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薇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高效阴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测定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中A群多糖含量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HPAEC-PAD)测定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及脑膜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中6-磷酸甘露糖胺的含量,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实现微量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的定量检测。方法: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酸水解处理后,经^1H、^13C NMR及COSY谱图分析,产物结构为6-磷酸甘露糖胺单体,然后进样CarboPac PA10柱,氢氧化钠-醋酸钠梯度洗脱,脉冲安培检测。筛选样品的水解条件;对HPAEC-PAD法进行专属性、精密度及准确性验证,并进行初步应用。结果:确定样品的水解条件为2 mol·L^-1三氟乙酸煮沸5 h。 载体蛋白破伤风类毒素对检测无干扰;在1~10 μg·mL^-1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加样回收率在95.73%~102.4%之间;试验内和试验间精密度试验结果RSD小于5%。 HPAEC-PAD法测定疫苗原液的多糖含量与Chen法比色测定结果相当,成品疫苗的A群多糖含量测定符合《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草案》(每剂均≥10 μg)和《A、C、W135、Y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草案》(每剂均≥4 μg)。结论:HPAEC-PAD法专属性、精密度和准确性良好,可用于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含量测定,尤其是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中A群多糖含量测定。
- 王平林海涛张燕斌焦小玲王雪薇刘梅影
- 关键词: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
- 层析法纯化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及其制备的多糖蛋白结合物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采用层析法纯化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以替代冷酚抽提法,并对制备的多糖蛋白结合物进行初步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评价。方法采用温和的表面活性剂去氧胆酸钠对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进行前处理,并用Capto adhere和Capto DEAE阴离子交换凝胶柱串联,对多糖进行柱层析纯化,再通过脱盐去除残留的去氧胆酸钠,获得精制多糖。对缓冲液中的去氧胆酸钠浓度、缓冲液pH值、样品的前处理时间及离子交换流速进行优化,并对建立的层析纯化工艺进行放大,纯化3批多糖,按照《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要求检测各项质控指标,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检测纯化后的多糖结构。将层析法和苯酚法纯化的多糖分别与破伤风类毒素结合,制备多糖蛋白结合物,对结合物进行异常毒性、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免疫原性检测。结果经优化,确定缓冲液的去氧胆酸钠浓度为1.0%,pH值为8.0,样品前处理时间为6 h,离子交换流速为2.0 ml/min。放大工艺制备的3批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各项检测指标均合格,多糖回收率均大于70%,明显高于苯酚法制备的多糖。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层析法与苯酚法纯化的多糖主要峰基本一致,层析法未改变多糖结构。层析法纯化的多糖制备的多糖蛋白结合物异常毒性试验合格,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与苯酚法纯化多糖制备的多糖蛋白结合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小鼠后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层析法分离杂蛋白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工艺易于放大,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可替代苯酚抽提法用于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的纯化。
- 王雪薇刘钰陈敬焦小玲王平张燕斌林海涛刘梅影
- 关键词: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物安全性免疫原性