个构造演化历史阶段,即始新世—中新世NW SE向构造伸展与沉积盆地发育、中新世晚期—上新世NNE SSW向构造挤压与海原断裂带右行走滑活动、上新世末—早更新世NE SW向构造挤压与强烈褶皱逆冲活动、晚更新世晚期以来ENE WSW向构造伸展与断陷盆地发育、全新世以来NE SW向构造挤压作用与断裂带强烈左行走滑活动。变形分析表明海原断裂带现今地貌格局主要缘于上新世末—早更新世NE SW向强烈逆冲活动,后期ENE WSW向构造挤压作用导致断裂走滑活动,并改造了局部地貌,主要表现为沿断裂带发育一系列第四纪小型拉分盆地。该带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为探讨青藏高原东北缘新构造演化提供了具体构造证据。
施炜刘源刘洋刘洋陈鹏陈龙岑敏黄兴富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断裂带构造应力场新生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